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 08:33 南方日报
华数机器人推出的智能、协作性机器人。资料图片
8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访谈栏目《对话》打造的“中国产业地标”系列节目正式推出。首期节目走进“中国家电之都”佛山。该节目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关于中国家电“中年危机”、企业自我变革、智能制造等话题持续发酵。近日,南方日报邀请企业家代表和资深媒体人,展开一场圆桌对话,进一步探讨佛山制造转型升级的奥秘。
●林东云 羊建溶 罗湛贤 赵越
■嘉宾
梁昭贤 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张旗康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陈洪波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龙建刚 佛山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紧跟趋势变化,勇于自我革新
南方日报:中国家电的“中年危机”是近年的热议话题,您认为“中年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对于面临自我革新的企业,应该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呢?
梁昭贤:实际上,品牌是可以永葆青春的。以格兰仕所在的家电行业为例,家电是现代家庭幸福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份子,只要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跟上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品牌的活力将得到保持。但是,经营企业,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追求卓越的一种驱动力。
往往,外部挑战越大、危机越大,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越足。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格兰仕微波炉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微波炉的心脏部件磁控管的技术还掌握在外国品牌企业手里。格兰仕被部分国际同行“卡脖子”的遭遇,让我下定决心,“砸锅卖铁”也要自主研发微波炉磁控管技术。最终,格兰仕用5年时间突破磁控管技术,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
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会“看天气”,按市场规律办事,要以用户和消费者为中心,起点和终点都是用户;其次是要“接地气”,一定要跟所有的合作伙伴、商家、市场、卖场、用户保持积极交流;第三要“聚人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够迎接新的挑战,跟上时代的步伐。
华数机器人推出的智能、协作性机器人。资料图片
8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访谈栏目《对话》打造的“中国产业地标”系列节目正式推出。首期节目走进“中国家电之都”佛山。该节目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关于中国家电“中年危机”、企业自我变革、智能制造等话题持续发酵。近日,南方日报邀请企业家代表和资深媒体人,展开一场圆桌对话,进一步探讨佛山制造转型升级的奥秘。
●林东云 羊建溶 罗湛贤 赵越
■嘉宾
梁昭贤 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张旗康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陈洪波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龙建刚 佛山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紧跟趋势变化,勇于自我革新
南方日报:中国家电的“中年危机”是近年的热议话题,您认为“中年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对于面临自我革新的企业,应该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呢?
梁昭贤:实际上,品牌是可以永葆青春的。以格兰仕所在的家电行业为例,家电是现代家庭幸福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份子,只要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跟上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品牌的活力将得到保持。但是,经营企业,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追求卓越的一种驱动力。
往往,外部挑战越大、危机越大,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越足。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格兰仕微波炉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微波炉的心脏部件磁控管的技术还掌握在外国品牌企业手里。格兰仕被部分国际同行“卡脖子”的遭遇,让我下定决心,“砸锅卖铁”也要自主研发微波炉磁控管技术。最终,格兰仕用5年时间突破磁控管技术,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
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会“看天气”,按市场规律办事,要以用户和消费者为中心,起点和终点都是用户;其次是要“接地气”,一定要跟所有的合作伙伴、商家、市场、卖场、用户保持积极交流;第三要“聚人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够迎接新的挑战,跟上时代的步伐。
张旗康: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如果没有明显的跃升,就会出现方向感的茫然,出现压力和危机。危机不仅出现在家电行业,大部分的传统行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蒙娜丽莎很早就意识到环保治理的重要性,我们当时没有去追求产能规模,而是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另外,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陶瓷薄板就是在产品结构性创新方面的成就。这一点蒙娜丽莎跟美的非常相似,美的是即便减少销售额也要砍掉中低端产品线,蒙娜丽莎早些时候传统瓷砖也卖得很好,但是依然坚持做减量化薄型化,推出大规格陶瓷薄板。
企业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态。同时,夯实经营基础,保证“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做决策的时候减少失误,并且在战略落地的时候更加大胆去实施,真正转危为机。
陈洪波:当下,制造业所依赖的技术、工艺和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新技术开始服务传统制造业。面对变化,有竞争力的、有前瞻性的企业早已开始转型,而那些还没有转型的企业则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同时,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压力之下就有了“中年危机”。
对于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把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上去。转型升级其实是两个层面的,一是产品的转型升级,二是企业的制造转型升级。要做满足客户需求的好的产品,就不能延用老一套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甚至老一套的生产线。
企业要思考如何跟着需求变化而变化。不要因为现在还在赚钱,就不去改变,应该敏锐地感觉到客户需求变了、生产方式变了,并且勇敢地去迎合这些变化。
龙建刚:“中年危机”对佛山制造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过40多年来的努力,我们为国人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如今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佛山制造需要来一场质量革命,并且质量革命正在发生。第二,在佛山制造的诸多产品中,佛山家电是离世界一流最近的产业。我们一开始是学别人,目标和路径都很清晰。现在我们从跟跑到了并跑甚至领跑的阶段,很多决策需要自己去做,很多技术需要自己研发,前方已经没有老师了,所以会出现方向性的茫然感。
以前,佛山企业家的优势在于“埋头拉车”,勤奋务实;现在要摆脱危机,企业家要“登高望远”,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大的视野来谋划、部署这场自我变革。
突破核心技术,深挖制造业潜力
南方日报:不仅产业和企业面临着“中年危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佛山也正面临着挑战与冲击。佛山如何在保证现有制造业优势的情况下,开拓新领域?您认为佛山应该发展哪些新领域?
龙建刚:培养一个产业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传统制造是佛山的家底,佛山第一步是要固本强基,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是我们的竞争力;第二个才是新产业的引进,产业引进要有关联度。我们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应该继续强化。佛山是人居产业,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基础条件的产业,任何时候都有需求。
张旗康:在谈新产业的时候,不要忽视了现有的工业基础,应该让传统产业通过自我革新,焕发出新活力。汽车产业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从过去靠燃料驱动,到现在的全电动汽车,汽车这个传统产业在不断创新,电动汽车已经属于新领域,但是汽车本身也属于传统产业。陶瓷也一样,事实上,现在陶瓷产业里也有极具科技含量的领域,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里面的绝缘材料,使用了大量的精细陶瓷。还有可以用于医学领域的生物陶瓷等。所以有很多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优化升级,可以进入新的领域。
梁昭贤:佛山强在制造业,未来也应当进一步做大做强制造业。基于现有优势基础上,佛山制造业,特别是家电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制造突出已有的工业能力、生产力水平,通过智慧家居打造新的服务水平、繁荣家电生态能力。格兰仕正在努力融合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不断超越自我,满足并超越消费者期望。
陈洪波:我们要不断地在技术上积累、打造我们的民族品牌,打造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生产模式,通过装备生产力的提升,丰富我们的物质和产品。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站稳阵地,不要因为某个产业有涨有跌,就随意改变方向。与利润相比,我们更要认同的是价值。
夯实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优势
南方日报:世界制造目前呈现出“三明治”形态,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渐失去。在制造业内移外迁的趋势下,您认为目前佛山吸引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佛山制造可以为中国制造提供怎样的经验?
张旗康:我认为佛山是一个没有太多资源优势的地方,能发展成为工业制造大市,政商环境优势起了很大作用。另外,改革开放40多年,佛山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这也是在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以陶瓷为例,全世界像佛山陶瓷产业配套这么完备的地方非常罕见。企业转移到外地,表面看有物流成本、资源采购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但是如果产业配套不具备,这些优势会被抵消掉。比如压机的某个关键配件坏了,在佛山可能1个小时之内就能解决,在其他地方,可能要耗费很长时间。一汽大众也是在全中国选址,为什么最终落户在佛山南海?无非也是看中佛山的政商环境和产业集群配套。
28年前我来到佛山,至今只待过南庄镇和西樵镇两个镇。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从来都不需要买任何东西送人,以保证我的工作不丢失。小小的一个镇,就能反映整个佛山的一种政商环境。做领导的做好本分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做企业的就没有后顾之忧。
梁昭贤:正如市委书记鲁毅提到,佛山有300万的产业工人,这支撑起了各大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意味着佛山在产业配套上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家电企业,企业能够在这里完成从原材料加工到整机组装的所有环节,走出门口就已经是国际化的产业协作,这是佛山的重大优势之一。
龙建刚:世界制造大国在崛起中都面临过这个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佛山最大的优势在于,第一,我们的产业体系非常完备,别的城市很难取代的;第二,佛山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财富,还有开拓进取的企业家,有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不少企业转移到外地又回来了,据我了解,正是因为佛山完备的配套体系和营商环境。
陈洪波:佛山在智能制造上布局比较早,所以现在有很多新技术、新装备。我认为,佛山现在最大的优势已经不是佛山传统产业的优势,而是佛山近几年来跑在前列、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智能制造产业优势。为什么《对话》栏目会来到佛山,其实也是看到了佛山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成功,比如说本土企业嘉腾机器人,我们已经做了14年,14年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干出来的。嘉腾机器人每年产出几千台产品,以后甚至能达到每年1万台,试想一下,1万台机器人变成生产力,24小时源源不断地生产,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这里面可以给我们多么大的想象空间。
探索智能制造下的产业融合
南方日报: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屡次提到“智能制造”,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巨大变革。在这一轮变革中,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有希望成为行业的未来引领者。目前部分大企业已经开始应用智能制造,接下来智能制造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大规模普及将给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和机遇?
陈洪波:智能制造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首先带来的影响是无人工厂或少人工厂的诞生以及人与机械互动的增加。这意味着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并且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竞争力越来越强。事实上,这就是一次崭新的工业革命,不止佛山和中国,全世界都在抢智能制造的“头啖汤”。
要做好智能制造的发展和普及,第一是要专注,第二是要做越来越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三是做好产品、产业的融合和应用。第三点尤为重要,不同产业之间要去融合和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梁昭贤:智能制造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格兰仕今年的主攻方向就包括智能化和IoT多元化成熟应用。我们正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效率驱动、管理驱动,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数字科技型企业转型。
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方面在智能制造基础上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大规模定制,全面响应世界各地用户的不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以Galanz+智慧家居平台统筹全产业链制造场景和全球用户生活场景,实现用户数据信息可连接,让用户和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连接,让用户与品牌、产品形成可持续的价值闭环。
龙建刚:智能制造是技术发展的潮流,是佛山转型升级的一个基本的手段和方式。我们前进的目标就是智能制造,定了这个目标以后,组织资源,向这个目标前进。大企业已经在智能制造,现在是小企业如何跟上的问题,小企业要考虑大问题了。大家都知道德国有很多大企业,但是德国制造的中流砥柱还是中小企业,和我们佛山很相似,这些中小企业里很多隐形冠军,引领着技术潮流。我们现在就需要小企业考虑大问题,要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张旗康:以佛山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发展到今天,应该勇于做出更多的探索。只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佛山制造应该在核心技术领域寻找突破。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佛山把华数这样的机器人公司引进来,为佛山的智能制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一个华数还不够,还要更多的“华数”,形成一个机器人制造的中心。拥有了机器人制造的能力后,佛山制造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享受先进设备替代旧设备的红利,提高人均效率。未来,有限的人力资源将用在关键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