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化>读书

“与哈利·波特一起走过的日子”暨中国原创封面多卷本上海与南京读者分享活动举行

2019-08-27 17:09 人民网-读书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 在2019年上海书展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南京、上海两地分别举办三场“与哈利·波特一起走过的日子”暨中国原创封面多卷本读者分享活动。活动分别在南京新华书店、上海钟书阁书店芮欧百货店和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哈利·波特”系列责任编辑王瑞琴、马博,译者马爱农、马爱新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与读者通过讲述、互动和分享等方式一同步入充满爱与友谊、成长与力量的魔法世界。

以中国原创封面20卷本庆祝“哈利·波特”走进中国20年

伴随着“哈利·波特”文化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对各种版本的收藏也成为了中国哈迷的习惯,而能够拥有一套中国原创封面版本也成为了他们长久的期待。用中国本土文化与中国视角诠释哈利·波特,以实现“哈利·波特”文化在中国更深入的推广同样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以来的心愿。2020年正值“哈利·波特”走进中国2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20卷本的形式推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多卷本,代表哈利陪伴中国读者走过的20年时光。多卷本选择了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中国知名插画师李旻绘制封面插画,李旻本身即是一位资深哈迷,并为了封面创作重新反复阅读小说,和编辑一起讨论场景,不断修改细节,最终以20个不同封面展现故事中的20个场景,呈现深具中国特色同时还原原著之味的“哈利·波特”系列版本。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对20卷本再一次从头至尾修订了译文,降低了总定价,打造出一套更容易购买、更容易阅读、更具中国韵味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

十九年,中国哈迷与“哈利·波特”一起走过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 在2019年上海书展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南京、上海两地分别举办三场“与哈利·波特一起走过的日子”暨中国原创封面多卷本读者分享活动。活动分别在南京新华书店、上海钟书阁书店芮欧百货店和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哈利·波特”系列责任编辑王瑞琴、马博,译者马爱农、马爱新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与读者通过讲述、互动和分享等方式一同步入充满爱与友谊、成长与力量的魔法世界。

以中国原创封面20卷本庆祝“哈利·波特”走进中国20年

伴随着“哈利·波特”文化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对各种版本的收藏也成为了中国哈迷的习惯,而能够拥有一套中国原创封面版本也成为了他们长久的期待。用中国本土文化与中国视角诠释哈利·波特,以实现“哈利·波特”文化在中国更深入的推广同样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以来的心愿。2020年正值“哈利·波特”走进中国2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20卷本的形式推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多卷本,代表哈利陪伴中国读者走过的20年时光。多卷本选择了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中国知名插画师李旻绘制封面插画,李旻本身即是一位资深哈迷,并为了封面创作重新反复阅读小说,和编辑一起讨论场景,不断修改细节,最终以20个不同封面展现故事中的20个场景,呈现深具中国特色同时还原原著之味的“哈利·波特”系列版本。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对20卷本再一次从头至尾修订了译文,降低了总定价,打造出一套更容易购买、更容易阅读、更具中国韵味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

十九年,中国哈迷与“哈利·波特”一起走过

2019年,世界超级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步入了在中国的第十九个年头。十九年间,“哈利·波特”早已远远超越图书本身,晋升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现象与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数千万中国哈迷而言,哈利·波特不仅代表着一个男孩、一套畅销书,更是传播正义、友谊与爱的圣经,亦与中国最权威出版社与最高翻译水准密切相系。

在此次图书分享活动中,哈迷与老师们分别从阅读体验、故事情节、引进出版与翻译历程等方面走进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以文学的美好与翻译的智慧为桥梁,全方位解析“哈利·波特”的神奇魅力。

读者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他们纷纷表示,“哈利·波特”是童年的玩伴、是成长的指南、亦是人生的良友,书中所传达的爱之力量、信念的勇气等正能量理念将令他们受益终生。他们相信魔法就在身边,魔法就在心中,魔法就是正义、勇气与爱。

“哈利·波特”在中国的面世,首先是从图书的引进开始的。别开生面的魔法世界与生动深刻的人物塑造,令该系列图书的每一次出版都成为一场文化的盛事,它所掀起的阅读风潮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下的文学界与出版界。王瑞琴以自己的亲历、亲感与亲证为读者讲述了“哈利·波特”引进中国的经历和趣闻,生动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带领读者重走了一本译文图书的诞生之路。

“哈利·波特”系列作为翻译文学作品,读者对其情节、人物与所涉文化的理解程度同翻译水准密切相系。译者马爱农、马爱新还与读者分享了翻译过程与体验,就如何基于语言及背景文化的差异进行翻译,如何通过翻译弥补对原版国家文化、历史与习惯认识的缺失所造成的理解断层,如何将小说中所涉及的咒语和魔法生物翻译得贴切而有趣等问题的解读让读者从客观层面认识到好译文版本的可贵与可鉴。

马博既是“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编辑,同时是一名伴随“哈利·波特”成长的忠实哈迷。他向读者们介绍了“哈利·波特”图书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设计,通过与“哈利·波特”共同成长的亲身感受,向读者传达了书中所体现的勇气、卓越、智慧、忠诚等美好品质。马博的讲解即是对普通读者的“入门”知识普及,也是与忠实哈迷们对共同成长记忆的再次温习。

“哈利·波特”作品与读者的共同成长

“哈利·波特”全七册图书的出版是一个堪称漫长的过程。虽然中国是在2000年将前三部作品同时引入中国,但是在英国,《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一部)早在1997年,就由英国Bloomsbury PublishingPLC(布鲁姆伯里出版社)正式出版。截至2007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第七部)出版,该系列作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花费11年时间完成这部经典之作。

纵观该系列图书,以《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第四部)为过渡带,前三部的情节都是以魔法、冒险为主,构建起整个全新的魔法世界,而人物个性也是相对简单,正邪两立,憎恶分明。而到后三部作品中,情节越来越复杂,故事的发展回环曲折,每个人物性格也变得鲜明准确,包括人物的情绪波动对于事件发展的影响,关于人性的探讨在后三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整个系列的故事整体走向,从前三部的单线式发展,到后三至四部变为了多线式发展。而这样的发展与过渡模式,从伴随着“哈利·波特”成长的一代人来看,是非常契合读者心灵成长的。读者成长不同阶段中所思考与面对的问题,是同哈利在每一部书中的成长与思考相吻合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哈利·波特”系列并不是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而是真正能够伴随孩子成长并影响一生的系列图书。

“哈利·波特”系列入选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哈利·波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入中国以后,多年持续荣登畅销书榜首,其影响之大,为多年来翻译文学出版界所未见。2017年,中国国家教育部将“哈利·波特”图书的第一册和第七册列入中国数百万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为什么一本外国童话体小说能够赢得如此众多的读者,以致形成社会阅读的兴奋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破解了这个“文化现象”。

温儒敏认为,就故事本身而言,成功的儿童文学,第一要素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哈利·波特”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虽然该系列为“皇皇巨著”,读完不易,但很多孩子还是蛮有趣味地“啃”完了,这缘于“哈利·波特”的“奇幻”生成于“现实”之中,和“现实”打成一片,奇幻之中的“合理”与“真实”是这部作品特殊的魅力所在。

就主题而言,“哈利·波特”让读者在这个过分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哈利·波特”的主题是多义的,写到了生、死、爱、恨、贫穷、财富、命运、奋斗、正义、阴谋、邪恶,等等,也写到了人性的阴暗。阅读七本书,读者跟着哈利一块儿长大,会从最初倾心于奇幻,到逐渐体会人生的复杂,最后和哈利一起面对成人世界。毫无疑问,“哈利·波特”有教化的意义,甚至有些哲理,不同层次的阅读都会各有所获。

就文学性而言,“哈利·波特”的可读性很强。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西方文学经典的元素,从罗马史诗、希腊神话,到狄更斯小说,某些精彩的故事原型和描写素材,都创造性地“转化”为这部小说的组合件。作者或许还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某些技巧,包括《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等电影,更让这部小说形成雅俗交融的当代艺术特质。“哈利·波特”是流行读物,但有高超的艺术品格。

(责任编辑:刘婧婷)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