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今日头条

跑腿打杂、写材料,被借调的干部究竟都在忙些啥?

2019-06-13 13:53 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徐水桃 胡瑞智 胡春华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深入部队本来是调研练兵备战情况,但在边走边看中,却发现一个颇受官兵“吐槽”并普遍存在的现象——干部借调。记者顺藤摸瓜,在多种渠道的广采细访中逐步探明实情:借调范围广、借调职级全、借调理由杂、借调人数多。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说说“干部借调”那些事儿

■徐水桃 胡瑞智 解放军报记者 胡春华

某部组织紧急出动演练,官兵全副武装奔赴集结地域。 胡瑞智摄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深入部队本来是调研练兵备战情况,但在边走边看中,却发现一个颇受官兵“吐槽”并普遍存在的现象——干部借调。记者顺藤摸瓜,在多种渠道的广采细访中逐步探明实情:借调范围广、借调职级全、借调理由杂、借调人数多。

“任性借调”的危害不可小觑:扰乱了基层秩序,损害了机关形象,伤害了官兵感情。广大基层官兵热切企盼,各级机关和部门应带头维护新体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转变职能,规范权限,理顺关系,让新体制的功能和优势尽快释放出来。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深入部队本来是调研练兵备战情况,但在边走边看中,却发现一个颇受官兵“吐槽”并普遍存在的现象——干部借调。记者顺藤摸瓜,在多种渠道的广采细访中逐步探明实情:借调范围广、借调职级全、借调理由杂、借调人数多。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说说“干部借调”那些事儿

■徐水桃 胡瑞智 解放军报记者 胡春华

某部组织紧急出动演练,官兵全副武装奔赴集结地域。 胡瑞智摄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深入部队本来是调研练兵备战情况,但在边走边看中,却发现一个颇受官兵“吐槽”并普遍存在的现象——干部借调。记者顺藤摸瓜,在多种渠道的广采细访中逐步探明实情:借调范围广、借调职级全、借调理由杂、借调人数多。

“任性借调”的危害不可小觑:扰乱了基层秩序,损害了机关形象,伤害了官兵感情。广大基层官兵热切企盼,各级机关和部门应带头维护新体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转变职能,规范权限,理顺关系,让新体制的功能和优势尽快释放出来。

 

层层借调,有些单位基层干部快被抽空了

5月初,记者来到某旅六连。训练场上,带队和跟班训练的干部只有指导员一人。

连队其他干部都去哪了?

“连长参加比武集训,副连长休假,1名排长在外上学,其余2名排长都被机关借调走了。”陈指导员无奈地说,“现在连队最缺的就是干部,经常被各级借调,致使连队正常的工作无法展开,即使硬着头皮展开了,也因干部缺位、岗位空转,导致该落实的工作大打折扣。”

在另一个营的战备拉动现场,记者见到了被借调到旅机关作训科的郑排长。他正对全旅各营连战备训练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让一个排长指导全旅如此重要的战备训练工作,能行吗?面对记者提问,作训科科长解释说:“不行也没办法,在编的老参谋要么在组织比武集训,要么被上级借调走了,工作要想正常运转,只能从下面抽人先顶上。”

该旅人力资源科科长拿出一组统计数据给记者看,受借调这一主要因素影响,全旅所有连队中,干部在位率不足一半的占85%,仅单主官在位的连队就有6个。

一路追踪,记者又在另一个旅级单位,同时遇到了两个以借调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工作组。

一个是来自某军种的训练监察组,除了1名带队领导和1名参谋是在编干部外,其余4人皆为从下级临时抽调上来的。

另一个是来自某集团军的风气巡查组,5名组员均为借调干部,连负责带队的组长都是从某旅抽调的一名副政委。

在某军种的一个汽车连,卢排长的借调经历更特别。从连队被借调到团机关不足半年,他又被基地机关借调走了。

东西南北中,记者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到,干部借调现象相当普遍。

借调范围广。上至各级机关,下到基层营连,遍布各大军种,一级借调一级,有的甚至跨越多层机关借调。

借调职级全。从营连排长到机关干部、从旅团领导到机关参谋,除了主官之外,各级干部无一“幸免”。

借调理由杂。整理转业档案、参与专项巡视、组织机关代培、进行安全检查等,各种理由五花八门、名目繁杂。

借调人数多。在某军种机关,从下级单位借调上来的干部总数,比机关在编人数多出许多……

你抽我,我借他,层层借调的结果是:有些单位的基层干部快被抽空了。

那天,某旅杨教导员到机关开会,平时营里不在位的排长和副连长们,一个个以“机关干部”的身份坐到了他的旁边。杨教导员苦笑着说:“每次只有开会时才能感受到,原来营里的干部队伍这么兵强马壮。”

被借调的干部究竟都在忙些啥

谈及被借调的感受,王参谋只说出这一个字:“忙”。

去年4月,他从集团军机关被借调到某上级机关处室后,只要处里有下部队检查调研、组织考核的任务,就少不了让他去。上级机关所属部队多,跟着检查组下去走一圈,一个多月就过去了。

同样感同身受的,还有某部被借调到纪检监察科的杨排长。前不久,上级组织某专项巡视,又把他从旅机关抽走1个多月。后来,因旅里迎接上级一个工作组检查缺人手,他又赶回来配合迎检。

记者很想约他聊聊,可当电话打过去时,他又被上级抽调到别的单位去交叉检查了。杨排长描述自己的状态说:“借调后,被一个接一个的任务推着往前走,感觉身子和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调研发现,一个“忙”字,成了各级被借调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究竟都忙些啥?记者对此进行排查和梳理。

——有的忙于填空补缺。就拿一个旅级单位宣传口来说,过去理论、教育、文化、新闻报道、政工网等业务都有独立编制,由专人专项分工负责,现在还新增了“旅史编撰、年鉴汇编”等多个大项业务。人手不够用,就从下边借,分管一个或多个业务。一位借调到宣传科负责新闻报道兼文化工作的副连长说:“对于一个新手,一下子交给这么多业务,整个人都是蒙的,免不了手忙脚乱,天天加班加点。”

——有的忙于跑腿打杂。打印文件、整理资料、呈阅电文、统计报表……细数借调机关半年来参与完成的工作,某部赵排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似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老参谋们都去忙大事要事去了,我只能帮着干些跑腿打杂的小活,虽然这些事并不那么重要,但也得有人去忙、有人去干。”

 

——有的忙于检查考核。训练监察、安全检查、明察暗访、财务清查等各类形式的检查考核名目繁多,借调干部一直在路上。某教导队周副队长被借调旅机关财务科一年多来,真正在科里待的时间不足半个月。这期间,他先后跟着上级某检查组走遍了10余个省份的30多个部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调侃道:“不是在检查,就是在去检查的路上。”

——有的忙于赶写材料。某部组织处陈干事是个写材料的高手,上级机关发现后,就把他“挖”走了,专职搞材料写作。只要有总结汇报、领导讲话、方案计划等,就少不了陈干事,点灯熬夜是常有的事。他无奈地说:“白天黑夜都在电脑前敲键盘、推稿子,身体真的有点吃不消。”

——还有的忙于临时性、专项性任务。比武集训、试点观摩、晚会排演等,都会从基层借调一批干部来突击。每逢干部转业、老兵退伍,张排长就要被借调到机关人力资源科忙上几个月。那段时间,他都是埋在一堆堆转业干部、退伍士兵的档案里,没日没夜地“集中突击整档”。由于工作量大、事情又急,张排长常常忙到深夜,经常着急上火流鼻血。

“任性借调”的危害不可小觑

从上述现象中不难看出,被借调干部确实忙得晕头转向,而且有苦难言。调研中,曾有不少官兵质疑,机关该不该这么忙?有没有必要这么忙?到底忙到点子上没有?

从基层反馈的情况看,机关的“忙”、被借调干部的“忙”,不仅没有获得基层官兵的好评和认可,反而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一个刚转业的干部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机关忙乱,造成下边乱忙。”

谈及这一现象,一位旅军事主官不无痛心地说:“这么好的时代,遇到这么好的体制,可惜就是干不了该干的正事。不能说有些工作不重要,但凡事都有主次、分轻重缓急,军委领导一再强调,以战备训练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为中心工作让路。而现实的情况是,各级都来抓一把、插一手,布置任务的人越来越多,落实中心工作的人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部队都是在检查、巡视、考核中转圈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备战打仗。”

上级组织问卷调查,某合成旅一名战士在意见建议一栏中直接写道:“我们没有什么意见,唯一建议就是以后别再来问我们有什么意见。”

“任性借调”的危害和影响,深深触痛了广大基层官兵。

扰乱了基层秩序。一名营长说:“我们不能把‘五多’都归咎于干部借调,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五多’!试想,机关自身的业务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和人力查来查去、跑来跑去?”

在某军种机关的一个处室,本身编制4人,从基层借调4人。记者了解到,除2名在机关办公外,其余6人长期在下边跑,不是检查就是考核。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前不久,某部一次迎检中,合成营王教导员发现,检查他们单位的正是自己的排长,而检查的内容也恰好是这名排长负责的工作。

王教导员坦言:“基层‘一个萝卜一个坑’,人都被抽走了,岗位出现空缺本身就是问题,还美其名曰加强力量检查指导,实则是给基层添乱。机关检查指导,主要是解决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光发号施令,这捅一下,那戳一下,导致基层的工作被这种所谓的检查指导牵着鼻子走,而不能依据自身实际搞好抓建。”

在某旅发射制导连,晚上11点了,张指导员还依旧带着3名战士在补笔记、填表格。他介绍说,这是连队当月迎接的第4次检查,平均每周都有检查组,涉及安全保密、后装保障、主题教育、训练考核、基层风气方方面面。但大部分检查人员都是从基层抽调的,他们不熟悉机关相关的职能和基层实际,导致检查多以资料多寡和“痕迹”轻重定绩效、排座次。

从某种程度上说,基层的形式主义是被这种检查考核逼出来的。这位指导员对记者抱怨说:“任职快两年了,其他方面没啥长进,却练就了学会疲于应付的基本功。”

损害了机关形象。在某部,3个不同级别的工作组同时进驻。据这个单位的同志反映,有的工作组个别借调人员趾高气扬,命令式地电话通知比自己军衔高好几级的谈话对象跑步过来,还有的到领导办公室后就开始翻箱倒柜,不讲方式、没有分寸……

在某旅,营连文体骨干培训由宣传科一名借调的排长组织,要求各连推荐3名骨干参加。高炮营耿教导员为此专门作了动员,官兵热情都很高。结果这名排长就是找地方老师象征性地讲讲,拍了几张照片留了档就走人了,培训根本没啥效果。张教导员直言不讳:“对机关来说,作为一项工作,他们算是完成了任务,但让基层官兵怎么看机关?”

“机关的形象就是这样被毁的,有何威信可言?”一名在高级机关工作多年的老参谋忧虑地说:“过去机关选调干部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个顶个,能力素质要与一级机关的职能定位相匹配,这种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指导方式、工作作风等。现在随意从下边抽调一名干部顶替,不经过培训,不熟悉岗位职责,不懂得怎么指导、不知道怎么调研,更不讲究工作方式,基层意见很大。”

伤害了官兵感情。一方面,有的被借调干部内心很“受伤”,因借调导致能力素质和职务晋升受到影响的不在少数。前不久,某旅被借调到军需营房科的于排长就在一次下基层检查中,因为方法不当遭到基层官兵集体“投诉”。

事出有因。营房专业毕业的他,分配部队不到一年就被以“稀缺专业人才”为由,破例借调到机关帮助工作。既没有“老机关”的帮带,又一直往返各营区忙于营房改造、工程审计等工作,于排长感到既委屈又无奈:“干的都是跑跑颠颠的事,能力素质怎么提得上去?”

另一方面,借调导致的低层次指导影响着基层官兵的“情绪”。某部王指导员对记者说,一些借调干部下基层检查,连基本情况都不问,就开始指手画脚,甚至把发现问题多少当作检查指导的成绩,完全没有机关帮抓指导营连的应有意识,既没有什么效果,还把基层折腾苦了。这名指导员无奈地说:“检查组走后,我都要为官兵好好上一课,给大家鼓鼓劲、暖暖心。”

“这样的事情多了、时间久了,消耗的不仅是官兵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引发的深层次负面影响更不可低估。”某旅人力资源科科长不无担忧地说。

现象与现状,担忧与感慨,记者采写这篇调查,同样不轻松。

如何看待干部借调现象

■解放军报记者 胡春华 通讯员 徐水桃 胡瑞智

干部借调问题比较敏感,牵扯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不同类型机关和部门。记者写这篇调查,无意给哪级机关和部门挑刺。面对部队转型的重要关口,发现问题而不去正视和解决问题,才是更大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关于干部借调的问题,上级曾三令五申,并有明确规定:确需借调的需本级机关主要领导批准,归口人力资源部门承办,借调期不得超过3个月。前不久,相关部门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清理清退违规借调干部。

但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违规借调还很顽固。某部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志说,已经记不清各级就清理借调人员一事发了多少次“红头文件”、搞了多少回“专项清理”了,但通知归通知,行动归行动。上边督察紧了,就把人放回去;风头一过,很快又借回来。

任性借调引发的问题多、危害大,缘何禁而不止?

调研中,很多部队主官建言,治理借调乱象,就要像抓“四风”那样,各级都要硬起手腕,相关措施要跟上,具有刚性约束力。特别是领导机关应带头以上率下,维护新体制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级抓好一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坚决防止违规借调问题反弹回潮。

破解借调困境,上下更要转变观念。调查发现,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无论哪个方面或什么原因的问题,动辄就拿新体制编制说事。尤其是在干部借调问题上,一些同志更是振振有词:机关大大缩编,任务有增无减,不借怎么能忙得过来?种种现象表明,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统一到新体制编制的轨道上来。部队重塑的新形态、组织架构的新设计、制度体系的新完善、官兵成分的新结构,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是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一些同志习惯于用旧体制的思维模式干新体制的事,用打仗的编制干不是打仗的事,新的理念尚未形成,旧的羁绊剥离不掉,新旧矛盾交织碰撞,所以各级都喊忙,上下都叫累。

客观上讲,随着新体制编制落地,各级都想有所作为,把本单位本机关本部门的事情做好。但吃不透、把不准改革的内涵和要义,就容易出现好心办坏事,不知道如何发力、往哪发力,把劲用过了,甚至使偏了。任性放纵的干部借调、毫无节制的各种检查就是例证。

另一方面,实现强军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现在的问题是,这也想干、那也想抓,安排工作过急过满,看起来风声大,实际上难聚焦,违背发展规律就会事倍功半。

当务之急,应当把新体制编制下各级机关自身的功能定位搞清楚,把部队对接新体制编制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搞清楚,把顾眼前与谋长远的关系搞清楚,把机关精准帮带基层的方法步骤搞清楚。把这些都搞清楚了,抓建有方向,指导有章法,落实有重点,就会避免手忙脚乱,甚至忙中生乱。

我们还应该看到,大面积的干部借调现象,是伴随着新体制编制的运行出现的。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要用改革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既不能大惊小怪,也不能掉以轻心。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难免会走弯路甚至走岔路,允许试、允许闯,也要容忍失误。眼看路子不对就赶快刹车,抓紧改过来就好。

曾有军事专家说,有时影响大军征战的并非高山激流,而是鞋里的沙子。事实上,把这些事放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大坐标系中来审视,充其量就是个“小插曲”而已,连个坎都算不上。人民军队从诞生到当下,什么恶仗没打过,什么风浪没见过。可以相信,拥有光荣传统、担负强军重任的新一代官兵,必将不辱使命,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谱写出壮丽的时代篇章。

(责任编辑:王鑫)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