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金融解放婚姻?成家有助创业?陈志武、贝多广与你一起参悟难解的生活金融

2019-10-13 09:13 点金工作室  作者:贺霞

如果金融对婚姻决策都有很大影响的话,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婚姻,那么金融的普惠性就显而易见。——陈志武

10月12日,是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召开的日子,由于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的周密组织,会前点金君近距离与陈志武博士和贝多广院长交流了普罗大众与金融如何关联的话题,今天点金君就把其中跟我们最有关联的有趣观点撷取出来,以飨读者,并以此祝贺第五届普惠金融国际论坛的成功召开!

金融 让爱情决定婚姻的力量

陈志武说,最近这些年社会变化很大,特别是婚姻、家庭,这些年在中国又是剩男、剩女、离婚率不断上升,变化非常大,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些变化跟金融有什么关系?背后跟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不发达又有什么关系?其关系是非常大的。

过去几年在一些场合,当问到一些非常喜欢、非常尊敬的艺术家,什么是婚姻?他们马上把婚姻理解为爱情。婚姻和爱情可不是同一回事,很多人很自然地认为婚姻跟爱情是划等号的。实际上婚姻跟爱情历来就不是划等号的。原来中文里都没有“爱情”这个词,“爱情”这个词进入中文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事情。

为何?

首先,婚姻在人类演变历史过程中,婚姻的发明和发展都跟利益、跟规避风险紧密联系:今天,保险、借贷产品、养老基金等金融产品主要解决的规避风险、解决未来生活的生老病死等不确定性的挑战,都要依靠婚姻。

如果金融对婚姻决策都有很大影响的话,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婚姻,那么金融的普惠性就显而易见。——陈志武

10月12日,是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召开的日子,由于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的周密组织,会前点金君近距离与陈志武博士和贝多广院长交流了普罗大众与金融如何关联的话题,今天点金君就把其中跟我们最有关联的有趣观点撷取出来,以飨读者,并以此祝贺第五届普惠金融国际论坛的成功召开!

金融 让爱情决定婚姻的力量

陈志武说,最近这些年社会变化很大,特别是婚姻、家庭,这些年在中国又是剩男、剩女、离婚率不断上升,变化非常大,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些变化跟金融有什么关系?背后跟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不发达又有什么关系?其关系是非常大的。

过去几年在一些场合,当问到一些非常喜欢、非常尊敬的艺术家,什么是婚姻?他们马上把婚姻理解为爱情。婚姻和爱情可不是同一回事,很多人很自然地认为婚姻跟爱情是划等号的。实际上婚姻跟爱情历来就不是划等号的。原来中文里都没有“爱情”这个词,“爱情”这个词进入中文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事情。

为何?

首先,婚姻在人类演变历史过程中,婚姻的发明和发展都跟利益、跟规避风险紧密联系:今天,保险、借贷产品、养老基金等金融产品主要解决的规避风险、解决未来生活的生老病死等不确定性的挑战,都要依靠婚姻。

在原来没有金融的社会,人类是怎么解决风险挑战的呢?人类找到的答案是蛮聪明的,一个是依赖家庭,要实现养子防老的话,必须要有婚姻。所以从解决一些问题的角度去思考,那时的门当户对、包办婚姻等都是很好的。实现了两家人未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够有风险保障,都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环境去安心地生活。

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是,在中国的农村和印度的农村都喜欢父母把女儿、儿子的婚姻去包办、去安排,尤其把女儿尽量外嫁很远,现在看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做法,因为很多数据也证明,两个村庄、两个地方距离越远,这两个地方同时发生旱灾、水灾或出现瘟疫、地震等的概率就会越低。这样一来,通过把远嫁女儿,如我们湖南老乡的女儿如果嫁到北京,两地同时出现灾害的概率几乎是零。这样一来,通过跨地区、跨长距离的联姻就可以帮助两个地方两家人进行跨空间、跨时间的互通有无,在一个地方遭遇灾害时,亲家那边没有遭遇灾害,所以两个亲家之间在这种时候实现了互助、有了保障。

为什么要通过婚姻才能实现这种互助呢?这就是原来方方面面的制度和市场机制都不发达时,但是人类各个社会都想很多办法使婚姻关系尽量可靠。所以我总跟我的学生说:你们千万要记住,结婚的时候不要为了省钱就把婚礼弄得很简单,甚至是很私密,如果你希望婚姻稳定、白头到老,尽可能把全国人民都请过来吃饭,让大家都知道你跟对方有白头到老的承诺,哪一天真要离婚的话,你的方方面面都会损失很大,把离婚成本尽可能抬得很高。

从这个角度看,之所以原来把婚姻办得那么热闹,像印度人的婚礼举办三天三夜,而且只要家里条件允许,会请一两千人来参加,就是为了把婚约不是通过法律的结婚证书而是通过民俗仪式的方式,把你的承诺让参加婚礼的人都知道,都不会忘记你们两人做了承诺,用这种方式保证婚姻稳定。之所以要做这么多努力,就是因为要保证婚约的关系非常牢靠。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为什么各个社会不仅仅把婚姻制度、婚姻风俗习惯都弄得很具体、很扎实,中国原来结婚有六礼,整个婚姻过程要经过六大步骤,都是为了实现婚姻关系牢靠。婚姻关系牢靠了以后,通过婚姻关系来达到跨期、跨时间、跨空间的互助,才可以有保障。

所以回过头来看,原来没有自由恋爱、没有爱情的婚姻,只有包办婚姻,是有非常具体原因的。在没有金融市场的时候,只能靠最原始的婚姻方式来达到规避风险、安身立命的效果。

反过来看,现在有了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原来通过婚姻来完成规避风险的这些功能现在由金融市场取而代之,金融解放了婚姻。现在用不着把女儿外嫁很远来达到规避风险,可以通过买保险,靠保险公司跨越不同地区去卖灾害险等各种险,以后通过保险公司跨地区甚至跨国卖同类保险产品,比通过婚姻达到跨地区面的效果要好很多很多,而且让婚姻也可以解放,由原来包办婚姻变成为自由恋爱的婚姻。

东北有个村庄,当地人结婚之前婚恋的过程原来叫“谈亲家”,都是两边父母在谈,当时的年轻人不会参与。到六七十年代叫做“找对象”,谁在找?主体开始发生大的变化,从父母下放到年轻人。再到后来进一步改变,叫“谈恋爱”,是年轻男女在谈,相对找对象来说,最后目的也许结婚、也许不结婚。由这些变化可见,随着人们收入提高,市场越来越发达,特别是金融越来越发达后,安身立命、生老病死等一些风险保障性的安排越来越可以由金融产品和其他福利计划帮助解决好,从而可以把婚姻解放出来。

道理蛮简单,原来没有金融时,人类社会找到一些很聪明的变通办法解决在今天要靠金融市场来解决的需求挑战。

引起我对这些话题关注的还有一个原因。以美国为例,60年代初,美国成年人大概24%左右是单身生活。十来年前问卷调查发现,美国18岁以上成年人里48%是单身生活,其中有的是离了婚,有的从没结过婚。短短四十年间,现在美国成年人里有一半是不结婚生活的。不仅美国,北欧国家也如此,单身人口占比上升到差不多50%。那是十来年前的调查,现在这个比例应该已经超过50%。另外一个变化,是单亲母亲的占比,十年以前美国是40%多,瑞典是56%,中国的占比也上升。

很多人在担心,这个世界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子了。原来,因为没有金融,大家对未来生活保障很担心,便通过结婚解决这些问题,不用考虑那么多感情因素,主要为了实实在在生老病死等生活保障,所以原来勉勉强强的结婚或包办婚姻在各个社会都是普遍现象;金融产生发展后,人们不必再为没有爱情、没有感情的关系结婚。现在,各个社会的金融发展程度差别很大,金融走在前面的社会就先走上了婚姻决策中爱情唱主角之路。

北欧等国家则主要因为政府福利和金融市场有相互替代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差不多的,就是把生老病死保障的需要从婚姻中分离出来,使婚姻的内涵回到情感诉求。换句话说,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讲,如果子女儿选择不结婚的话,要稍微淡定一点,因为到最后感情是更重要的,现在没必要非得为了结婚而结婚。

结婚、金融与创业

如果要把创业致富跟婚姻联系上的话,对美国很多创业者和普通人的一些调查发现,已婚的人比未婚的人去创业的概率要高1.5倍左右。创业有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如果我作为一个年轻人,不管是男还是女,想去创业,如果娶了妻子,她的工作和收入很稳定,这样我就有更大的空间去冒风险去创业。

在农村也这样,如果妻子有固定的职业,收入不是很高,但很稳定,跟我去创业最后成功还是失败两者相关性是等于零,有她稳定的工作保证一家人有基本吃穿,我就冒风险的空间就扩大了。所以婚姻也有保障的功能,让丈夫或妻子有更大空间去去冒风险创业致富。利用婚姻降低自己生活的风险之外,如果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又能够提供很多风险资本支持的话,那么对于县城以及其他地方的人更好、更大胆的去创业,能够得到的支持也会更多。

金融——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

陈志武还说,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件事情,不管在哪个社会,因为金融交易是跨期的、跨时间的一种交易,一定涉及到未来某一时间点才能兑现的承诺,所以不管是过去的社会还是现在的社会,就给骗子、欺诈者提供了很多的空间。也正因此,哪个金融行业都可以看到很多恶性、欺诈行为。

贝多广认为,很多金融机构对服务对象的特点不了解,这就可能带来问题。我们一直说金融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它带来对社会的推动,但是做得不好产生负面影响,高端的金融里面产生股市的风波、金融市场危机,在普惠金融里经常也发生问题,早些年在印度发生小贷公司危机这类事情。在中国,大家很推动互联网金融,这是好事,要做这个事情很好,但推的时候自由发展,做的人一定要负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至于怎么负责任,后面有诸如客户保护、客户赋能等等系统内容,这跟传统金融有很大不同,这就是普惠金融博大深奥的一个方面。

另外,从老百姓角度,很重要的是要让普通的人都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甚至最根本的婚姻也跟金融有关系,金融怎么样会影响人的行为。老百姓要知道“金融健康”、财务健康,过度借债肯定有陷于高利贷的问题等等。一方面是金融资源不足,金融不给他资源,他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差,这是一个极端;另一方面给他过度的资源,也是害了他。

怎样找到一个比较合理金融健康的状态?贝多广还提出,每个人、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他自己要有能力判断。另外,社会还应给予一些科学的指标,让你自己知道要保持多少现金量,可以利用多大的杠杆,杠杆本身是好事,但不要过头。企业、家庭都是如此。老百姓要在脑子里树立这些概念,一方面需求者金融健康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供应商责任性提高了,这样整个社会的普惠金融就会走到比较健康的道路上来。

“养子防老”的过渡期

陈志武继续结婚生子话题:十来年以前,有一次说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子防老是不道德的。当然我说的是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后来有一些年轻人看了以后,就给他们的父母看我的文章,就说,你看耶鲁教授说养子防老不道德,让他们的父母觉得很伤心,觉得我们不能够靠儿子来养老了,因为这是不道德的,我们以后怎么办。我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作父母的如果是为了养老去生小孩,在我看来是对于人的生命的一种不尊重,是带有工具目的性的生小孩,而不是因为感情或其他的因素。

还有很多案例,有的父母明确要求自己的儿子、女儿必须要供养他们而不顾子女的感情,甚至干预很多。所以在我看来,那种养子防老观念之下,父母对于他们儿子、女儿的婚姻和家庭产生的破坏性的作用,是很自私的。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我也理解这些父母,因为我们这一辈的父母,退休之前金融市场的养老产品没有跟上来,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收入,靠谁呢?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子女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过渡期,自己的子女可能是靠不住的,但是我们的父母又不能靠别人,只能靠我们。我们自己已经有意识地去做养老方面的投资、理财,甚至于保险的安排。这样我们的子女一辈相对比较轻松一点,因为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期间收入财富都增加了。我们这一代或稍微更年轻的一代人都在做自己的安排,但是更广泛的中国社会,确实都面对这个挑战的问题。我们看到,政府也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

现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还来得及尽量利用一些市场化的养老基金,甚至一些理财产品,还有一些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有一些保险产品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人寿年金一类的。在香港好多这些保险公司,只要你的收入足够高,比如交20万美金,一次付款或分几次付款,人寿年金在你们夫妻谁活到最后,在离开之前,每年至少可以给你几千美元或一两万美元的收入,这样就比较好的保证在夫妻双方都离世之前,现在交的保费可以保证每年有一些固定的收入,以这种方式来达到市场化的养老,再加上国内一些退休金和政府提供的“五险一金”里至少有一部分是跟社保有关的,到最后以这种方式做养老的安排,可以给自己更大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依赖子女。

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也要做一些调整,不要总觉得我有子女,不靠他们靠谁,而是要意识到,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尽最大的可能让自己不要在经济上、精神上变成他们的负担。一个朋友的真实故事。几年以前,一位大概57、58岁的同事,已经离婚几十年了,他觉得爱孩子,总是要跟他们在一起,而孩子知道除了孩子一家以外,这位同事没有任何别的依赖,如果这位同事能够独立于孩子照样可以生活,变相的是让儿子一家解放出来了。但只要他没有自己生活,儿子和儿媳妇就不得不在任何事情上都必须考虑这位同事的感觉,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点不公平。这个例子是希望一些作父母的人在观念上要做一些调整。

对大多数人来说,养老面对第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会活到多少岁是不确定的,这是所有人做养老安排时最头痛的地方。如果只是按照活到100岁做规划,但万一活到130岁,还有30年怎么办?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多去做储蓄,多省钱,多做一些投资。但如果是按照活130岁做规划,万一只是活到80岁,就多投资了50年的生活费用,不是让我活着的这些年月里牺牲太多吗?

所以最好还是银保监会要把这个任务更好地接收过来,让保险行业有更大的创新空间,跟地产公司、物业公司配合,有更多养老中心等等。所以希望保险行业不要因为前几年万能险等出了一些事,一下子被压得太紧,这样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尤其发生这么大变化以后的中国社会来说,很难让养老问题得到解决。

金融能力 不是借钱还钱那么简单

贝多广谈到,金融只是一个工具,但金融里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做能力建设,就是尤努斯在做的:把27美金贷给24位妇女,钱的多少是其次的,关键是带去一大堆思想。因为你开始借钱了,要对自己负责任,应该怎么负责任?应该让你的小孩去上学,不要让他变成文盲,同时你要改善你的生活,也要在家里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厕所,要跟乡里老百姓经常一起聚会,保持一个社会的交往,诸如此类的,实际暗含的是整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通过这种改变,引导其能力提高,你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我借给你一点钱,也不用担心你会故意不还,或者你的还款能力减弱。

我们去理解普惠金融真正内在的含义,不像现在简单地说融资难、融资贵,他就是缺钱,给他钱就好了,越多越好,不是这么简单,有时候会把他害死,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能力。

我曾到地方上调研,跟小微企业聊,听了半天小企业的老板的故事,说银行都不理他。我说银行怎么会理你呢?一个创业企业,刚刚开始风险这么大,也没有经过经济周期的磨炼,银行给你贷款是银行不负责任,你应该去找创业投资者、风险投资者、股权投资者来跟你共同承担这个生命周期的这个阶段。但是他不知道,他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他是金融能力的缺乏,应该让他知道企业有生命周期,在这个阶段应该重点找这些资金,能跟你共担风险,这个过程风险很大,但如果获利的话,利益也很大。银行一般都是到你有稳定现金流时给你贷款,这是比较符合金融机构特性的,普惠金融核心实际上不在于金融本身,而在于能力的提高。

年轻人借钱花,好事还是坏事?

年轻人借钱花不一定是坏事,陈志武具体分析到,月供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做父母的都会觉得,月供让人每天生活在压力之下,怎么会是好事呢?其实一定的月供不是一个坏事,特别是年轻人慢慢培养出财务纪律。

负责任的金融,是老师教不出来的。我太太也说,两个女儿有一点月供不是坏事,让她们提前准备好,下个月收入多少钱、该怎么花,事先有一个规划,否则该付月供时没有钱就付不了。所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总是有月供挑战的话,很快就让她们在财务、金融上的意识和习惯慢慢养成,而且自立的习惯也会养成。这是在个人生活层面。

当然传统观念惯性很强,很难短期内就完全改变掉,但是像我们这些人,可能还是会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要不断从不同角度去说、去解释,也许一百万个人听了以后有二十万个人最后被激发了去思考,也许这二十万个人可以改变一下观念,这二十万个人也可以说服其他人的观念,十年、二十年总是有不同的金融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做这样的推动工作,到最后,这个社会也会变得对金融的看法更理性。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点金工作室 贺霞)

 
(责任编辑:秦迪)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