手机人民网 教育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上线

2019-03-23 10:00 中国教育报  作者:黄蔚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完成,“跨省转学统一办理平台”于日前开通,将以更加优化完善的功能服务学生,服务管理,服务决策。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从2014年1月全国联网试运行,为全国中小学生建立了“一人一号”的电子学籍档案。系统实现了学生入学、转学、毕业、升级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学籍业务管理精准化,极大方便了学生及家长,提升了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截至2018年12月底,实现2.46亿学生信息入库,完成学生毕业1.84亿例,升级6.24亿例,省内转学2600多万例,跨省转学500多万例。

【延伸阅读】

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特点

据了解,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学籍信息更“精确”。学籍系统二期建设引入了准实时查重认证功能,在学生注册学籍时即进行全国学籍查重,并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学生身份比对,严把学籍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了学籍数据质量。系统将即时为通过全国学籍查重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身份比对的学生下发全国正式学籍号,大幅缩短了全国正式学籍号下发周期。

二是学生办理跨省转学更“迅速”。学籍系统是学籍转接的线上通道,转入学校按规定确认学生入学资格后,在系统中发起转学申请,所有转学流程即可在网上办理。学生家长不需往返各地办理转学手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为进一步加快跨省业务办理周期,学籍系统二期专门建设了“跨省转学统一办理平台”,将跨省业务由分布式办理改为统一在中央跨省业务办理平台中办理,减少了非必要的数据传输,提高了办理效率。

三是学籍信息查询更“便捷”。学籍系统二期提供了“全国学籍信息查询”功能,方便各级学籍管理人员查询学生学籍信息,通过系统功能有效减少跨省转学所需的学籍信息证明材料,解决群众关心的跨省转学堵点问题。学校也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学生跨省转学办理状态,为业务办理提供便利。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完成,“跨省转学统一办理平台”于日前开通,将以更加优化完善的功能服务学生,服务管理,服务决策。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从2014年1月全国联网试运行,为全国中小学生建立了“一人一号”的电子学籍档案。系统实现了学生入学、转学、毕业、升级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学籍业务管理精准化,极大方便了学生及家长,提升了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截至2018年12月底,实现2.46亿学生信息入库,完成学生毕业1.84亿例,升级6.24亿例,省内转学2600多万例,跨省转学500多万例。

【延伸阅读】

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特点

据了解,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学籍信息更“精确”。学籍系统二期建设引入了准实时查重认证功能,在学生注册学籍时即进行全国学籍查重,并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学生身份比对,严把学籍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了学籍数据质量。系统将即时为通过全国学籍查重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身份比对的学生下发全国正式学籍号,大幅缩短了全国正式学籍号下发周期。

二是学生办理跨省转学更“迅速”。学籍系统是学籍转接的线上通道,转入学校按规定确认学生入学资格后,在系统中发起转学申请,所有转学流程即可在网上办理。学生家长不需往返各地办理转学手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为进一步加快跨省业务办理周期,学籍系统二期专门建设了“跨省转学统一办理平台”,将跨省业务由分布式办理改为统一在中央跨省业务办理平台中办理,减少了非必要的数据传输,提高了办理效率。

三是学籍信息查询更“便捷”。学籍系统二期提供了“全国学籍信息查询”功能,方便各级学籍管理人员查询学生学籍信息,通过系统功能有效减少跨省转学所需的学籍信息证明材料,解决群众关心的跨省转学堵点问题。学校也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学生跨省转学办理状态,为业务办理提供便利。

四是服务监管功能更“丰富”。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提供的动态实时更新数据,精准化服务教育决策已成为教育治理新常态。2014年建成的学籍系统已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控辍保学、化解大班额、随迁子女入学、留守儿童关爱、学生体育比赛、高考报名、民办学校管理、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教育质量监测等多项重要工作及政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并已按照国务院政务公开要求,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提供了“中小学—学籍信息查询服务”,同时也辅助支撑新个人所得税征收“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落实落地。为了便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地利用学籍系统指导工作、加强监管,学籍系统二期建设还增加了“辍学情况”“大班额”“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业务监控功能,充分利用学籍系统如实记录学生就学情况特点。(黄蔚)

(责任编辑:刘婧婷)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