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

齐鲁晚报:抵制“地域黑”,别因事难而无为

2019-09-19 08:24 齐鲁晚报  

近日,一名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安徽省委书记提问,“为什么阜阳市总是受到安徽各地的歧视?”安徽省发改委在答复中为阜阳“正名”,申明了阜阳的重要地位和优势所在。这一问一答又一次“激活”了“地域歧视”这个传统话题。

“地域歧视”对当地人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上述网友就说,在百度贴吧安徽吧论坛里可以看到,皖南人在外地都不愿说自己是安徽人。伤害有没有这么大,不能仅听一名网友的说法,但在一定范围造成伤害应该是一种客观事实。

作为一种偏见,“地域歧视”多是从各种网络段子、传言和帖文等道听途说而来,或是仅凭一些片面报道就得出的结论,是一种缺乏实际了解、认识不全面不客观的刻板印象,展现的是“地域黑”们的粗鄙与无知。

不同的地方资源禀赋不同,风俗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在发展程度上也多有所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即使是在某地发生了一些涉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事情,那也不是普遍的,只是一些极端个例。从各种不同中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而且夹杂情绪把个例当普遍现象,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个地方,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再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地方的吃穿住用行和风俗习惯等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总是用老眼光来片面地看待某一个地方,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像河南的郑州,已是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试问,有几个“地域黑”们所在的城市能达到这个程度。再比如说笔者的故乡临沂,可能一些外地人说起来就是煎饼卷大葱。其实,临沂的煎饼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种在鏊子上手工烙出来的,原料也不是用石磨磨出来的面粉,早都换成机器加工,多种原料制作了。而且,煎饼卷大葱已走进饭店和商店,也成了“大美临沂”的一个美食标签。

在每个人的眼中,自己的家乡虽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但对家乡的认同都是“杠杠的”。带着偏见去丑化别人的家乡,只能显露出偏见者的井蛙之见。

近日,一名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安徽省委书记提问,“为什么阜阳市总是受到安徽各地的歧视?”安徽省发改委在答复中为阜阳“正名”,申明了阜阳的重要地位和优势所在。这一问一答又一次“激活”了“地域歧视”这个传统话题。

“地域歧视”对当地人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上述网友就说,在百度贴吧安徽吧论坛里可以看到,皖南人在外地都不愿说自己是安徽人。伤害有没有这么大,不能仅听一名网友的说法,但在一定范围造成伤害应该是一种客观事实。

作为一种偏见,“地域歧视”多是从各种网络段子、传言和帖文等道听途说而来,或是仅凭一些片面报道就得出的结论,是一种缺乏实际了解、认识不全面不客观的刻板印象,展现的是“地域黑”们的粗鄙与无知。

不同的地方资源禀赋不同,风俗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在发展程度上也多有所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即使是在某地发生了一些涉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事情,那也不是普遍的,只是一些极端个例。从各种不同中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而且夹杂情绪把个例当普遍现象,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个地方,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再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地方的吃穿住用行和风俗习惯等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总是用老眼光来片面地看待某一个地方,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像河南的郑州,已是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试问,有几个“地域黑”们所在的城市能达到这个程度。再比如说笔者的故乡临沂,可能一些外地人说起来就是煎饼卷大葱。其实,临沂的煎饼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种在鏊子上手工烙出来的,原料也不是用石磨磨出来的面粉,早都换成机器加工,多种原料制作了。而且,煎饼卷大葱已走进饭店和商店,也成了“大美临沂”的一个美食标签。

在每个人的眼中,自己的家乡虽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但对家乡的认同都是“杠杠的”。带着偏见去丑化别人的家乡,只能显露出偏见者的井蛙之见。

不可否认,小到一个地方,大到一个国家,偏见一旦形成,想要改变是挺费事的。对“地域黑”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高度重视,别因事难而无为。

坚决反对“地域黑”,加大、加快发展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同时,相关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遍邀天下人来做客、利用各种渠道推介自己等方式,把本地的新亮点、新内涵及时地运用各种渠道、途径传播出去,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方面,一些地方通过城市形象的传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有一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偏见者也有家乡,少些丑化,多些全面认知,你的、我的、他的,哪个家乡都很美很好!

(责任编辑:段星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