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热点动态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2019-09-24 09: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西藏浪卡子县普玛江塘完全小学在举行升旗仪式。(

资料照片)

图②: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个女孩在课堂上。(

修伯明/摄)

图③:机器人进校园活动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资料照片)

图④:宁夏海原县第三小学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室里上课。(

资料照片)

  “1977年,我考上大学了”

  本报记者 张 烁

1977年底,当听到广播中传出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在黑龙江省集贤县建设兵团插队的尤劲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因为热爱艺术,北大荒的草垛上,尤劲东不知多少次哼唱着交响乐旋律,农闲时节的田间地头,他不知多少次绘画写生。现在,高考恢复了,理想从未如此真实可达。

可是,谈何容易?连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都凑不齐,尤劲东想办法找天南海北的朋友帮忙,白天抽空学习,晚上挑灯夜读,他重新拿起课本,如饥似渴地追赶着。“考试前一天,我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到考场。考场里的同学,有的不足18岁,有的却年过而立。”因为怕父母空欢喜,尤劲东没敢把参加高考的事告诉他们。

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1978年8月,尤劲东收到了鲁迅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赶紧给父母写信:“爸、妈,我考上大学了!”学生们远离校园多年,再次上课时,对知识的渴求格外强烈。“那时候每到讲座,教室里都水泄不通。晚上10点熄灯,大家都意犹未尽。”尤劲东说。正是在大学时期,他创作了代表作《人到中年》连环画。

从插队知青到高校学子,再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尤劲东开启了新的人生。和他一样,千千万万考生从田间、军队、工厂走进校园,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

图①:西藏浪卡子县普玛江塘完全小学在举行升旗仪式。(

资料照片)

图②: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个女孩在课堂上。(

修伯明/摄)

图③:机器人进校园活动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资料照片)

图④:宁夏海原县第三小学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室里上课。(

资料照片)

  “1977年,我考上大学了”

  本报记者 张 烁

1977年底,当听到广播中传出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在黑龙江省集贤县建设兵团插队的尤劲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因为热爱艺术,北大荒的草垛上,尤劲东不知多少次哼唱着交响乐旋律,农闲时节的田间地头,他不知多少次绘画写生。现在,高考恢复了,理想从未如此真实可达。

可是,谈何容易?连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都凑不齐,尤劲东想办法找天南海北的朋友帮忙,白天抽空学习,晚上挑灯夜读,他重新拿起课本,如饥似渴地追赶着。“考试前一天,我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到考场。考场里的同学,有的不足18岁,有的却年过而立。”因为怕父母空欢喜,尤劲东没敢把参加高考的事告诉他们。

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1978年8月,尤劲东收到了鲁迅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赶紧给父母写信:“爸、妈,我考上大学了!”学生们远离校园多年,再次上课时,对知识的渴求格外强烈。“那时候每到讲座,教室里都水泄不通。晚上10点熄灯,大家都意犹未尽。”尤劲东说。正是在大学时期,他创作了代表作《人到中年》连环画。

从插队知青到高校学子,再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尤劲东开启了新的人生。和他一样,千千万万考生从田间、军队、工厂走进校园,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

回忆起那个年代,尤劲东依然心绪难平:“恢复高考为青年人开启了改变人生的大门,全社会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李清华参与采写)

延伸阅读: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当年,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3万,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高考的巨大变迁,正是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791万人,毛入学率已达48.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政策”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岚安乡,山高路陡,土地贫瘠。2000年2月13日,王志龙出生在岚安乡脚乌村山埂子组一户农民家庭,一家七口仅靠父母种地卖菜的微薄收入生活。

一晃,王志龙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在家人为学费担忧之际,国家、省、州先后出台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被免除,由财政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不久之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每名学生每天可得到4元的营养餐补助,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每年还可收到1700元的生活补助。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王志龙顺利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

知识的大门被打开,对未来的向往也悄悄萌芽。王志龙无数次躺在田埂上幻想,如果能考上清华大学,与最优秀的同学、老师在一起,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那该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幸福、多让人骄傲的事啊!

“尽管只是一种模糊的向往,但会成为一种鼓励,一直推着你向前走。”已在清华大学学习生活了一年的王志龙,回忆起几年前的梦想,依然觉得很幸福。

山里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转眼到了高三,随着高考脚步的临近,国家专项计划资格审查也在甘孜陆续开展。这项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专项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

作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的王志龙如愿通过资格审查,也看到了飞出大山,实现梦想的可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勤奋踏实的学习,加之国家专项计划保驾护航,王志龙如愿走进心心念念的清华园。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家人都哭了。王志龙是泸定县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不仅承载着家人的希望,也承载着大山深处千千万万孩子的梦想。

王志龙说:“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我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不负家人和更多像我一样的山里娃的期望。”

(胡 婷参与采写)

延伸阅读:2012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的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实施区域覆盖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和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3个专项招生计划规模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18年的10.38万人,累计达到47.84万人,初步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有选择,有收获”

  本报记者 姜泓冰

“教育的价值观念、课程理念、教育资源供给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学校管理、学段关系都已发生变革。以前高中最关心成绩,看有多少孩子考上好大学。现在还要考虑学生是否适合大学学习、是否为未来的人生做好了准备。”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上海的新高考已历5年。说起高考改革为高中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百年老校大同中学的校长郭金华感慨地说:“现在,学校教育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刚过去的暑假里,大同中学高二(1)班学生丁家妮只有一个字:“忙!”喜欢编程的她参加了4项机器人比赛,编程、做机械设计、上网查资料,还有写方案、申请经费,做项目答辩……开学了,她照样忙,创新创业课程、民乐队活动、志愿服务,哪怕晚上七八点钟在学校“加班”,也不稀奇。

“活动满满”,是如今大同中学学生生活的常态。而这,正是始于“3(语数外3门高考科目)+3(选考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科目)+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招生新模式。新高考,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有所长”。记者问几位学生,考试科目多了、活动多了,新高考是不是更累?一致的回答是:“有选择,有收获,做自己喜欢的事,累也开心,值得!”

在郭金华看来,过去高中上课是“配给制”,大家都一样,而今更多是“自助餐”,课程设置更丰富多样,更有选择性,更注重研究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高考从“3+1”变“3+3”,意味着高中进入“走班制时代”,七成课程要走班,每个学生的课表各不相同,教学管理、课程设计都要全面重构。

在大同中学,理、化、生、史、地、政等选考科目多了分层教学,音乐、美术、体育多了专项分班;素养拓展课程,每学期开有50多门,供学生依兴趣选修。兴趣之上,还有更高水平的“专业导航”,包括创新创造创业课程、课题研究项目和各种社团活动。教师不光要“教书”,还要担当“成长导师”,帮助学生规划人生。

拓展课程与课题研究多了,缘于新高考对于“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要求。从高校自主招生到综合评价录取批次,都将显示每个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动态表现的“综合素质评价”列为重要录取依据。按新高考方案,上海高中学生必须完成60学时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有了更多走出校门感知社会、了解现实的机会。

延伸阅读:2014年,我国启动自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7年,上海、浙江试行新高考。高考综合改革提出要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对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综合素质评价等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具体目标包括“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等。

  “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

  本报记者 王明峰

2010年6月,家住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乡子洛村的扎西祝玛,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刚满16岁的她才从小学毕业,因为家里穷,当地也没有初中,父母急急忙忙给她订了桩婚事。“我知道如果妥协,一辈子都要在这个小山村里度过。”扎西祝玛哭了整整一天。一天,凌晨4点她就悄悄从家里跑出去,沿着山路走了整整两天一夜才坐上大巴车,到县城报名读了初中。

命运好像开了个玩笑。因为底子差,扎西祝玛没考上高中。“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就像被关进了一间黑屋子。村里人对我嘲笑、讥讽,爸妈也埋怨我当初不听话,现在还是只有回家放羊。”扎西祝玛说。

幸运的是,“9+3”免费教育计划像一束光给了她新的希望。从2009年开始,四川省每年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前来宣传的老师告诉扎西祝玛,计划免除学生3年学费,每月还补助300元生活费,往返学校的车费也能报销。“我又可以读书了!”扎西祝玛眼睛亮了。

在校期间,扎西祝玛享受到了所有优惠政策,学习成绩优异。如今,她已是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职工,还把家安在了省会成都。

在四川,“9+3”免费教育计划覆盖了藏区32个县和大小凉山彝区13个县。10年来,累计招录藏彝区“9+3”学生8万多人,90%以上来自普通农牧民家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占到17%。该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由此改变人生轨迹的青少年成千上万,每个人都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2018年,全国共有1.16万所职业学校,中、高职招生达925.9万人,在校生达2689万人。在促进就业方面,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服务产业、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乡村教师心里热乎乎”

  本报记者 王锦涛

“现在,我的工资比工作之初翻了100多倍,每月还有550元的农村教师补助。我们乡村教师心里热乎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第三中学初中部语文老师孙有喜说。

这是在云雾缭绕的祁连山下,小镇静谧,细雨霏霏,校园里书声琅琅。

“我老家在大红沟镇,也在祁连山下。”孙有喜说,199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哈溪镇龙滩初中。“全校数间土坯房,有教室,也有老师宿舍。宿舍两人一间,支起木板床,架上火炉子,就是全部家当。”孙有喜说,那时的工资一个月72元5角,还要拿出40多元钱交伙食费,“刚够养活自己”。

工资微薄,可孙有喜对教学的热爱相当深厚。哈溪镇不通公路,孙有喜就买了辆摩托车,骑行数十公里去家访。从三伏骄阳到数九严冬,孙有喜记不清走了多少趟。成家后,老婆孩子在县城,他就一个人在学校,周一来、周五回,周而复始。

孙有喜的办公桌上,足足放着40多本荣誉证书,有甘肃省“园丁奖”,也有“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荣誉证书是对我乡村教育工作的肯定,既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更鞭策着我不敢懈怠。”孙有喜说,扎根乡村30年来,他培养出了上百名大学生,这是自己最大的荣光。

乡村教师有尊严,乡村教育才会有未来。“自2012年以来,我们为农村学校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36套,并落实每人每月平均不低于400元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天祝藏族自治县教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乡村教师月工资比城区教师平均高出850元。

“现在好了,工资有补助,宿舍有暖气,吃饭有食堂!”孙有喜感慨地说,“乡村教师的心暖了,乡村振兴也有了守望人”。

延伸阅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这份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旨在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此外,为了给乡村教育持续输入新鲜血液,2012年以来,“特岗计划”在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万名教师,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为“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补充教师近25万人。

(版式设计:蔡华伟)

(责任编辑:李依环)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