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

住房升级:一砖一瓦总关情

2019-10-10 10:25 解放军报  

清晨6点,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总经理荣毅仁乘车出了家门。坐在车上,荣毅仁还在想着公司厂长说过的话——“解放军进城了,他们睡在马路上。”

尽管厂长再三确定他“所言非虚”,但荣毅仁还是不太相信——在他的印象里,哪有打了胜仗的部队睡马路的?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这一天,是1949年5月28日。解放战争已经打了3年多,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就在前一天,上海获得解放。此时,荣毅仁正着手安排家人迁居香港。

汽车驶到南京路路口,荣毅仁相信了那位厂长说的话。细雨连绵的街道旁,解放军战士头戴军帽和衣而卧,一个挨着一个躺在马路上。步枪靠墙摆放,机枪手直接趴在机枪上睡着了。

“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荣毅仁心中顿时产生这样一个信念。回家的路上,他改变了主意,决定让家人留在上海,并叮嘱公司“明天就开工”。

“胜利之师”睡马路,彰显人民子弟兵不变的本色。70年风云变幻,今天的人民子弟兵再也不用睡马路了。但流淌在他们血脉中的基因永远不会变。

人民子弟兵爱人民,人民也爱着子弟兵。随着中国日益繁荣富强,部队官兵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一砖一瓦的“屋檐变迁”不仅是一部浓缩的军队发展史,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

一砖一瓦总关情。今天,让我们穿越70年的时光,感受一代代部队官兵住的故事。

清晨6点,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总经理荣毅仁乘车出了家门。坐在车上,荣毅仁还在想着公司厂长说过的话——“解放军进城了,他们睡在马路上。”

尽管厂长再三确定他“所言非虚”,但荣毅仁还是不太相信——在他的印象里,哪有打了胜仗的部队睡马路的?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这一天,是1949年5月28日。解放战争已经打了3年多,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就在前一天,上海获得解放。此时,荣毅仁正着手安排家人迁居香港。

汽车驶到南京路路口,荣毅仁相信了那位厂长说的话。细雨连绵的街道旁,解放军战士头戴军帽和衣而卧,一个挨着一个躺在马路上。步枪靠墙摆放,机枪手直接趴在机枪上睡着了。

“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荣毅仁心中顿时产生这样一个信念。回家的路上,他改变了主意,决定让家人留在上海,并叮嘱公司“明天就开工”。

“胜利之师”睡马路,彰显人民子弟兵不变的本色。70年风云变幻,今天的人民子弟兵再也不用睡马路了。但流淌在他们血脉中的基因永远不会变。

人民子弟兵爱人民,人民也爱着子弟兵。随着中国日益繁荣富强,部队官兵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一砖一瓦的“屋檐变迁”不仅是一部浓缩的军队发展史,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

一砖一瓦总关情。今天,让我们穿越70年的时光,感受一代代部队官兵住的故事。

坑 道

“我们守在这里,就是为了祖国的亲人能安稳地睡个好觉”

也许是天公作美,2019年中秋节前一天,阴郁了好几日的天空终于放晴。住在陕西省合阳县甘贤村的84岁老汉雷丙义,决定出去晒晒太阳。

坐在轮椅上,沐浴着阳光,老人又一次陷入回忆。

1951年,年仅16岁的雷丙义瞒着家人参军入伍。怀着满腔报国热情的他没有想到,自己未来5年的军旅生涯,会在一条条阴暗潮湿、不见天日的坑道中度过。

当火车载着雷丙义来到朝鲜时,志愿军战线已经推进至“三八线”附近。雷丙义所在连队的任务是坚守“三八线”北侧一座山头,为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此时,新中国成立不到3年,“一穷二白”的家底,让志愿军与敌人的装备有着“天壤之别”。为了守住阵地,志愿军战士白天躲进坑道,避开敌人飞机、大炮的联合绞杀,待到晚上再发起进攻。

5年时间,雷丙义享受阳光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使在白天,坑道里大部分地方都是漆黑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发霉的味道。为了方便管理,连队规定战士们睡觉时,每人间隔3米、成横排“打地铺”。更令人煎熬的是坑道里的潮湿和阴冷,衣服洗了永远晒不干……

战斗打响,每天数以吨计的航空炸弹倾泻而下,炸得山摇地动,狭窄的坑道就像巨浪中的小船摇摇欲坠。巨大的爆炸声,震得雷丙义和几名战友的耳膜出了血。

当年的雷丙义还不到20岁,战斗的惨烈是他闻所未闻、不曾想象过的。每当他和战友们扛不住时,指导员就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守在这里,就是为了祖国的亲人能安稳地睡个好觉。”每当指导员说起这句话,雷丙义就会望着有亮光的坑道口,想念千里之外的家人。

雷丙义和战友们的坚守是有意义的。就在数十万志愿军在异国他乡流血牺牲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重重压力下迈出新生第一步——

1953年,中央启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轰轰烈烈展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颁布,首架飞机制造成功;1956年,第一辆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问世……

待到雷丙义退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看到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他终于明白了指导员那句话背后的意义:“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蹲守了5年坑道,那些坚守的日日夜夜,一切都值得!”

大通铺

“勒紧裤腰带”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今天,在雷丙义家的大门上,有一道全村人都羡慕的“荣誉风景”——3块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光荣之家”牌匾。这是他们一家三代从军的荣誉见证。

1976年,雷丙义的长子雷建荣参军入伍。当兵6年,雷建荣的脚步遍布川藏线。作为基建工程兵,雷建荣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维护川藏线这条“大动脉”。

“一顶帐篷,打着地铺,路修到哪儿就住在哪儿。”繁重的工程任务,让雷建荣根本无暇关注住宿条件。这个关中黄土平原走出来的老兵,多年之后回忆往事只是憨憨一笑:“住‘大通铺’的日子是很少挨冻,战友们挤在一起暖和……那个年月有的住就很知足。”

其实,在雷建荣入伍当年,他的同乡秦德全刚好退伍返乡,两人在川藏线上擦肩而过。就在这条天路的终点——西藏,秦德全在那里坚守了7年。秦德全守在青藏高原上的大部分时光,同样住的是“大通铺”。

秦德全初到西藏时,全团找不到一座砖瓦房。为了抵御高原深夜的严寒,官兵只得在木棚上裹一层铁皮,到了太阳暴晒的白天,宿舍里又闷热得像蒸笼。

面对艰苦条件,部队领导一再强调:“同志们,我们不仅是战斗队,还是生产队、施工队!”在上级的号召下,秦德全和战友们开始一砖一瓦建设这个“家”。和泥、背砖、砌墙……等到秦德全退伍之时,新一茬驻藏官兵住进了他和战友们建造的第一代营房。

“生产队”和“施工队”,这两个称呼,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背景。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全军将士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服从经济建设和改革大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那个年月,祖国大江南北的军营处处可见的“大通铺”,成为当时许多军人的军旅记忆。

1975年,海军一支7人小分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沙中建岛。在这座被称为“南海戈壁”的珊瑚岛礁上,战士们架起一顶顶帐篷,台风一来帐篷就没了踪影,他们只好在岸边搁浅的一艘废旧商船中打地铺,直到建起营房。

艰苦岁月,一茬茬西沙军人在天涯海角叫响“寸土必守”的誓言,守卫祖国蓝色国土。无论多少苦与累,子弟兵一心跟党走。

无数子弟兵的默默坚守,迎来了祖国“春天的故事”,神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标准化营区

数十年艰苦奋斗,迎来旧貌换新颜

雷丙义还在家门口晒太阳,一辆小汽车从巷口驶进来,他的孙子雷亮回家了。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一家三代又可以团圆了。孙子从军那年,爷爷雷丙义和父亲雷建荣很担心:“怕他吃不了那个苦。”

2002年,雷亮穿越茫茫戈壁,来到新疆库尔勒,但他并没有感受到父辈口中的“当年的艰苦”。相反,部队崭新的3层营房,在阳光下闪光的铝合金门窗,铺着瓷砖的走廊……都让这个农家子弟直呼:“比家里条件好多了。”

时至今日,已经离开部队的雷亮,依然记得连队的营房设施:便捷舒适的复合式床架,白色铁皮制式衣柜,功能齐全的阅览室、健身房……特别是每次站连队营门岗哨时,在他身后的新一代标准制式营房,总会让雷亮内心升腾起一种自豪感、荣誉感。

雷亮回忆,入伍12年,宿舍楼翻修了数次,桌椅、床架、衣柜更换3次,太阳能热水器、暖气、洗衣机一应俱全,单位先后修建起设施齐全的俱乐部、士官公寓、来队家属客房……

在雷亮服役的12年里,全军部队基本完成系统标准化营房建设。时至今日,第三代营房已在全军建设完毕,军队后勤建设在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距离雷亮服役的部队驻地几百公里外的神仙湾哨所,官兵们如今住上了拥有高原氧吧、家庭影院、网络教室、太阳能发电站的新一代营房,还联通了卫星电视系统和光缆。

军队住房条件及基础设施的改善,靠的是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由世界排名第11位上升为第2位,工业增加值增长数十倍;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辉煌岁月中,我国在许多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带来了国防建设水平的水涨船高,全军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今年,国庆节前夕,第77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程加彬,迎来来队探亲的妻子和女儿。住上崭新的来队家属楼,母女俩高兴得合不拢嘴。部队移防2年来,这是程加彬第一次与家人在新营区团聚。

2年前,程加彬所在部队从千里之外移防至西南腹地,旅里专门对营区来队家属楼进行翻修,还为每个房间配备太阳能热水器、空调、沙发等电器家具。更让来队家属高兴的是,家属楼旁边还建起了军营餐厅、理发店、超市,各类生活保障应有尽有。

打仗型营区

营区配套一切为战,战备道路畅通无阻

那年,原北京军区某旅奉命整建制移防,一辆辆军用卡车载着数千名官兵奔赴千里之外的茫茫草原。

从卡车上跳下来,好多官兵都愣住了,所谓的“营房”连一块砖、一片瓦都没有。从那时起,全旅官兵“两地分居”,靠着一顶顶帐篷在草原深处扎下根。

2017年,刚刚组建的新疆军区某旅,搬离刚刚建成的新一代营房,移防至新驻地。迎接他们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营房。

这两支移防部队,前者是后来被誉为“战场磨刀石”的“蓝军旅”;后者则是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中,诸多调整移防部队的一员。

远离繁华城市、以大草原为家的“朱日和之狼”,在一顶顶野战帐篷中磨砺出“战场獠牙”,打破了以往“蓝军必败,红军必胜”的惯例,也在提醒着全军官兵——假如战争明天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承平日久,和平是国家之福,也容易成为军队的“麻醉剂”。正如习主席在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时强调: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2018年,全军部队聆听习主席开训动员令。上雪域高原,进深山密林,各部队走上战车林立的训练场。如今,全军营房建设理念开始由“养眼”向“养战”变迁,建设打仗型营院成为各部队共识。

盛夏时节,中部战区陆军某师营区,一场战备演练正在进行——装备启动、车辆编组、物资转运,装甲车沿着直达国道的战备道路,分批次驶向疏散地域。该师领导一语中的:“部队出动顺畅,营区建设聚焦战斗力功不可没。”

“以前重视绿化率等生态指标,居住设施不断完善;如今更加突出向战为战。”参加演练的营房助理员杜凯栋介绍,营区建设正在从“住用生活化”走向“保障实战化”。

杜凯栋是个“老营房”,在他的记忆中,过去营区建设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营房道路建设考虑美观更多些。如今交叉错落的营区内,道路两侧是不同颜色草木修剪成的方向标,部队集合、出动路线以及行进方向等战备要素一目了然。

“今日营区变化,折射的是战备观念更加深入人心。”9月下旬,两位20世纪80年代退役的老战士重返老部队——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目睹营区变化,他们感慨万千:“以前的营房讲究整齐排列,而今的营区建设,考虑训练场地和战备需求,打仗味浓。”

该旅装备管理科科长豆景龙说:“新质战斗力建设等不得,也等不起,资源配置必须瞄准打仗需要。我们想尽办法实现装备库区和训练场地合二为一,平时装备使用与战时紧急出动有机融合。”

营区配套一切为战,战备道路畅通无阻。营区建设从“养眼”到“养战”的发展历程,见证着我军后勤建设向备战打仗聚焦的脚步。

(责任编辑:陈羽)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