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新版征信报告将增“共同借款”信息 上线时间尚未确定

2019-04-23 13:30 广州日报  作者:林晓丽

新版征信报告将增“共同借款”信息

上线时间尚未确定 未采集个人水电费缴费信息

林晓丽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

征信报告将要升级,不过,并不是市场所传言的二代征信系统5月上线。央行官网昨日发布消息显示,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就征信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表示,征信中心适时启动了新一轮的系统升级优化工作,即各界所说的二代征信系统建设工作。不过,并无明确的上线时间表。目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的信用报告没有变化,不是所谓的新版信用报告。

报送数据种类变化不大

此次征信系统的优化升级,重点是提升系统性能、优化信用报告内容和展示、改进产品加工和服务方式、完善系统管理等。

相关负责人强调:“仅就本次升级而言,由于升级前后向征信系统报送数据的机构和数据种类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个人经济生活的影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此前关于水电费将纳入征信信息的传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征信系统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缴费信息。与现行信用报告的模版一样,新版信用报告设计了水、电、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的展示格式,但在实际采集时,征信中心将与相关数据源单位协商,并将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规定,在数据源单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后才报送数据。同时,征信中心将严把数据质量关,只有在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切实将数据采集入库并对外提供查询。

新版征信报告将增“共同借款”信息

上线时间尚未确定 未采集个人水电费缴费信息

林晓丽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

征信报告将要升级,不过,并不是市场所传言的二代征信系统5月上线。央行官网昨日发布消息显示,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就征信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表示,征信中心适时启动了新一轮的系统升级优化工作,即各界所说的二代征信系统建设工作。不过,并无明确的上线时间表。目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的信用报告没有变化,不是所谓的新版信用报告。

报送数据种类变化不大

此次征信系统的优化升级,重点是提升系统性能、优化信用报告内容和展示、改进产品加工和服务方式、完善系统管理等。

相关负责人强调:“仅就本次升级而言,由于升级前后向征信系统报送数据的机构和数据种类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个人经济生活的影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此前关于水电费将纳入征信信息的传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征信系统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缴费信息。与现行信用报告的模版一样,新版信用报告设计了水、电、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的展示格式,但在实际采集时,征信中心将与相关数据源单位协商,并将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规定,在数据源单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后才报送数据。同时,征信中心将严把数据质量关,只有在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切实将数据采集入库并对外提供查询。

增加“共同借款”等信息

另外,拟推出的新版信用报告与目前的信用报告版本相比,增加了一些信息。

如:个人基本信息中增加了国籍等信息,信贷信息中增加了共同借款、个人为法人担保、法人为个人担保等信息。

有关负责人还特别解释了“共同借款”,是指一笔贷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借款人共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借款。根据国际征信实践,共同借款信息会同时展示在每个借款人的信用报告中,金融机构在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时会把共同借款信息考虑在内。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将堵死那些妄想通过离婚来炒房的路子。在以往,夫妻双方共同还贷款的情况下,男方主贷,女方则不体现负债。而目前的最新情况则是,作为共同借款人,双方均体现负债。也就是说,离婚后,即便不是主贷款人,再买房仍然属于有房有贷,首付及贷款利息都将大幅提高。

“5年还款记录”未变

除此之外,新版个人信用报告关于还款记录展示依然还是5年,与现行个人信用报告一样,只是展示方式略有差异。据了解,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期限后从信用报告中删除。

不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还注意到,央行征信中心此次关于征信问题的回应,并未提及目前市场最为关心期待的问题,即多头借贷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征信系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很多人除了在银行贷款之外,还在很多小贷公司、网贷平台等有着大量的借款。但是后者的贷款记录并未录入征信系统,导致了多头借贷。业界均希望征信系统能够纳入小贷公司、网贷平台的贷款数据。

征信报告有多重要?

今年3月10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征信很多现在逐渐用到了社会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女孩找男朋友,未来的岳母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报告拿来让我看看。”

所谓信用报告已成为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的“经济身份证”。目前,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已采集9.9亿自然人、2591.8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分别接入机构3564家和3465家,年度查询量分别达到17.6亿次和1.1亿次。

征信中心提醒,要保管好个人信用报告,不随意丢弃信用报告,不要轻易把信用报告提供给其他商业机构;在公共网络查询、保存信用报告后要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董博识)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