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金融

建行行长刘桂平:多方参与 让普惠金融“惠”及民生

2019-08-02 11:03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王仁宏)今日,“质普惠 畅金融——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介绍,经过几年努力,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融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金融可获得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信息和信用的不对称,客户分散、点多面广,传统普惠金融一直难以解决客户维护和管理成本高、风险控制压力大、服务不均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一些弱势群体依然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技术赋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据银保监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普惠型的贷款已经接近9000个亿,当年新增2210亿,增长36.2%,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刘桂平介绍,在运用数字技术以前,建设银行这一类贷款一年新增只有200个亿左右。

同时,刘桂平指出,新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排斥这一世界性历史性难题。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扎实做好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深度交融,还需要政府、银行、市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共施良策,持之以恒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摸索:

一是激发普惠金融供给的内生动力,解决“愿意做”的问题。商业银行应着重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充分调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积极性。要夯实内部激励传导机制,完善分支机构绩效考核方案,提高普惠金融业务考核分值权重,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优惠价格,引导分支机构加大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力度。要加强资源的配置,核定单独的信贷规模,配置专门的财务资源,安排专项的激励费用和营销费用,保障资源投入力度。要细化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推动基层机构深化落实。下沉经营服务的重心,优化网点岗位职责,增强网点服务普惠金融业务的人员供给,提高网点人员客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营业网点的作用,来促进普惠金融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王仁宏)今日,“质普惠 畅金融——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介绍,经过几年努力,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融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金融可获得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信息和信用的不对称,客户分散、点多面广,传统普惠金融一直难以解决客户维护和管理成本高、风险控制压力大、服务不均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一些弱势群体依然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技术赋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据银保监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普惠型的贷款已经接近9000个亿,当年新增2210亿,增长36.2%,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刘桂平介绍,在运用数字技术以前,建设银行这一类贷款一年新增只有200个亿左右。

同时,刘桂平指出,新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排斥这一世界性历史性难题。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扎实做好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深度交融,还需要政府、银行、市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共施良策,持之以恒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摸索:

一是激发普惠金融供给的内生动力,解决“愿意做”的问题。商业银行应着重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充分调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积极性。要夯实内部激励传导机制,完善分支机构绩效考核方案,提高普惠金融业务考核分值权重,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优惠价格,引导分支机构加大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力度。要加强资源的配置,核定单独的信贷规模,配置专门的财务资源,安排专项的激励费用和营销费用,保障资源投入力度。要细化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推动基层机构深化落实。下沉经营服务的重心,优化网点岗位职责,增强网点服务普惠金融业务的人员供给,提高网点人员客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营业网点的作用,来促进普惠金融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提升大数据的整合能力,解决“能够做”的问题。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做好普惠金融业务,必须依托技术和数据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提高数据整合能力,在这个环节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一个挑战。我们在数据的架构设计上,要实现企业级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统筹规划,构建覆盖前、中、后台的数据驱动流程,提高数据的使用效能。在数据挖掘管理上,要对数据的采集识别、加工处理、分级授权和脱敏处理等进行全流程管控,推进数据标准化、有序化、可视化。在数据分析应用上,要注重提取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关键数据,优化产品设计、增强获客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培育竞争优势。在数据价值创造上,要让数据说话、让数据做主,用数据优化流程、驱动业务、提升利润。

三是要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解决“鼓励做”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推进货币、财税等配套支持政策,继续实施定向降准、增值税减免政策,准予商业银行普惠贷款损失准备金扣除,加强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应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公平、便捷、顺畅的营商环境,提升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市场主体不断地增强经营能力。推动全国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实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险的银担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立法和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企业的惩戒力度,引导企业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四是加强普惠金融风险防控,解决“持续做”的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系统的重要使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以风险管控能力为边界。数字普惠金融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内外兼修,筑牢风险防控的底板。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要建立更加智能和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风险预判,依据数据进行决策,依托系统进行机控,提高风险管控的集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高效发展。在这方面,建设银行做了一些探索,我们今年发放的2210个亿的新增普惠贷款里面,其中线上的贷款占了88%,不良率0.4%。另一方面,要强化金融监管与指导,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同业信息沟通和业务协同机制,防止对部分小微企业过度融资、多头融资。在深化银担合作基础上,探索银保合作,建立政府+银行+保险的小额信贷风险共担模式。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意识。此外要高度重视防范管控客户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届峰会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共同主办,并得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等单位的支持。峰会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并揭晓了20个“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王仁宏)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