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新媒体时代编辑手段现代化实现途径

2019-06-19 08:18 今传媒  作者:张华 于涌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变革给专业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了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编辑人员只有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具体来说,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当从端正政治思想以及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和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编辑;办刊水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00-0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引领本学科前进的科技期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使科技期刊紧跟时代步伐,编辑手段和工具也需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编辑人员在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的学习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范围,抓住机遇,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转型,使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着重利用好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扩大宣传,建立有特色的期刊文化,带给广大作者和读者全新的体验,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构建现代化技术支撑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1】。

众所周知,科技期刊的发展成败与否最终就决定于编辑人才的培养与吸引,如今,科技期刊编辑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必须在新形式下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素质,引导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应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的信息获取设备,用好即时通讯工具、掌握常用专业软件,以及拥有一定的与信息传播相关的初步的网络维护技术。

1 科技期刊编辑思想的现代化

2016 年2 月19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2】。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新闻传播,不仅是纷繁复杂的信息传递,同时也引导着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公民个人的价值观。因此,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与国家的生活愿景,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新媒体(new media),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其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及数字媒体等终端,为用户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行业的编辑相比较,新媒体编辑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编辑要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有一定的与时俱进的理解,那就是在坚持编辑行业从业者的基本素养的同时发扬终身学习的传统,将媒体工作完成得更好。

新闻媒体从业者应当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正确舆论引导者。首先,期刊编辑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在工作中注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信息的传播。由于从事新媒体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养直接决定了新媒体的影响力,培养新媒体编辑的多方面的能力才能为紧紧贴近时代步伐提供坚实的基础【3】。其次,编辑人员在专业知识广博的同时应更具有人文情怀,正确面对时代进步带来的角色转换的挑战。有学者提出,新媒体环境中更加需要科技期刊的编辑的人文情怀。并且编辑人员需要把这种人文情怀贯穿到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 在注重本学科的特点同时, 根据受众的千差万别, 选择合理的文章进行精准推送,即注重科学性,又注重实用性。第三,新媒体时代需要具有全媒体思维理念。未来的社会需要用全媒体的理念做好选题策划,编辑也需要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发适合本专业广大读者需要的阅读形式,这种融合决不是摒弃纸刊,而是要平等的、共享的、由媒体技术支持的开放型思维,避免多媒体一质化情况的存在。

2科技期刊编辑技术的现代化

1994年,一条64K的带宽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开始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与媒体的发展【4】。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技术的升级打破了传统的办刊模式及传播途径,因此,出版行业急需懂内容、懂技术、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2.1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掌握媒体技术的能力

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流程无外乎编辑、排版、印刷、出版、发行等,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领域内的各项工作都已和网络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期刊均利用 “采编平台系统”进行收稿、送审、发送录用通知等工作,网络使编辑与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沟通实现了时时化。特别是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的工具的产生,已经渐渐影响甚至改变了广大群众的信息传递习惯【5】。广大期刊开通的微信公共平台不仅为作者开通了查询稿件处理进程功能、审稿人在线及手机端审稿功能,还能够实时发布期刊编辑部的通知,并提供过刊展示,优秀论文评选,文章阅读下载量评价等功能。这就需要传统的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能力①几种软件的运用能力:新媒体的文件推送离不开图片的处理,这就要求期刊的编辑需要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运用PS,CDR选取恰当的图片并适当渲染,便于期刊的内容更适合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与读者进行更好的交互。②适应新媒体的审美能力:新时代的科技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图片处理能力,还要有板式设计能力,这样才能作出让读者具有良好的阅读体验的文章。③媒体策划能力:新媒体的发展虽然有利于科技前沿信息的的快速传播, 但同时也会带来期刊的报道范围和内容的同质化, 学术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编辑根据热点内容进行编辑策划,筛选和整理有效信息,找准角度与方向进行适合全媒体的报道发布,同时努力扩大杂志推送范围,提升品牌和学术认同感【6】。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变革给专业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了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编辑人员只有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具体来说,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当从端正政治思想以及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和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编辑;办刊水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00-0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引领本学科前进的科技期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使科技期刊紧跟时代步伐,编辑手段和工具也需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编辑人员在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的学习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范围,抓住机遇,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转型,使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着重利用好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扩大宣传,建立有特色的期刊文化,带给广大作者和读者全新的体验,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构建现代化技术支撑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1】。

众所周知,科技期刊的发展成败与否最终就决定于编辑人才的培养与吸引,如今,科技期刊编辑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必须在新形式下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素质,引导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应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的信息获取设备,用好即时通讯工具、掌握常用专业软件,以及拥有一定的与信息传播相关的初步的网络维护技术。

1 科技期刊编辑思想的现代化

2016 年2 月19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2】。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新闻传播,不仅是纷繁复杂的信息传递,同时也引导着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公民个人的价值观。因此,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与国家的生活愿景,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新媒体(new media),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其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及数字媒体等终端,为用户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行业的编辑相比较,新媒体编辑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编辑要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有一定的与时俱进的理解,那就是在坚持编辑行业从业者的基本素养的同时发扬终身学习的传统,将媒体工作完成得更好。

新闻媒体从业者应当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正确舆论引导者。首先,期刊编辑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在工作中注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信息的传播。由于从事新媒体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养直接决定了新媒体的影响力,培养新媒体编辑的多方面的能力才能为紧紧贴近时代步伐提供坚实的基础【3】。其次,编辑人员在专业知识广博的同时应更具有人文情怀,正确面对时代进步带来的角色转换的挑战。有学者提出,新媒体环境中更加需要科技期刊的编辑的人文情怀。并且编辑人员需要把这种人文情怀贯穿到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 在注重本学科的特点同时, 根据受众的千差万别, 选择合理的文章进行精准推送,即注重科学性,又注重实用性。第三,新媒体时代需要具有全媒体思维理念。未来的社会需要用全媒体的理念做好选题策划,编辑也需要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发适合本专业广大读者需要的阅读形式,这种融合决不是摒弃纸刊,而是要平等的、共享的、由媒体技术支持的开放型思维,避免多媒体一质化情况的存在。

2科技期刊编辑技术的现代化

1994年,一条64K的带宽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开始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与媒体的发展【4】。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技术的升级打破了传统的办刊模式及传播途径,因此,出版行业急需懂内容、懂技术、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2.1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掌握媒体技术的能力

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流程无外乎编辑、排版、印刷、出版、发行等,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领域内的各项工作都已和网络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期刊均利用 “采编平台系统”进行收稿、送审、发送录用通知等工作,网络使编辑与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沟通实现了时时化。特别是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的工具的产生,已经渐渐影响甚至改变了广大群众的信息传递习惯【5】。广大期刊开通的微信公共平台不仅为作者开通了查询稿件处理进程功能、审稿人在线及手机端审稿功能,还能够实时发布期刊编辑部的通知,并提供过刊展示,优秀论文评选,文章阅读下载量评价等功能。这就需要传统的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能力①几种软件的运用能力:新媒体的文件推送离不开图片的处理,这就要求期刊的编辑需要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运用PS,CDR选取恰当的图片并适当渲染,便于期刊的内容更适合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与读者进行更好的交互。②适应新媒体的审美能力:新时代的科技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图片处理能力,还要有板式设计能力,这样才能作出让读者具有良好的阅读体验的文章。③媒体策划能力:新媒体的发展虽然有利于科技前沿信息的的快速传播, 但同时也会带来期刊的报道范围和内容的同质化, 学术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编辑根据热点内容进行编辑策划,筛选和整理有效信息,找准角度与方向进行适合全媒体的报道发布,同时努力扩大杂志推送范围,提升品牌和学术认同感【6】。

 

2.2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编辑 人员是稿件加工的主要责任者,是促进学术期刊进步的中坚力量, 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综合水平。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今天, 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不能肩负起知识推广和传播的重任【7】。特别是身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 每天接触海量信息,期刊编辑如何甄别优质稿源,避免机械和教条对稿件进行加工的能力丞待提高,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的编辑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和责任感,调整学习思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自主学习, 有计划地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利用碎片时间积极参加网上的编辑培训、接受继续教育, 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创造条件出席本专业和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对作者文章的编辑加工、校对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同行业专家学者开展讨论, 相互学习和交流。努力成为编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8】。

2.3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服务意识和网络沟通能力

新媒体实现了学术期刊与作者和读者的双向时时互动。在数据为王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够充分借助新媒体互动性、共享性的特点并将其与期刊的资源结合起来,学术期刊就可能会丧失一种更好的知识文化载体。网络时代,作者通过微信链接的投稿平台可以实时关注所投稿件的审稿进度和审稿结果,并可以就文章内容的修改实时与期刊编辑及审阅人进行沟通,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从而促进编辑部完善稿件处理流程,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新媒体的应用也极大地减少了稿件的处理时滞,期刊编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及时与作者就文稿进行交互,帮助他们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和可读性。编辑部在建设期刊多媒体传播途径的同时,迎合多媒体时代读者和作者的阅读习惯和投稿习惯,设置读者信箱,过刊浏览,留言板等内容板块,更好的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服务【9】。同时编辑部应当利用网站的数据统计功能,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在今后的工作中专注重点,将编辑的主动性,创造性与读者的需求相结合,在编读往来过程中培养潜在的读者群和作者群。

在多媒体环境下,编辑还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管家式”的服务。很多都学者认为,行业内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公开发表为同行所获取,可以迅速地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增加文章的被引率。媒体融合技术能够避免传统出版的时滞,尤其是手机软件能够个性化的选择推送对象,为读者提供准确的链接,使学术期刊内容的更加快速高效的传播,从而增加期刊的受众面,使期刊影响力得以提升【10】。

3小结

新媒体加强了学术期刊与作者,读者之间的零时差沟通互动,是提升期刊内容传播速度和质量的有力工具,能够帮助期刊实现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数字化, “新型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模式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相比图书出版业,学术期刊的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但与报业、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相比,学术期刊的步伐仍显缓慢。近年来, 不少专家学者对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方案。其他传媒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目前关于媒体融合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与新媒体融合的范围和速度都不够理想,需要期刊人进一步的去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福军,冷怀明,郭建秀,汪勤俭.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路径[J].编辑学报,2016,28(1):11-14.

[2]潘明志,梁明佩,黄研研.“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媒体能力[J].传播与版权,2018(6):66-67+72.

[3]翟振,郭红丽,蔡建伟,王久丽.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探索——以《中国物理B》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348-1351.

[4]翟振,郭红丽,蔡建伟,王久丽.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探索——以《中国物理B》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348-1351.

[5]唐学兵.浅析新媒体时代提高编辑综合能力的必要性[J].大观,2017(11):93.

[6]董冰媛,王军红.新媒体形势下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实用医药杂志, 2016,33(1):83-84.

[7]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机遇·挑战·对策[J].编辑学报,2015,27(5):412-415.

[8]李艳.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融合发展模式[J].科技与出版,2015(9):62-65.

[9]龙秀芬,丁岩,冉文清,谭幸谊,吴惠勤.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功能定位及融合发展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4):44-48.

[10]崔建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随新媒体环境的转变探索[J].科技传播,2017,9(8):8-9.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