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08:17 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吕珂昕
“五月,我化身为镰,亲吻季节的锋芒。每一块云都蘸满深蓝的水,每一穗麦子都挂着金色的太阳……”很难想象,这样清新脱俗的诗句来自一位因病辍学的河南农民之手。他叫李松山,今年39岁,因为一首首取材乡野、闲趣得当的诗句而为网友所知。
李松山并不是第一个成名的农民诗人。从写出《月光落在左手上》的乡村女诗人余秀华,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百人团选手王海军,信息时代将这些乡村诗人送到了大家面前。他们都生活在乡村,命运多坎坷,生活亦清苦,并没有多么高超的文字表达技巧,却凭借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诗篇,将乡村生活和乡村情感呈现给世人。
在他们的诗句里,乡野是美的。每一片云,每一滴露,每一穗麦都能引起诗人的遐想,进而描绘出充满想象的画面。在他们的诗句中,乡野是活的。枝头的飞鸟,轰鸣的收割机,油烟兹拉的农家大灶,似乎都在倾诉着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的诗句中,乡野是值得依恋的,有羊群作伴,有犬吠自由,有亲人在身边嘘寒问暖,离家远行的游子因为带不走故乡,无奈把一腔思念化为绵绵乡愁。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文学文艺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于无形中打动人心。从个人角度来说,李松山们有志趣有思考,即使拥有的物质财富较少,依然可以活得坦然乐观。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李松山们的创作传递出了乡村群众的情绪和感受,并且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能够丰富乡村文化,滋养乡村偏沉寂的心灵。
“五月,我化身为镰,亲吻季节的锋芒。每一块云都蘸满深蓝的水,每一穗麦子都挂着金色的太阳……”很难想象,这样清新脱俗的诗句来自一位因病辍学的河南农民之手。他叫李松山,今年39岁,因为一首首取材乡野、闲趣得当的诗句而为网友所知。
李松山并不是第一个成名的农民诗人。从写出《月光落在左手上》的乡村女诗人余秀华,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百人团选手王海军,信息时代将这些乡村诗人送到了大家面前。他们都生活在乡村,命运多坎坷,生活亦清苦,并没有多么高超的文字表达技巧,却凭借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诗篇,将乡村生活和乡村情感呈现给世人。
在他们的诗句里,乡野是美的。每一片云,每一滴露,每一穗麦都能引起诗人的遐想,进而描绘出充满想象的画面。在他们的诗句中,乡野是活的。枝头的飞鸟,轰鸣的收割机,油烟兹拉的农家大灶,似乎都在倾诉着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的诗句中,乡野是值得依恋的,有羊群作伴,有犬吠自由,有亲人在身边嘘寒问暖,离家远行的游子因为带不走故乡,无奈把一腔思念化为绵绵乡愁。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文学文艺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于无形中打动人心。从个人角度来说,李松山们有志趣有思考,即使拥有的物质财富较少,依然可以活得坦然乐观。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李松山们的创作传递出了乡村群众的情绪和感受,并且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能够丰富乡村文化,滋养乡村偏沉寂的心灵。
他们是乡村情感的表达者。乡村诗人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一锅、一碗、一瓢都是常见物件,放羊、除草、收麦都是日常劳作。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这些通过熟悉事物传递出来的熟悉情感,很容易引起共鸣。诗意化的日常即是远方,农民在诗歌拉长的视角中重新品味自己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提升审美、重振精神、树立自信。久居城市的人通过品读,可以重新认识乡村、理解乡村、感受乡村,进而真正爱上乡村,愿意共同发展乡村。
他们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网络下乡是一把双刃剑,在把好的、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进乡间的同时,也将一些不那么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打包”兜售给了乡村。留守儿童缺少大人管束,接触游戏后沉迷其中;辍学青年也做“低头族”,没钱却要打赏网红。长此以往,不仅传统风俗文化无人继承、日渐式微,有益身心的、健康积极的公共文化也可能无人建设。无心插柳柳成荫。李松山们并不一定都想成为诗人,但他们愿意观察乡野、体味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本身就能为其他人树榜样,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再加上他们的诗作多质朴、无矫饰,与乡村生活劳作息息相关,能够承担文化乐民和文化育民的功能,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他们是乡村与城市灵魂的沟通者。诗歌、文学有什么用?它是人类情感和灵魂的寄存处。它可以让天南海北、身份各异的人抹消外在、物质层面的差异,进行灵魂层面的直接对话。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对生活的达观,如“云游青山看夕阳,斜阳田间酿麦香”;都有困境中的小确幸,如“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以我一次一次按住内心的雪”;都有暗夜里的纷繁思绪,如“夜是一个动词,被月光反复琢磨懵懂的心事”。这些诗句背后的乡村不再是无声的、刻板的,而是鲜活的、充沛的。这样的诗歌,是乡村袒露心声、打破城乡文化界限的密码。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呼唤更多乡土诗人!公共文化是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乡风文明的内在动力。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环境越来越美,乡村文化也应该百花齐放。政府部门应该通过送书送报下乡、开设公共图书馆、建设文化广场等方式,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为农民阅读和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孕育出更多的乡土文化人才。同时,巧妙运用李松山们等乡土诗人的“名人效应”,组织他们在当地文化娱乐活动中“引领潮流”,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加入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