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 07:08 农民日报 作者:孙鲁威
今年3月份以来,苹果、梨开始涨价。付着房贷的城里人嚷嚷着吃不起水果了。李克强总理也关注到此事,到济南调研还特别到批发市场去了解水果价格情况。其实苹果、梨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清明节的倒春寒引发的减产,全国减产幅度不超过30%。2018年苹果开市价为8元/kg,价格比2017年高35%左右。这个涨价幅度基本与减产幅度相吻合,那么,为什么今年消费者觉得承受不了?
首先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风调雨顺,“果”泰民安。而这次苹果、梨价格涨幅据说是十年里的高点,这个不能承受;其次是短时间内同级水果不断涨价,比如济南堤口果品批发市场今年5月份低等富士苹果价格为8元/kg,而去年年底的价格为5.6元/kg,五个月涨幅接近20%,这个不能承受;三是苹果、梨的等级价差拉大。如5月份,果品批发市场的报价,苹果、梨的高等果与低等果的价格能差一倍多,这个不能承受。因为城市大多数消费者是在超市买水果,超市水果等级较高,价格自然较贵。消费者别无选择,只好选择了“口诛笔伐”。
让我们一层层来说这个事。去年春天那场倒春寒,让整个苹果、梨产业受到重创。因为在这个产业带上的各级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扶持。比如河北威县,本来是棉花产区,现在全种上梨树了。遭遇这样的大灾,损失惨重,价格再高也无法弥补。山西、陕西一些苹果产区的果农,为了减轻倒春寒损失,加大了管理投入,比如为果园加温。减产的背后是成本的增加。而对于这样十年不遇的气象灾害,以后也许会很频仍。消费者为环境买单,为发展买单,也会成为新常态。这个应该承受。
再说说短时间内同级水果为什么不断涨价?这主要是贸易商的问题。贸易商投资了冷库、气调库,这是果品经营的主要环节。去年主产区库里的苹果库存比往年同比减少了40%。那这40%的库容的损失怎么弥补?“捂苹果”。在新果上市前的最后销售旺季,贸易商等着最后一搏捞回点损失。惜售的结果就是价格的抬升,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建设一个果品储存库投资巨大,而这些投资基本都是贸易商个人投资。苹果的仓储费用、包装材料费用等成本也是越来越高。这个谁来承受?还是消费者。
今年3月份以来,苹果、梨开始涨价。付着房贷的城里人嚷嚷着吃不起水果了。李克强总理也关注到此事,到济南调研还特别到批发市场去了解水果价格情况。其实苹果、梨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清明节的倒春寒引发的减产,全国减产幅度不超过30%。2018年苹果开市价为8元/kg,价格比2017年高35%左右。这个涨价幅度基本与减产幅度相吻合,那么,为什么今年消费者觉得承受不了?
首先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风调雨顺,“果”泰民安。而这次苹果、梨价格涨幅据说是十年里的高点,这个不能承受;其次是短时间内同级水果不断涨价,比如济南堤口果品批发市场今年5月份低等富士苹果价格为8元/kg,而去年年底的价格为5.6元/kg,五个月涨幅接近20%,这个不能承受;三是苹果、梨的等级价差拉大。如5月份,果品批发市场的报价,苹果、梨的高等果与低等果的价格能差一倍多,这个不能承受。因为城市大多数消费者是在超市买水果,超市水果等级较高,价格自然较贵。消费者别无选择,只好选择了“口诛笔伐”。
让我们一层层来说这个事。去年春天那场倒春寒,让整个苹果、梨产业受到重创。因为在这个产业带上的各级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扶持。比如河北威县,本来是棉花产区,现在全种上梨树了。遭遇这样的大灾,损失惨重,价格再高也无法弥补。山西、陕西一些苹果产区的果农,为了减轻倒春寒损失,加大了管理投入,比如为果园加温。减产的背后是成本的增加。而对于这样十年不遇的气象灾害,以后也许会很频仍。消费者为环境买单,为发展买单,也会成为新常态。这个应该承受。
再说说短时间内同级水果为什么不断涨价?这主要是贸易商的问题。贸易商投资了冷库、气调库,这是果品经营的主要环节。去年主产区库里的苹果库存比往年同比减少了40%。那这40%的库容的损失怎么弥补?“捂苹果”。在新果上市前的最后销售旺季,贸易商等着最后一搏捞回点损失。惜售的结果就是价格的抬升,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建设一个果品储存库投资巨大,而这些投资基本都是贸易商个人投资。苹果的仓储费用、包装材料费用等成本也是越来越高。这个谁来承受?还是消费者。
最后说说等级价差问题。现在对产量的预计还是不够精准,有预计减产10%的,有预计减产40%的,但是灾害导致的不仅仅是总量减少,还影响到果品的价格等级结构。灾害导致优质果减少,这也是形成这次苹果、梨涨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库存减少40%,是符合期货交割标准的水果减少了40%。元旦期间,笔者在胶东某市市场购买的保存非常好的混等红富士苹果十元三斤。5月在北京某农贸市场购买的烟台红富士75果(果径75mm),一直是五元左右一斤。所以,价差是质量的反映,一分钱一分货,优质优价,这是大趋势,消费者应该逐渐适应。
水果涨价,各有各的理由,每年有每年的原因。比如去年苹果涨价还有5%的纸箱涨价因素。实际上,我们的水果价格波动到目前为止还都是与产量相关的因素。真正的价格构成因素在中国并没有体现在产品上。比如,为什么日本的水果那么贵,但消费者并没有什么反应?因为这些高价水果里面,包含了知识产权费用、标准化生产费用乃至风险管理费用,比如保险费用。日本自然资源匮乏,主要靠科技农业,为现代化买单,消费者没有异议。而产品中增加了知识权重,产量波动的权重也就被摊薄了,价格也就相对稳定了。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还在进行时,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供给侧结构也面临调整。我们信息发布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布批发市场的价格统计,更要深入到产品中去收集各种大数据,包括生产、科技、流通、质量、管理等大数据,这些数据摆出来,产品的价格权重自然就看得见了。实际上,消费者不是不愿意为任何一个原因买单,只是不愿意糊糊涂涂地消费而已。
什么是消费者最不能容忍的价格波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苹什么”“猪周期”,低端的跟风导致产销失衡。大数据、物联网绝不是摆设,用它把产销行为解读出来,天的归天,地的归地。当消费者知道自己在消费什么,在为什么买单,价格波动也就可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