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央企

匠心铸精品

2019-09-23 14:58   

匠心铸精品

——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创新建设太原南站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好的建筑形象不仅是美学的体现,更是地方文化特征的反映。太原南站荣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8项,钢结构技术获股份公司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QC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获得省级优秀设计、省部级优质工程、省级建筑安全标准化工地等多项荣誉,生动地诠释了凝固音乐的美妙。

为了这座现代化交通枢纽的诞生,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历时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用智慧和汗水、创新和奉献,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迈和担当,在龙城上空凑响了一曲奋勇攻坚的奉献歌。

太原南站总建筑面积203032平方米,由东、西两座站房组合而成,太原南站西站房作为第一期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始建设,于2014年7月投入运营;东站房于2018年4月开始建设,于201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作为太原南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站房的最大特点就是增设高架进站区,整个车站采取了“双进双出”的功能设计,方便了旅客出行,极大提升了车站的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融入文化元素,赋予建筑新内涵

山西省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唐朝木构建筑风格的区域之一,太原南站站房主体结构充分汲取了唐朝宫殿斗拱及飞檐的形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唐风晋韵”建筑特色,并与当代先进建筑技术巧妙结合,使人充分领略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

匠心铸精品

——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创新建设太原南站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好的建筑形象不仅是美学的体现,更是地方文化特征的反映。太原南站荣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8项,钢结构技术获股份公司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QC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获得省级优秀设计、省部级优质工程、省级建筑安全标准化工地等多项荣誉,生动地诠释了凝固音乐的美妙。

为了这座现代化交通枢纽的诞生,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历时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用智慧和汗水、创新和奉献,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迈和担当,在龙城上空凑响了一曲奋勇攻坚的奉献歌。

太原南站总建筑面积203032平方米,由东、西两座站房组合而成,太原南站西站房作为第一期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始建设,于2014年7月投入运营;东站房于2018年4月开始建设,于201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作为太原南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站房的最大特点就是增设高架进站区,整个车站采取了“双进双出”的功能设计,方便了旅客出行,极大提升了车站的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融入文化元素,赋予建筑新内涵

山西省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唐朝木构建筑风格的区域之一,太原南站站房主体结构充分汲取了唐朝宫殿斗拱及飞檐的形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唐风晋韵”建筑特色,并与当代先进建筑技术巧妙结合,使人充分领略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

将车站与城市融合是太原南站建设的又一特点。太原南站总体规划注重城市理念的实践,使车站与城市融合,成为太原城向南部延伸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接入了地铁、快速公路,成为集铁路、城市轨道及公路等多种交通换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交通枢纽。

为了使站房所展示的地域文化与城市共生的特色更加鲜明,北京公司太原南站项目部的建设团队在吃透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雕塑艺术和建筑技巧,不断追求专业的标准化、艺术化,靠着不服输的劲头,项目部一班人众志成城,依靠集体智慧,攻坚克难,终于在太原南站建设中把“唐风”这一古典建筑文化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获得高度认同。

创新科技应用,提升功效智能化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出行便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车站、机场等区域,既希望安全舒适、通行快捷,又节能环保、时尚美观,达到智能化、现代化,太原南站就是典型的代表。

高度智能化是太原南站建设的一大亮点。站房室外给水管网为环状结构,施工中采用无负压供水技术,提高了供水的安全性,保证了供水水质的稳定。针对出站层卫生间污物不能直接排至室外的难题,施工中运用全封闭式泵站,污水实施一体化提升,该泵站为水泵外置,较好的解决了使用过程中维护难的问题。站房位于铁路线路上方,屋面层设置了电热融雪系统,避免冬天大雪天气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集成化应用是太原南站建设的又一重要特点。车站候车室采用智能疏散照明指示系统,疏散指示灯具采用可编程序控制,灯光可进行频闪、流动、换向、强迫点亮等程序控制模式。当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疏散照明指示系统收到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信息后,通过发送开灯指令控制应急照明指示灯,指明最便捷的逃生方向;采用光纤分布式感温探测器,感温光纤沿线槽内的电缆表面贴敷,可精确定点探测到异常高温部位及距离;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依据公共场所环境的明暗程度自动控制灯具的启闭,并能探明灯具的完好程度;采用电力自动化监控及能源管理系统,可实现SCADA三遥功能、分类分项能耗计量功能及能耗分析统计决策功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能源利用和降低损耗。

在太原南站的施工过程中,该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校的积极合作,创新实施了“伞状单元体组合屋盖”钢结构体系,用48个36m×42.8m伞状单元组合成整体屋盖,每个“伞”状结构单元由“1根X形变截面钢柱+4榀沿X形柱肢方向布置的悬挑变截面钢桁架”组成。为了确保大跨度放射伞状空间桁架在空中的精确对接,项目部采用了高精度信息化分块安装技术,运用计算机仿真、三维空间测量定位进行分析,施工过程采用了大体量多节点对称焊接、多循环及微量下调分级卸载技术,保证了安全,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也节约了钢材的使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太原南站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伞状钢结构单元体,确保了世界首创全斜“上大下小”异形钢管斜柱+大跨度变截面钢管桁架新型屋盖结构体系的有效应用。通过整体结构建模分析,将站房结构、高铁轨道层结构和地铁结构组合形成完整的结构体,大大提高了车站运营的安全性。

践行环保理念,建设绿色新产品

北京公司太原南站项目部坚持“开发保护并重 低碳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将央企的社会责任充分体现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尽最大能力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太原南站的施工中更是多措并举、从严管理,实现了“双零”目标,既施工零排放、零污染,得到了地方环保管理部门的高度赞扬。

针对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土壤源热泵换热难题,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反复通过对土壤热物性测试以及对双U型地埋管换热井及回灌技术的探索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无污染、零排放系统”。

此外,太原南站施工中首次应用双层仿青砖窗花式组合幕墙施工技术,通过较一般幕墙更高精度的加工安装,实现了两种不同形式幕墙相互交融、互为映衬,达到了内实外美。

北京公司在建设太原南站中广泛采用清洁能源技术,精心打造绿色产品,使这座全新的交通枢纽成为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生态型车站。按照设计要求,他们综合运用建筑体自遮阳、可调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被动式节能措施,同时也采用了地源热泵及地板热辐射采暖等清洁能源技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使用,使人工照明与自然照明相统一。

站房金属屋面采光天窗采用聚碳酸酯板,根据伞状屋面大跨度的特性,优化连接节点,从结构上实现了防水;在屋面天沟及檐口设置电伴热智能融雪融冰系统,较好的解决了冬季积雪结冰问题,屋面结构更突出了它的这一优势,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努力。据统计,该公司在施工中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就达到10大项31个小项。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撰写的《太原南站工程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太原南站获得山西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荣誉称号。

(马欢 娄生军)

(责任编辑:李伟达)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