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玉米地和旅游——扶贫笔记10

2019-06-28 07:56 人民网-扶贫频道  作者:杨一枫

下了公路,走不了几步,就进村了,村子就这样长长地沿着山谷“走”进绿色里面。东山村,是铧子炉村的一个自然村。

沿着唯一的村路,蜿蜿蜒蜒地再走几步,公路上的车声就听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满耳的鸟鸣。一位大娘正蹲在院门口的一棵大榆树下,打理她刚摘的野菜,看到我们笑了笑,没有任何惊奇陌生的表情。我们向她问路,她不慌不忙地给我们详细地介绍,慢慢地站起身,伸出手指着我们前面的方向。

村子的尽头,没有了水泥的村路,只有有一场大院和一所小房,站在那里守望,小房旁边,一条小土路曲曲弯弯地钻进山沟里面。一位大爷正坐在小路旁的大树下,休闲地抽着烟。

我们看到他摆弄着一个弹弓,就忙着问他,是不是打鸟,他告诉我们,以前他喜欢打鸟,而且百发百中,后来提倡环境保护、爱护动物,于是他也就“金盆洗手”了。平时喜欢自己“绷”弹弓子,然后对着石头、废瓶子练。说着,还对着山谷里的一块石头,打了一发。

我们又和大爷聊了一阵,便掉头往回走。回过头去,老人在树下拿着弹弓悠闲的身影渐渐变成了一个小点儿。前面,村路旁干涸的河沟上,出现一座自己搭建的小桥,说不上别致,却和这里的山水非常契合。据说对面山上有田地,我便过了小桥,上山。

一条山间小路,很陡,我幸好穿了一双较旧的登山鞋,结实的鞋底正在尘土飞扬中奋力向上。“小心蛇和野猪!”同行的当地人在山下冲我喊,我放慢了脚步,一边小心翼翼地拿着一枝木棍探路,一边在心底对这里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种恬淡的喜悦之情。

下了公路,走不了几步,就进村了,村子就这样长长地沿着山谷“走”进绿色里面。东山村,是铧子炉村的一个自然村。

沿着唯一的村路,蜿蜿蜒蜒地再走几步,公路上的车声就听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满耳的鸟鸣。一位大娘正蹲在院门口的一棵大榆树下,打理她刚摘的野菜,看到我们笑了笑,没有任何惊奇陌生的表情。我们向她问路,她不慌不忙地给我们详细地介绍,慢慢地站起身,伸出手指着我们前面的方向。

村子的尽头,没有了水泥的村路,只有有一场大院和一所小房,站在那里守望,小房旁边,一条小土路曲曲弯弯地钻进山沟里面。一位大爷正坐在小路旁的大树下,休闲地抽着烟。

我们看到他摆弄着一个弹弓,就忙着问他,是不是打鸟,他告诉我们,以前他喜欢打鸟,而且百发百中,后来提倡环境保护、爱护动物,于是他也就“金盆洗手”了。平时喜欢自己“绷”弹弓子,然后对着石头、废瓶子练。说着,还对着山谷里的一块石头,打了一发。

我们又和大爷聊了一阵,便掉头往回走。回过头去,老人在树下拿着弹弓悠闲的身影渐渐变成了一个小点儿。前面,村路旁干涸的河沟上,出现一座自己搭建的小桥,说不上别致,却和这里的山水非常契合。据说对面山上有田地,我便过了小桥,上山。

一条山间小路,很陡,我幸好穿了一双较旧的登山鞋,结实的鞋底正在尘土飞扬中奋力向上。“小心蛇和野猪!”同行的当地人在山下冲我喊,我放慢了脚步,一边小心翼翼地拿着一枝木棍探路,一边在心底对这里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种恬淡的喜悦之情。

树枝在与我的衣服纠缠了一阵之后,柳暗花明,一片坡地出现在眼前。我蹬着一块岩石,爬上了坡地,一片荒芜跃入眼帘。这是一片废弃的玉米地,只剩下秸秆的尾端,一撮撮地站在阳光下,露出地面的一小节还在展示着曾经的郁郁葱葱。

我用手捏起一小撮儿土,看了看色质,又闻了闻,“土应该没问题,”我对赶上来的当地人说,他喘着气回答:“是农户不种了的地。”

来滦平以后,多次向人询问起这里的种植情况,一位满脸风霜的大爷的话最有代表性:“滦平山沟沟多,平整的地少,有点儿地,就种玉米,这里比较适合种玉米,但现在卖玉米卖不了几个钱儿,好的时候一亩地一年卖个三四百块钱儿,不好的时候,也就卖个一二百块钱儿,所以我们过去穷啊!因为离县城近、离北京近,很多人都去打工。”

看着眼前的地,我思绪万千。如今,通过各种政策的有效推进,滦平的老百姓已经基本摆脱了贫困,但乡村振兴就摆在眼前。如何让有效环保的发展带动乡村“腾飞”起来,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机遇和挑战。

太阳似火,正在发呆的我被灼伤的感觉惊醒,赶紧下了坡台,站在一棵大树下向四处瞭望。此时湛蓝的天空中,一朵白云悠闲地飘过,四处枝叶繁茂,毫无人声,只有虫叫和鸟鸣组织着一首交响。小房、小桥以及打理野菜大嫂和绷弹弓大爷的身影此时都一股脑地融入到这首宏大的乐曲中,奏响我对未来滦平开发原生态旅游的畅想曲:也许,不久的将来,这片玉米地又郁郁葱葱了,很多游客正在山下的农家院里品尝着那老玉米的香甜。 

(作者简介:杨一枫,人民日报主任编辑,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河北省滦平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责任编辑:王瑶)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