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哈电电机:从“制造”到“智造” 彰显中国“动力”风采

2019-09-06 10:40 新华社  


工人进行主轴的探伤复检(9月2日摄)。


工人在18米卧车上加工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主轴(9月2日摄)。


工人在大型数控镗床上加工水轮机顶盖(9月3日摄)。


水电产品车间在生产水轮机球阀(9月2日摄)。


工人拆解预装成功的轴流式水轮机转轮(9月3日摄)。


工人使用全自动数控包带机为线棒包扎绝缘(9月3日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左图为9月2日拍摄的火电定子下线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右图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火电定子下线生产场景(资料图片)。


工人在板材下料生产现场进行作业(9月2日摄)。


工人在检测工件(9月3日摄)。


工人在介绍为研发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而制造的仿真装置(9月3日摄)。


工人在进行水轮机顶盖的焊接生产(9月2日摄)。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哈电电机一角(9月4日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上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全面基础工程接近尾声时的工厂(资料图片);下图为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哈电电机厂房局部(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始建于1951年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60余年来,哈电电机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引领中国电力装备发展不断向前。企业近年瞄准科技前沿产品,开拓创新,制造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不断挑战世界水电装备制高点,推动中国水电向世界水电“无人区”迈出坚实一步;在特种电气装备、新能源等方面也成绩斐然。从“制造”到“智造”,“老牌国企”哈电电机彰显出中国“动力”风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我家最美一瞬间”全国少年儿童影展作品征集

拍摄的作品应由小朋友自己完成拍摄,家庭成员不得替代拍摄。

扫码参与

征稿页面链接地址:http://nicephoto.people.com.cn/childrenView

参与者:6-18岁的少年儿童

拍摄要求:发生在家庭中,小朋友认为的最美一瞬间,可以是事件、人物。

入选作品展出时间为:2020年寒假

展出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展览馆

入选作品将收录在“我家最美一瞬间”全国少年儿童影展作品图册


工人进行主轴的探伤复检(9月2日摄)。


工人在18米卧车上加工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主轴(9月2日摄)。


工人在大型数控镗床上加工水轮机顶盖(9月3日摄)。


水电产品车间在生产水轮机球阀(9月2日摄)。


工人拆解预装成功的轴流式水轮机转轮(9月3日摄)。


工人使用全自动数控包带机为线棒包扎绝缘(9月3日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左图为9月2日拍摄的火电定子下线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右图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火电定子下线生产场景(资料图片)。


工人在板材下料生产现场进行作业(9月2日摄)。


工人在检测工件(9月3日摄)。


工人在介绍为研发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而制造的仿真装置(9月3日摄)。


工人在进行水轮机顶盖的焊接生产(9月2日摄)。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哈电电机一角(9月4日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上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全面基础工程接近尾声时的工厂(资料图片);下图为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哈电电机厂房局部(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始建于1951年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60余年来,哈电电机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引领中国电力装备发展不断向前。企业近年瞄准科技前沿产品,开拓创新,制造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不断挑战世界水电装备制高点,推动中国水电向世界水电“无人区”迈出坚实一步;在特种电气装备、新能源等方面也成绩斐然。从“制造”到“智造”,“老牌国企”哈电电机彰显出中国“动力”风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我家最美一瞬间”全国少年儿童影展作品征集

拍摄的作品应由小朋友自己完成拍摄,家庭成员不得替代拍摄。

扫码参与

征稿页面链接地址:http://nicephoto.people.com.cn/childrenView

参与者:6-18岁的少年儿童

拍摄要求:发生在家庭中,小朋友认为的最美一瞬间,可以是事件、人物。

入选作品展出时间为:2020年寒假

展出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展览馆

入选作品将收录在“我家最美一瞬间”全国少年儿童影展作品图册

(责任编辑:李昊航(实习))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