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

2019-05-16 04:46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杜尚泽 杨 迅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生机盎然。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共同参观文物展。9件中外文物珍品,选自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讲述了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故事。

一件青铜何尊首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何尊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器内底部有122字的铭文,其中一句“宅兹中国”,是已发现的“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这件文物出土自陕西,中外领导人细听讲解,仔细端详。

青铜何尊旁,陈列着鎏金铜长信宫灯,源自2000年前的西汉,特点是环保的设计理念,灯身人物中空的衣袖和身体作为通道用于排烟。底座盛水,用于吸收烟尘。精妙的设计,令外方领导人啧啧称叹。

习主席同外方领导人一道来到一个做工精巧的银壶前,文物展讲解人告诉大家,这是距今1300多年的舞马衔杯纹仿皮囊式银壶,壶身两侧的骏马口衔酒杯,跃然起舞。历史上不乏西域马艺表演相互交流的记录,它是亚洲多元文化融汇的产物。

在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前,习主席和外宾停下脚步,凝神观看。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的花瓶,图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

习主席听到这里,向周围的外方领导人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听到幽默妙喻,外方领导人会心微笑,他们围拢在梅瓶周围,仔细品鉴。

古丝绸之路上,航海家郑和的故事闻名遐迩。他率领船队七次远航,四次抵达斯里兰卡。在此次展览中,斯里兰卡的国宝级文物——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复制品)及拓片引人注目。这是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所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习主席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当时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都会立碑纪念。郑和的到访带去的不是战乱,而是和平与繁荣。

这块刻有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的碑,与习主席还有一段特殊的联系。2014年习主席访问斯里兰卡时,斯方将碑的拓片赠送给习主席。此次展览,续写了中斯两国友好交往的佳话。

来自新加坡的珐琅彩盖盅,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是19世纪晚期新加坡的华人专门从中国景德镇订制的。习主席询问器皿的用途,讲解人回答说,它是用来盛汤、装米饭的,用于婚庆、喜宴等场合。盖盅上的图案吉祥如意,反映了中国和新加坡在生活习俗、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方面的密切联系。

几件外国文物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石雕头像栩栩如生,英气勃发。讲解人介绍说,古希腊的雕塑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影响很大,亚洲的天文学和数学也传入欧洲。

习主席边听边点头说:“亚历山大在打通中西方文明方面做出了贡献。”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说,下次您访问希腊,我愿意带您去看更多相关文物。帕夫洛普洛斯还介绍说,亚历山大从古希腊出发远征,吸取了沿途的文化精华,对于推动文化对话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通了从西到东的一条重要文明通道。

不仅仅是文物交流,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文物修复方面也有合作。此次展出的柬埔寨文物——石雕伐楼拿神像,是吴哥王朝的艺术珍品,打磨精细,雕刻华美。2016年10月,习主席在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文物专家长年扎根柬埔寨,保护和修复周萨神殿、茶胶寺等吴哥文物古迹。”2018年,柬埔寨政府又将重要的吴哥王宫遗址交给中国修复。

还有一件文物是亚美尼亚的陶鸟形来通。来通是一种酒器,距今已经有2800多年,也是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见证,它是从鸟腿注入酒,鸟身存放,鸟嘴流出。在西安也发现了类似的来通。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告诉习主席,不久前我们发现了一个酒厂,有5000年的历史。习主席风趣地询问,有没有发现5000年前的葡萄酒?现场一阵笑声。

穿越时间长河的文物,铺展了一幅亚洲文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画卷。共同挥就的画卷,仍在书写新的历史……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6日 02 版)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生机盎然。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共同参观文物展。9件中外文物珍品,选自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讲述了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故事。

一件青铜何尊首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何尊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器内底部有122字的铭文,其中一句“宅兹中国”,是已发现的“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这件文物出土自陕西,中外领导人细听讲解,仔细端详。

青铜何尊旁,陈列着鎏金铜长信宫灯,源自2000年前的西汉,特点是环保的设计理念,灯身人物中空的衣袖和身体作为通道用于排烟。底座盛水,用于吸收烟尘。精妙的设计,令外方领导人啧啧称叹。

习主席同外方领导人一道来到一个做工精巧的银壶前,文物展讲解人告诉大家,这是距今1300多年的舞马衔杯纹仿皮囊式银壶,壶身两侧的骏马口衔酒杯,跃然起舞。历史上不乏西域马艺表演相互交流的记录,它是亚洲多元文化融汇的产物。

在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前,习主席和外宾停下脚步,凝神观看。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的花瓶,图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

习主席听到这里,向周围的外方领导人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听到幽默妙喻,外方领导人会心微笑,他们围拢在梅瓶周围,仔细品鉴。

古丝绸之路上,航海家郑和的故事闻名遐迩。他率领船队七次远航,四次抵达斯里兰卡。在此次展览中,斯里兰卡的国宝级文物——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复制品)及拓片引人注目。这是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所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习主席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当时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都会立碑纪念。郑和的到访带去的不是战乱,而是和平与繁荣。

这块刻有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的碑,与习主席还有一段特殊的联系。2014年习主席访问斯里兰卡时,斯方将碑的拓片赠送给习主席。此次展览,续写了中斯两国友好交往的佳话。

来自新加坡的珐琅彩盖盅,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是19世纪晚期新加坡的华人专门从中国景德镇订制的。习主席询问器皿的用途,讲解人回答说,它是用来盛汤、装米饭的,用于婚庆、喜宴等场合。盖盅上的图案吉祥如意,反映了中国和新加坡在生活习俗、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方面的密切联系。

几件外国文物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石雕头像栩栩如生,英气勃发。讲解人介绍说,古希腊的雕塑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影响很大,亚洲的天文学和数学也传入欧洲。

习主席边听边点头说:“亚历山大在打通中西方文明方面做出了贡献。”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说,下次您访问希腊,我愿意带您去看更多相关文物。帕夫洛普洛斯还介绍说,亚历山大从古希腊出发远征,吸取了沿途的文化精华,对于推动文化对话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通了从西到东的一条重要文明通道。

不仅仅是文物交流,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文物修复方面也有合作。此次展出的柬埔寨文物——石雕伐楼拿神像,是吴哥王朝的艺术珍品,打磨精细,雕刻华美。2016年10月,习主席在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文物专家长年扎根柬埔寨,保护和修复周萨神殿、茶胶寺等吴哥文物古迹。”2018年,柬埔寨政府又将重要的吴哥王宫遗址交给中国修复。

还有一件文物是亚美尼亚的陶鸟形来通。来通是一种酒器,距今已经有2800多年,也是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见证,它是从鸟腿注入酒,鸟身存放,鸟嘴流出。在西安也发现了类似的来通。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告诉习主席,不久前我们发现了一个酒厂,有5000年的历史。习主席风趣地询问,有没有发现5000年前的葡萄酒?现场一阵笑声。

穿越时间长河的文物,铺展了一幅亚洲文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画卷。共同挥就的画卷,仍在书写新的历史……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6日 02 版)

(责任编辑:姜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