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09:40 农民日报
2019年4月,山西娄烦县实现摘帽,这意味着省会太原市的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如何把攻坚时期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变成巩固脱贫成果、带动全市农民奔小康的工具,成为太原市扶贫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我们更加注重扶贫模式和脱贫机制的选择、提升,从而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太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介绍。
生态扶贫的“攻与防”
国定贫困县娄烦县和省定贫困县阳曲县相隔不远,但自然条件迥然各异。娄烦县沟壑纵横、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落后区;2018年实现摘帽的阳曲县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是太原的绿色屏障,也是农业大县,农民增收单一,守着绿水青山却没有换来金山银山。
要脱贫,要发展,生态扶贫是两个县精准扶贫的共同选项。但一个选择生态攻坚,走出了生态治理和保护的脱贫模式;一个选择生态防护,走生态旅游的扶贫路子。
把荒山治理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娄烦县把贫困劳动力变成造林产业工人和股东。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65个,贫困户占到90%,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合作社承担造林任务,贫困户获取劳务费和利润分红。同时,为每个合作社配备一名林业技术员进行服务,确保造林质量。每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都设立50万元以上的务工收入保障金,无论工程盈亏,贫困群众都能够及时得到劳务收入,建立起利益保障机制。
2019年4月,山西娄烦县实现摘帽,这意味着省会太原市的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如何把攻坚时期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变成巩固脱贫成果、带动全市农民奔小康的工具,成为太原市扶贫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我们更加注重扶贫模式和脱贫机制的选择、提升,从而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太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介绍。
生态扶贫的“攻与防”
国定贫困县娄烦县和省定贫困县阳曲县相隔不远,但自然条件迥然各异。娄烦县沟壑纵横、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落后区;2018年实现摘帽的阳曲县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是太原的绿色屏障,也是农业大县,农民增收单一,守着绿水青山却没有换来金山银山。
要脱贫,要发展,生态扶贫是两个县精准扶贫的共同选项。但一个选择生态攻坚,走出了生态治理和保护的脱贫模式;一个选择生态防护,走生态旅游的扶贫路子。
把荒山治理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娄烦县把贫困劳动力变成造林产业工人和股东。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65个,贫困户占到90%,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合作社承担造林任务,贫困户获取劳务费和利润分红。同时,为每个合作社配备一名林业技术员进行服务,确保造林质量。每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都设立50万元以上的务工收入保障金,无论工程盈亏,贫困群众都能够及时得到劳务收入,建立起利益保障机制。
2018年,娄烦县建设2.3万亩油用牡丹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以林业资源、土地资源入股,使其参与造林和田间管护。
造林参与、利益保障、资产收益三个机制下,贫困户实现了近期有劳务收入、中期有管护收入、长远有资产收益,好模式、可持续,娄烦县的生态产业方兴未艾。
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全域旅游,阳曲县的生态扶贫从改善人居环境开始。经过开展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农村旧貌换新颜,村庄环境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阳曲县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把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村庄变景区、民房变客房、农田变景观”的绿色转型后,贫困户依靠旅游脱贫,村民拥有了持续致富的产业。
立足生态不足与优势,因地施策,在扶贫中与贫困户建立起不同的脱贫机制,太原市在贫困地区建立了持续致富的攻防线。
社会网织就扶贫同心结
通过“扶贫项目超市”,张家庄村建起了第一座澡堂;通过“爱心超市”,贫困户张贵鱼经过劳动积分换取了一桶油和一瓶洗发水;通过“消费扶贫超市”,农产品有了销售渠道,土地经过企业认领成为扶贫农场。
将这3个“超市”联结起来的是社会扶贫网。无资源优势的娄烦县搭建起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载体,构建一张社会立体帮扶网,实现贫困户需求与社会帮扶资源的有效对接。
在这里,特色产业、公共设施、公益服务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的项目将被认领帮扶,销售渠道得到整合,集中对特色农副产品进行推介。
“一个网加3个‘超市’的社会扶贫,让贫困群众触网、各类需求上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联网,搭建起网络帮扶大平台。”太原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张万生介绍。
汇聚社会帮扶资源的同时,娄烦县成立社会扶贫管理服务中心,统筹引导,配套设置了“县设中心、乡设站、村级建有服务点”的三级服务体系,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精准到户。
目前,娄烦县贫困户注册15093人,爱心人士注册20174人,“一张网”结起了千万户;“扶贫项目超市”编制帮扶需求项目555个,已对接完成项目169个,投入资金972万元,受益48个村4792户,小项目解决了大难题;“消费扶贫超市”销售农产品2100万斤,销售额近6000万元,让土特产找到了好销路;“爱心超市”下的劳动积分奖励机制激发了贫困户劳动和自主脱贫的积极性。
“娄烦县探索的社会扶贫模式不仅能有效利用社会扶贫资源,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更凝聚了持续脱贫的合力。”张万生说。
产业有底气,脱贫有志气
贫困地区要脱贫并确保不返贫,归根结底在于要有脱贫的内生动力,而这体现在具有发展力的脱贫产业和贫困户脱贫的自我动力。
立足脱贫产业,阳曲县大力实施“一减五增”工程,重点发展“10万亩有机旱作谷子、10万亩干鲜果经济林、10万亩中药材花卉、10万亩绿色蔬菜”,全力推进100万只羊、1000万只鸡、100万头猪、1万头牛“百千百万”养殖工程,建成53个规模化养殖场。
娄烦县围绕中药材、小杂粮、有机蔬菜、干果、生态养殖、沙棘、油用牡丹7个特色产业,实施特色产业项目170个,覆盖贫困户7500户2万人,建成规模较大的水貂养殖基地,存栏达到3万只,3年后可达60万只。
产业的兴旺给了贫困户脱贫的底气。同时,太原市瞄准内生动力激发贫困户的脱贫自主性。
在“爱心超市”实施过程中,娄烦县建立起物品发放积分制,村民通过自主做公益、行善事获取积分,以积分获取爱心物品。积分制大大激发了贫困户对村庄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的主动参与,脱贫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观。
阳曲县创建了“周末学堂”,坚持“周周一小时,人人都学习”,紧贴重点项目,针对贫困户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升产业技能。先后推广“仔猪寄养”“赠母还羔”“送鸡还蛋”等产业扶贫模式,新建扩建猪场17个,发放散养蛋鸡5.6万只,新增设施蔬菜2000亩,培植了100个农家庄园、500户农家客栈,1000户农家乐……
太原市在扶贫模式和机制上的创新,激活了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假以时日,“要我脱贫”可蝶变成“我要小康”。(记者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