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08:49 农民日报 作者:陈文胜
如何评价今天的中国农业,众说纷纭。诸如《中国2.2亿农民干不过荷兰22万农民?》一类文章,风靡网络。
荷兰农业所取得的成就不可否认,因为荷兰在全面实现现代化后,就没有必要像中国这样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建构农业产业体系,而是围绕农业来布局整个产业体系,包括资本集聚与高科技融合、完善市场体系与土地财产制度,使农业具有全能的经济功能。荷兰农业产能无论大小都不存在国内粮食安全风险,也不决定着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不存在引发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只具有单纯的经济价值。
而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如果中国不能用自己的土地养活自己,即使全世界倾仓而出也养活不了中国,农业就被赋予了重要的国家安全功能。特别是需要约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这一特殊的国情,农业作为大国之基的战略产业,与GDP的多少无关,与在GDP中的比重多少无关。即使中国在未来再富裕再强大,再多的钱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买回能够养活十多亿人口的农产品。因此,中国农业不仅仅具有单纯的经济功能,完全用经济产值大小来评价中国农业是对基本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
近些年来,粮食的丰收使得社会上对农业现代化的取向,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追逐利润为导向的单纯经济价值功能误读,这是“物本主义”的结果。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安全保障,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最后会发现钱是不能吃的。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最核心的问题是吃饭。
如何评价今天的中国农业,众说纷纭。诸如《中国2.2亿农民干不过荷兰22万农民?》一类文章,风靡网络。
荷兰农业所取得的成就不可否认,因为荷兰在全面实现现代化后,就没有必要像中国这样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建构农业产业体系,而是围绕农业来布局整个产业体系,包括资本集聚与高科技融合、完善市场体系与土地财产制度,使农业具有全能的经济功能。荷兰农业产能无论大小都不存在国内粮食安全风险,也不决定着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不存在引发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只具有单纯的经济价值。
而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如果中国不能用自己的土地养活自己,即使全世界倾仓而出也养活不了中国,农业就被赋予了重要的国家安全功能。特别是需要约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这一特殊的国情,农业作为大国之基的战略产业,与GDP的多少无关,与在GDP中的比重多少无关。即使中国在未来再富裕再强大,再多的钱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买回能够养活十多亿人口的农产品。因此,中国农业不仅仅具有单纯的经济功能,完全用经济产值大小来评价中国农业是对基本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
近些年来,粮食的丰收使得社会上对农业现代化的取向,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追逐利润为导向的单纯经济价值功能误读,这是“物本主义”的结果。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安全保障,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最后会发现钱是不能吃的。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最核心的问题是吃饭。
农业为何不赚钱?这并非中国农业的独特现象。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农业上劳动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力的增进。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效益递减与工业效率递增、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这是城乡之间经济差异的历史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进程阶段性的必然趋势。
根据中国社科院党国英最近的研究,以农业强国美国为例,农业生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60年的5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而欧洲与日本的农场主收入构成也大体如此。可见,即使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发达的国家,农业不赚钱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在中国除了农业效益递减的定律外,还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不平等,使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扭曲而未能体现农产品的真正价值。同时,中国农民处于高度原子化状态,成为市场体系中最弱势的群体,即使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企农民也难以过多受益,而如果农产品产量越高则价格就越低。毫无疑问,中国农业的利润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利润,农民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
虽然如此,中国农民却彻底打破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预言,中华民族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远离饥饿的恐惧。四十多年前只有几亿人口,也还是会饿肚子,粮食数量都无法满足;现在有十四亿多人口,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不仅要“舌尖上的安全”还要“舌尖上的美味”。四十多年前农业主要靠人力牛力,占全国80%的人口搞农业;现在就是偏远山区都推行机械化了,种田的劳动强度前所未有地降低,农业人口占比降到40%。这些伟大的成就,只有中国农民做到了。试问,荷兰22万农民能养活14亿中国人吗?中国农民太伟大了,不仅是荷兰,就是日本、美国农民都绝不可能做到如此。
中国农民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未来,如何确保把这个饭碗一直端下去?关键不在于有没有人种田,而在于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农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农业增产不增收还存在着卖难,另一方面低质农产品大量过剩而高质农产品十分短缺。根据媒体报道,农产品滞销事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由零星分布逐渐演变成区域化滞销。如湖南在2018年底就出现了椪柑等水果大面积滞销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社会阶层已经出现了高、中、低的消费分化,但农业生产导向没有及时发生相应变化,生产没有从市场的需求出发。
唯有提高质量才能提升效益,唯有提升效益才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是一个多功能产业,是准公共产品,提质增效这个公共责任不能全部由农民承担,应该站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趋势中保护支持农业,补上中国现代化的最后一块短板。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湖南省社科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