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青年报》70年不变“青年芯”

2019-08-15 14:1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李雪昆

《青年报》,70年前在上海解放的征尘未洗中诞生。

“《青年报》的70年路程,是充满青春记忆的追梦之路。”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清川介绍,从创刊时集结出发信仰为马、白手起家,到复刊时再上路但开风气、不甘人后,再到跨入新千年以来不忘初心、弘扬风尚,青年报人始终奔跑在追梦路上。

正是通过《青年报》,一个个青春逐梦与奋斗的故事走进了青年的世界。

为青年发声从未停歇

70年前的6月10日,一群壮志满怀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在上海富民路43号办公室的一张白纸上,写下了《青年报》第一个篇章。当时,若在“青年报”前加上“上海”二字本是顺理成章,但创刊的同志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这是新中国第一份青年报,这更是创刊人的一颗雄心,要做就做华东区乃至新中国有影响力的青年媒体。

“这就是‘青年报’前没有‘上海’的原因。”在李清川看来,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的构建在于人,新闻文化传统的塑造和传承系于报人,青年报人在精神上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是使命、理想、价值观的薪火相传,它让青年报人能任事,敢担当,它让赶路者心中有爱,笔下有情。也正是因为担当,才有了上下求索,才有了锐气不减的时代扣问。

翻看《青年报》的历史,1949年《青年报》出版上海青年界保卫世界和平,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特刊两期,报道新中国诞生;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时,《青年报》倾情祝福;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青年报》尽情呐喊;对浦东开发开放长达20多年的连续关注,见证并记录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一篇篇报道、一个个版面承载着《青年报》为时代记录、为青年发声、为梦醒呐喊的责任。

引领青年人自己找到答案

《青年报》,70年前在上海解放的征尘未洗中诞生。

“《青年报》的70年路程,是充满青春记忆的追梦之路。”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清川介绍,从创刊时集结出发信仰为马、白手起家,到复刊时再上路但开风气、不甘人后,再到跨入新千年以来不忘初心、弘扬风尚,青年报人始终奔跑在追梦路上。

正是通过《青年报》,一个个青春逐梦与奋斗的故事走进了青年的世界。

为青年发声从未停歇

70年前的6月10日,一群壮志满怀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在上海富民路43号办公室的一张白纸上,写下了《青年报》第一个篇章。当时,若在“青年报”前加上“上海”二字本是顺理成章,但创刊的同志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这是新中国第一份青年报,这更是创刊人的一颗雄心,要做就做华东区乃至新中国有影响力的青年媒体。

“这就是‘青年报’前没有‘上海’的原因。”在李清川看来,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的构建在于人,新闻文化传统的塑造和传承系于报人,青年报人在精神上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是使命、理想、价值观的薪火相传,它让青年报人能任事,敢担当,它让赶路者心中有爱,笔下有情。也正是因为担当,才有了上下求索,才有了锐气不减的时代扣问。

翻看《青年报》的历史,1949年《青年报》出版上海青年界保卫世界和平,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特刊两期,报道新中国诞生;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时,《青年报》倾情祝福;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青年报》尽情呐喊;对浦东开发开放长达20多年的连续关注,见证并记录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一篇篇报道、一个个版面承载着《青年报》为时代记录、为青年发声、为梦醒呐喊的责任。

引领青年人自己找到答案

与新中国同龄是一份荣耀,与新时代同步更是重担在肩。“自创刊以来,青年报人便有一条座右铭——做青年的知心朋友。一直以来,《青年报》用真情和诚心作为与读者、青年人思想交流的桥梁,用实实在在的内容、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引领青年人找到自己的答案,实现自我教育。”李清川说道。

引领青年人的思想,《青年报》当然责无旁贷。《青年报》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动青年。

树标杆、立典型、强引领,今年4月15日,《青年报》推出“乡村好青年”系列,报道“科技农二代”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奋斗创业的典型,彰显当代青年的实干精神和广阔的创业前景,一组组报道展示出青年人在农科市场领域的广阔前程。同时,《青年报》还先后推出“8090话五四”系列报道,以及“最美环卫工”“青春奖学经”等一系列正能量满满、获广泛传播的报道,5次获得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表扬。

“《青年报》有一种高尚而又民主的氛围,支撑它的是理想和责任,这种氛围深刻影响了我和同时期的青年报人。”青年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李智平表示,回想起来,青年报人做对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适应时代巨变、环境巨变的过程中,用心守住了、全力发扬了“重理想、重创新、重人才、重服务”的社风报格和团队文化。

《青年报》从来没有只为赚钱办报,从来没有被挑战压垮初心。在办报实践中形成了新闻性、启迪性、可读性和服务性相结合的青年特色和味道,从而为广大青年所喜爱。

李清川介绍,按照“精品报”建设的要求,《青年报》深耕服务性周刊,其中,包括加强青年研究,关注青年人群交友、学习、购物、就业、创业、公益等细分需求,在办好服务青年的《乐业》《梦创》《公益》等周刊的过程中,实现了更为精准的信息传播和垂直服务。

“正是坚持了‘精品报’的定位,今年1—5月,报社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0%,仅5月,报社就实现单月营收11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利润148万元,优化经营政策机制的改革效应正在持续释放。”李清川欣喜地说道。

融媒时代多点发力

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青年报人正向着全媒体时代进发。

“如今,《青年报》已经70岁,感谢《青年报》给了我学习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更为今天青年报人掌握新的媒体,更广泛、更紧密地联系青年、带领青年前进而高兴。”1958年任《青年报》总编辑的徐惟诚说道。

在全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创新路上,每一个青年报人似乎都是赶路者——2019年以来,青年报社成立融媒体中心,推动“青春上海”与《青年报》深度融合,上线“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启用“柒视频”演播室,优化“青春上海ACT+”服务平台运营,启动智库建设和大数据项目……

“一项项改革,一次次创新,从追求‘跃然纸上’到向往‘无限空间’,青年报社已经打开未来,也必将在这场全媒体变革中获得重生。”李清川介绍,自今年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该社“中央厨房”逐步成型,新媒体平台继续壮大,目前青年报社新媒体矩阵总用户超过700万,“青春上海”新媒体粉丝数突破200万,同时,融合创新产品持续涌现,融合报道的青年特色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青春上海NEWS”即时新闻播报、“青春上海两微”重点内容整合传播、短视频产品网上传播、《青年报》纸媒呈现的多层面的传播模式,由此也带来媒体经营的持续向好。

青年报社融媒体中心“青春上海”编辑部首席编辑唐昱霄说,2014年春节过后,上海团市委成立了青春上海媒体中心,报社组建团队入驻团市委运维“青春上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那是一个非常精简的团队,连同领导加在一起只有4个人;那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对唐昱霄而言,没有经验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看不见未来才能有更大的未来。走到今天,在其团队的努力下有了许许多多10万+的正能量爆款。“我相信《青年报》的年轻人会在报社每一次的新发展中释放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正如我今天在这里回望过去的8年,蓦然发现,《青年报》的青春,就是最好的青春。”唐昱霄说道。

“这是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亦是一次坚定的再出发。”李清川介绍,在影视音产品方面,“柒视频”演播室正计划推出青年人才访谈节目。同时,积极规划音频类产品,全面入驻喜马拉雅等平台。

围绕融媒体大数据需求,青年报社今年还成立了大数据及创新中心,依托青年人群消费痕迹和行为轨迹,目前已推出“上海青年的大数据生活”等系列创新产品。“正因为我们‘眼睛向外’,将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通了与青年链接的‘最后一公里’。”李清川说道。

在新媒体的助力下,“青年报”品牌也被擦得越来越亮,形成了“线上有表达、线下有活动”的生动局面。

“饮水思源,我们向历史致敬;追昔抚今,我们更向未来致意。”李清川坚定地说道,“作为新时代的赶路者,我们愿将岁月长河中青年报人勇于尝鲜、绝不墨守的鲜明特质,化为内生创造,一路向前。”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