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央企

第一颗原子弹(新中国的“第一”·国防篇)

2019-10-07 08:22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蒋建科

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

亲历者说                     

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我在苏联杜布纳研究所。从使馆拿到核爆的纪录片后,我请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等外国朋友一起观看。当时我们实验室的主任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副主任也是苏联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们看后,非常激动。他们想不到中国会这么快就研制出原子弹。我那会儿知道,和我一起在杜布纳工作过的王淦昌、周光召、唐孝威、吕敏等已经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我很希望回国后也能够参与其中。

1965年,中苏关系破裂,我回到原子能院。1965年夏,我来到青海省海晏县,参与我国第三次核武器试验。我那时年轻,干劲十足,天天都睡在办公室。

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和氢弹之后,敌对势力不断以反对核污染为由,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停止核试验。他们还断言中国再过20年也掌握不了地下核试验技术。

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

亲历者说                     

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我在苏联杜布纳研究所。从使馆拿到核爆的纪录片后,我请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等外国朋友一起观看。当时我们实验室的主任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副主任也是苏联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们看后,非常激动。他们想不到中国会这么快就研制出原子弹。我那会儿知道,和我一起在杜布纳工作过的王淦昌、周光召、唐孝威、吕敏等已经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我很希望回国后也能够参与其中。

1965年,中苏关系破裂,我回到原子能院。1965年夏,我来到青海省海晏县,参与我国第三次核武器试验。我那时年轻,干劲十足,天天都睡在办公室。

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和氢弹之后,敌对势力不断以反对核污染为由,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停止核试验。他们还断言中国再过20年也掌握不了地下核试验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地下核试验的筹备工作。1969年,王淦昌领导和组织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当时科研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王淦昌就到处做思想工作,动员大家积极准备。

1975年,第二次地下核试验,我因为在准备工作中受到了严重的意外照射,被送到医院检查治疗。治疗还没结束,一个通知下来,我们就马上往试验现场出发了。我是室主任,又是党员,本来每一次回收都是我带队,但这一次,领导不同意我进去,我只能到达警戒线。随着一张张照片冲洗出来,我们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数据,大家非常激动。

1976年,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也圆满成功。

参观贴士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是国内首个系统介绍核科技知识、核工业成就的国家级行业馆,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坐落于北京西南郊,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设和管理。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只接受团体预约参观。预约电话:010—69359276。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7日 06 版)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