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08:37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张鹏禹 郝泽华
十月文学院(佑圣寺本部)内景
冰心(前坐者)与编辑们
“大家小书”系列
上世纪80年代参加劳动人民文化宫书市
北京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角有座转角楼,上下两层雅致的木结构,红彤彤的门窗,吸引着来往行人的注意。这个挂着新华书店牌子的老楼,曾是北平大众书店的所在,也就是北京出版社的前身。
北京出版集团从这个小小书店走来,历经70年风雨,发展成年生产各类出版物7000余种、新品3000余种、在北京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出版机构。
红色基因,让书籍与历史同行
1948年,“前店后厂”的北平大众书店开门营业。当时的顾客并不知道,这家书店是中共地下工作交通站。直到当时的书店老板郭镛于上世纪90年代逝世,尘封的历史才得以揭开。这段红色基因,为后来的北京出版社传承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大众书店更名为北京大众出版社。1956年“公私合营”,北京出版社在大众出版社的基础上成立。
“当时以出版教育类图书和日历为主,但编辑们始终将弘扬北京文化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出版社研究室工作的杨良志说。
上世纪50年代,出版社系统整理传统京剧剧本,1957年起陆续出版的《京剧汇编》106集,收录传统剧本499部,其中绝大部分剧目从50年代后期已绝迹于京剧舞台,是无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版的重磅图书《北京古籍丛书》,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掌故轶闻、名胜古迹、诗词杂咏、人物传略、物产风俗的重要文献。杨良志介绍,其中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得来实属不易。该书清末本在琉璃厂被日本人抢先买走,著名北京史地民俗专家张次溪找到买主借书连夜抄录。后来,该书与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合成一册,由张次溪标点出版。
十月文学院(佑圣寺本部)内景
冰心(前坐者)与编辑们
“大家小书”系列
上世纪80年代参加劳动人民文化宫书市
北京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角有座转角楼,上下两层雅致的木结构,红彤彤的门窗,吸引着来往行人的注意。这个挂着新华书店牌子的老楼,曾是北平大众书店的所在,也就是北京出版社的前身。
北京出版集团从这个小小书店走来,历经70年风雨,发展成年生产各类出版物7000余种、新品3000余种、在北京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出版机构。
红色基因,让书籍与历史同行
1948年,“前店后厂”的北平大众书店开门营业。当时的顾客并不知道,这家书店是中共地下工作交通站。直到当时的书店老板郭镛于上世纪90年代逝世,尘封的历史才得以揭开。这段红色基因,为后来的北京出版社传承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大众书店更名为北京大众出版社。1956年“公私合营”,北京出版社在大众出版社的基础上成立。
“当时以出版教育类图书和日历为主,但编辑们始终将弘扬北京文化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出版社研究室工作的杨良志说。
上世纪50年代,出版社系统整理传统京剧剧本,1957年起陆续出版的《京剧汇编》106集,收录传统剧本499部,其中绝大部分剧目从50年代后期已绝迹于京剧舞台,是无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版的重磅图书《北京古籍丛书》,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掌故轶闻、名胜古迹、诗词杂咏、人物传略、物产风俗的重要文献。杨良志介绍,其中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得来实属不易。该书清末本在琉璃厂被日本人抢先买走,著名北京史地民俗专家张次溪找到买主借书连夜抄录。后来,该书与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合成一册,由张次溪标点出版。
1978年,复牌的北京出版社迎来“黄金时代”。8月,东兴隆街的一座旧式木楼里,一本名为《十月》的大型文学期刊面世。《小镇上的将军》《蝴蝶》《高山下的花环》《黑骏马》《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绿化树》等名篇都发表在这份杂志上,谢冕曾用《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总结《十月》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随后,《少年科学画报》《父母必读》《北京卡通》相继创刊,北京古籍出版社、北京旅游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北京出版社副牌社陆续建立。
199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获批组建。2009年转企改制,更名为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文史见长,赓续京味文化根脉
前几年,编剧史航每天读一段金受申的《老北京的生活》,并在微博上发一段读后感,引起网友的兴趣,但很多人发现该书已绝版,买不到了。“我们意识到,在今天,原汁原味讲述老北京生活的书依然有不小的市场。这本书很快再版,6000册没多长时间就卖光了。”北京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立志说。
包括张中行《北京的痴梦》、周汝昌《北斗京华》、齐如山《北平怀旧》在内的“大家京范儿”等书系寻觅“京味”,旨在把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北京人的讲究和烟火气留在纸墨之间。高立志说:“我们希望‘老北京’看了能在怀旧中获得慰藉,‘新北京’看了能了解北京、爱上北京。”
除了再版名家作品外,北京出版集团也努力发掘新史料,为完整地保留传统文化记忆努力。2016年,穆儒丐的《北京梦华录》出版,受到学界关注。作者1884年出生于香山健锐营一个旗人家庭,长期寄身于报业。书中大量旗人风俗的一手资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一些学者认为,他应被视作曹雪芹与老舍之间满族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环。“一些当代作家写老北京都是从文字到文字,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出版人提供更准确的一手材料,还原历史。”高立志说。
《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是一本用英语介绍北京文化的书。作者罗信耀1908年生于北京,上世纪30年代曾到美国,在埃德加·斯诺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该书以主人公小吴爷爷去世、奶奶去娘娘庙祈福等经历带出北京的丧葬习俗、妙峰山香会盛况等,给读者提供了关于北京历史民俗尤其是满族风俗的准确描写。
人文社科类书籍出版也是北京出版集团的强项。以文史门类为主的“大家小书”系列,自2002年出版第一辑后长销不衰,受到好评。高立志介绍说:“我们坚持‘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在学科上不断拓展社会、艺术、政治、法律等新门类。2013年,‘大家小书’系列只有40多个品种,目前已近180个品种。”
原创为本,助作家写出大作品
集团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是当代文学出版重镇,也是不少中国当代经典文学产生的摇篮。《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孙少安的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印数已超过1700万册,长居中国各大学图书馆出借榜榜首。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册。2019年4月出版的《云中记》,短短几月,发行量已超10万册。
这些经典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唱响了时代之歌,也见证着十月文艺出版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20多年间“原创为本”的不变初心。
现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的韩敬群,1991年进入十月文艺出版社工作,当时,出版行业已走过黄金时代,“一下子进入到‘刺刀见红’的市场经济时代,在有限的原创资源面前,竞争变得激烈残酷。当时最常见的就是文学出版人聚在一起念苦经,觉得日子难过。”韩敬群回忆说。
不少文学出版社出于无奈“不玩了”,转向教辅、少儿类图书。但十月文艺出版社却笃信坚持原创就会成功,花大力气做原创长篇小说出版。开卷数据中,它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门类中始终排第一位。
近年来,十月文艺出版社不断挖掘、培养文坛新秀,助力徐则臣、付秀莹、石一枫、任晓雯等“70后”青年作家走上文学舞台,为文坛注入新鲜血液。
以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为例,韩敬群说:“这本书在‘京杭大运河’概念尚未被关注、热炒前就开始了酝酿和构思。在出版社建议下,运河边长大的徐则臣用了4年的时间做田野调查、阅读了六七十本书,最终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徐则臣选择了两个关键节点,一是运河漕运功能被废止的1901年,一是运河申遗成功的2014年。“这里写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旧邦新命。一个古老的国家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条河流也是一样的。”
谈到最近出版的力作——阿来的《云中记》,韩敬群说:“汶川地震题材的作品很多,但真正能够留下来让人们记住的作品依然屈指可数。阿来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我觉得这是文学该做的事。我经常说,做出版的最高境界叫‘毫发无遗憾’。当然,一定会留遗憾,因为出版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你得有一个目标。”
近年来,北京出版集团在企业办文学的创新路上积极探索,着力打造立体化“十月”文学品牌。承办“北京十月文学月”活动,借助十月文学院、十月签约作家、十月作家居住地等多样化的文学活动和机制探索,为作家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创作平台。
“我期待中国作家能潜心写出匹配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我们出版人能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汇注我们的力量。”韩敬群说。
(本文图片由北京出版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