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庆祝第20个中国记者节 走近破解“中国密码”的新闻人

2019-11-08 08:42 人民网-传媒频道  

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网举全网之力,制作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主题,寻找新中国历史性成就蕴含的“中国基因”,破解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密码”。

人民网近20个部门超300位记者组成70个报道小组,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从9月2日推出第一篇报道至今,人民网共发布58篇稿件,两微阅读量5482万,微博转赞评量47370次。“70年70问”系列视频在人民视频、腾讯视频、微博秒拍和快手平台等多个视频平台播出,播放总量超过1.6亿。

在第20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人民网特推出“70年70问”记者手记,听记者们讲述报道是如何出炉的,采写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又有什么样的感悟体会。

点击阅读:《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中国”?》

记者手记:你、我的样子 汇成这流动的中国

彭心韫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用充满动感、蕴含张力的描述,展现出了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生机,中国人民思进思新思变的活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流动的中国“大戏”中的主角。流动,是一个人人有感的社会状态,也是一个处处留痕的社会现象。它包罗万象、承载万千,要讲透、讲好、讲得有新意、有力量,不算容易。

从历史的纵深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流动彰显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中国经济的生机勃勃和中国制度的与时俱进。从个人的成长来看,流动源于每一个普通人想过好日子,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朴素追求。

挖掘流动的内涵,研究流动的密码,思考流动的启示,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真问题,也是一个长期有效的大问题。

打磨数周 讲好“流动”一个词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中国”?我想,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哪些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是“流动的中国”;2、促进形成“流动的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所以,文章的结构横向是围绕着回答这两个问题,纵向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垂直领域来探寻流动的秘密。每个小标题都同时按微观现象、宏观数据和深层次原因分析这三部分布局。

写作中,我查阅了国家统计局、卫健委、工信部的大量数据,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多年的统计公报文章,精心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0个图表,在文章和视频中展现。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追梦人。近14亿人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中国成为“流动的中国”的内因。新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人,我们党永远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人民不断擘画又不断达成美好愿景,这是“流动的中国”不竭不绝的推动力量。

探寻流动产生秘密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流动反过来又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呢?

显然,流动,携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反过来也在多个维度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密码:流动的质量,决定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流动,推动着各类要素既畅通其流又交汇融合,有利于不同区域形成深度社会联结;流动,意味着拥有最多人口的大国所具备的市场回旋空间,为应对外部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腾挪余地;流动,形成了多种语言、饮食、风俗、潮流交相荟萃的丰富场景。

同时,我们党尊重流动的规律,推进全球化,这正是为什么高质量的流动会发生在中国,而非其它土地。

如开篇一样,我在文章结尾,也引用了一段总书记的精彩讲话。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说:“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此语恢弘、深沉、充满动能和画面感,恰如流动中国的磅礴伟力,作为整篇文章的收尾,既激昂有力又引人思考。

尝试运用典故 展现启迪意义

我们都知道,总书记在讲话、文章和访谈中,特别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旁征博引、画龙点睛。行文时,我也在想,能不能也学着用一些诗词典故来作比?能不能挑选出一些诗词典故既符合文章内容,又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于是,我在每一个小标题主题之下,都这样来“一语当先”:

我用“山碧千峰竞翠,水清百舸争流”来形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迸发出中国人民创造更好生活的强劲动能,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多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我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来形容: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驶动中国车、建造中国港、搭建中国网……不断提速的基础设施建设,助流动一路畅行、步履铿锵。

我用“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来形容:我们党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迭代、扩容增效,使流动肌理健康、筋骨强壮。

我用“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来形容:平等、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造就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自由平等的创业氛围,诞生了一批以深圳为代表的移民城市,并助其成为中国创业创新的“圣地”。

我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流动携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反过来也在多个维度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密码。

最后,“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未来,流动,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加磅礴的生机与活力。

除了文字作品,我和同事们还精心制作了一个3分40秒的短视频。视频本身恰如一部充满流动的电影,画面、配乐、人物故事、专家采访、动态图表,甚至字体、特效,无一不精心挑选,不反复对比。对画面的挑选精确到每一帧,对音乐的高低强弱把握精确到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视觉元素都体现着流动那灵动的活力和流动那深刻的意义。

文章发出后,许多网友留言分享文章带给自己的感受,每一条我都仔细阅读,边看边想象着它们是怎样的一个个流动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我既感受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那种思想交流,也感受到了作为普通的流动中国人,彼此之间的心灵碰撞。

有网友说:“看得人心潮澎湃!每句话都讲得很到位,实实在在地把每位中国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表达得淋漓尽致。”有网友说:“感觉中国的诗词太有魅力了,跟自己说一声加油!”“因为有活力、有机遇,每个人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光时刻。”还有很多,都令我深受感动,忍不住自己匿名也发了一条:“你、我的样子,汇成这流动的中国,发展的中国。跟自己说一声,辛苦了!然后,继续加油吧!”

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网举全网之力,制作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主题,寻找新中国历史性成就蕴含的“中国基因”,破解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密码”。

人民网近20个部门超300位记者组成70个报道小组,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从9月2日推出第一篇报道至今,人民网共发布58篇稿件,两微阅读量5482万,微博转赞评量47370次。“70年70问”系列视频在人民视频、腾讯视频、微博秒拍和快手平台等多个视频平台播出,播放总量超过1.6亿。

在第20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人民网特推出“70年70问”记者手记,听记者们讲述报道是如何出炉的,采写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又有什么样的感悟体会。

点击阅读:《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中国”?》

记者手记:你、我的样子 汇成这流动的中国

彭心韫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用充满动感、蕴含张力的描述,展现出了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生机,中国人民思进思新思变的活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流动的中国“大戏”中的主角。流动,是一个人人有感的社会状态,也是一个处处留痕的社会现象。它包罗万象、承载万千,要讲透、讲好、讲得有新意、有力量,不算容易。

从历史的纵深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流动彰显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中国经济的生机勃勃和中国制度的与时俱进。从个人的成长来看,流动源于每一个普通人想过好日子,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朴素追求。

挖掘流动的内涵,研究流动的密码,思考流动的启示,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真问题,也是一个长期有效的大问题。

打磨数周 讲好“流动”一个词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中国”?我想,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哪些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是“流动的中国”;2、促进形成“流动的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所以,文章的结构横向是围绕着回答这两个问题,纵向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垂直领域来探寻流动的秘密。每个小标题都同时按微观现象、宏观数据和深层次原因分析这三部分布局。

写作中,我查阅了国家统计局、卫健委、工信部的大量数据,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多年的统计公报文章,精心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0个图表,在文章和视频中展现。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追梦人。近14亿人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中国成为“流动的中国”的内因。新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人,我们党永远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人民不断擘画又不断达成美好愿景,这是“流动的中国”不竭不绝的推动力量。

探寻流动产生秘密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流动反过来又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呢?

显然,流动,携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反过来也在多个维度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密码:流动的质量,决定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流动,推动着各类要素既畅通其流又交汇融合,有利于不同区域形成深度社会联结;流动,意味着拥有最多人口的大国所具备的市场回旋空间,为应对外部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腾挪余地;流动,形成了多种语言、饮食、风俗、潮流交相荟萃的丰富场景。

同时,我们党尊重流动的规律,推进全球化,这正是为什么高质量的流动会发生在中国,而非其它土地。

如开篇一样,我在文章结尾,也引用了一段总书记的精彩讲话。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说:“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此语恢弘、深沉、充满动能和画面感,恰如流动中国的磅礴伟力,作为整篇文章的收尾,既激昂有力又引人思考。

尝试运用典故 展现启迪意义

我们都知道,总书记在讲话、文章和访谈中,特别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旁征博引、画龙点睛。行文时,我也在想,能不能也学着用一些诗词典故来作比?能不能挑选出一些诗词典故既符合文章内容,又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于是,我在每一个小标题主题之下,都这样来“一语当先”:

我用“山碧千峰竞翠,水清百舸争流”来形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迸发出中国人民创造更好生活的强劲动能,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多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我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来形容: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驶动中国车、建造中国港、搭建中国网……不断提速的基础设施建设,助流动一路畅行、步履铿锵。

我用“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来形容:我们党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迭代、扩容增效,使流动肌理健康、筋骨强壮。

我用“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来形容:平等、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造就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自由平等的创业氛围,诞生了一批以深圳为代表的移民城市,并助其成为中国创业创新的“圣地”。

我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流动携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反过来也在多个维度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密码。

最后,“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未来,流动,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加磅礴的生机与活力。

除了文字作品,我和同事们还精心制作了一个3分40秒的短视频。视频本身恰如一部充满流动的电影,画面、配乐、人物故事、专家采访、动态图表,甚至字体、特效,无一不精心挑选,不反复对比。对画面的挑选精确到每一帧,对音乐的高低强弱把握精确到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视觉元素都体现着流动那灵动的活力和流动那深刻的意义。

文章发出后,许多网友留言分享文章带给自己的感受,每一条我都仔细阅读,边看边想象着它们是怎样的一个个流动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我既感受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那种思想交流,也感受到了作为普通的流动中国人,彼此之间的心灵碰撞。

有网友说:“看得人心潮澎湃!每句话都讲得很到位,实实在在地把每位中国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表达得淋漓尽致。”有网友说:“感觉中国的诗词太有魅力了,跟自己说一声加油!”“因为有活力、有机遇,每个人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光时刻。”还有很多,都令我深受感动,忍不住自己匿名也发了一条:“你、我的样子,汇成这流动的中国,发展的中国。跟自己说一声,辛苦了!然后,继续加油吧!”

 

点击阅读:《什么是“找领导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记者手记:人民网为什么敢聊“找领导”

张超、杨佳

9月3日,人民网发布了一条略“敏感”的报道:《“70年70问”——什么是“找领导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长期以来,一说“找领导办事”,就容易被人片面地误解为“托关系、走后门、批条子”等等等等,要么就是被认为“人治”高于“法治”、潜规则、权大于法……这题能做吗?这题会不会搞成“低级红”或者“高级黑”,砸掉整个系列报道?从报题、定题、组稿开始一直到报道发布,这颗心,始终提在半空。

有勇气,更有底气

党媒党网,主动设置议题去碰触“找领导办事”这样一个看似“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敏感话题,光有勇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底气。这底气,源于我们在人民网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作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这块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运营者,我们目睹了太多找领导办事儿的来来往往,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秉持一颗公仆之心,是愿意给老百姓办事儿的,但中国这么大,从中央到县乡,千头万绪的办事流程,确实难免存在一些死角和断线,《领导留言板》应时而生,我们创办这个栏目13年来,真没少促成问题解决,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大大小小已回应落实了超过130万件百姓诉求。

130万,是啊,数字大到我们自己也不太敢相信。

现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书记省长,全都通过我们的留言板公开回复网友留言,26省市颁布红头文件,制度化办理网友留言,在实际工作中,党的很多干部,公开“喊话”群众,“你们有困难就来找我,办不好群众的事,就不是共产党”,甚至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给群众。正如某位省委书记所言:“从网民朋友反映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及意见建议中,我看到了网民朋友对省委的信任期待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我们认真对待每一条‘送上门的民意’”。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这样,从来都不怕群众来找,更是主动希望群众来找,这种“找领导”,并不是托关系走后门,而是帮助老百姓把头疼事、烦心事、断头事推上程序轨道、法治轨道去解决。

站住了脚,挺起了身

网友“曾苑忠”对人民网这篇报道评论说:“找的是领导,其实信的是党和政府!”

文章发出后,立论和主旨,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并引发《南方都市报》刊载一篇评论文章《“找领导办事”不需要有特别关系》,并引起28次转载;同时,该文作者据此所发微博被《贵阳日报》9月9日刊载的“观点”栏目收录。遥相呼应,互相鼓舞。“找领导办事”一文站住了。我们敢于揭盖子,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坦诚、深入阐述了国人“找领导办事”这一看似敏感的话题,阐明合法路径、澄清以往误区,特别受到党政门户网站及研究类媒体关注和转载,比如中国普法、法治在线、网络传播杂志、党建头条等公众号。文章自发出以来,累计转载量近300篇次,知名媒体34家转载,人民系平台总阅读量约81万人次。

这篇文章的推出,还有额外收获,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又火了一把。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的稿件评论区,网友赞誉刷屏,以至于有领导专门来问:这么多好评是你们组织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整个团队都忙着审留言、组稿件,哪有时间组织“水军”。

忙归忙,网友的留言,细细品味,着实感动:

网友“胡春”:“这个平台确实不错,去年我家房子装修遇到的问题,在四处解决无门的情况下向咱们人民网反映,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我不是‘托’,是一个人民网的受益者”。

网友“唐果子”说:“亲身体验了一把,我给《领导留言板》打满分。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没有客套,没有忽悠……写信表达问题,心里信党和政府。”

网友“春风化雨”说:“《领导留言版》驾起了干部与群众的一座桥梁。省时、省心、省力效果却不一般的大众平台。无愧《人民网》的称号。”

网友“King★罗”说:“2017年就是借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我们县领导留言,咨询了当时公路水毁恢复情况,很快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不得不说这样的平台确实不错!”

类似这样的评论和案例很多很多。看到这些,我们特感欣慰,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领导留言板》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刚刚被写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这一全国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即将迎来新的发展。2019年,《领导留言板》新开通了部委领导的留言平台,未来,我们将按照中央决策,在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方面继续努力,更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特”,站好脚、挺起身,把这个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得更好。

 

点击阅读:《为什么中国高铁能领跑世界?》

记者手记:不跑口,也能做到最专业

李娜

无砟轨道、扣件、平顺性……这些在写高铁稿件之前闻所未闻的专业词汇如今已经能从我们口中脱口而出。写高铁稿件之前,大家对高铁的印象只停留在两个关键字:快、稳。因为不是跑口记者,缺乏专业领域积累,高铁的选题写什么,怎么写刚开始大家有点抓瞎,但截稿时间却近在眼前。看了十多万字的材料,几个小时的纪录片,我们了解了高铁的基本情况。写高铁的人很多,现有的材料足以编辑成一篇几千字的稿子。是要用现有的材料编辑,还是把稿子写出生命力?虽然时间紧张,但我们还是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开始定结构,约采访,走出去。

我们的野心很大。高铁领域专家不少,顶尖的却有数。我们从网上找报道最多的,最专业的,根据稿件结构,一个个打电话联系,希望让最权威的人讲他们最熟悉的故事,觉得这样才能匹配上人民网70年70问的大专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联系并采访到了两位首席研究员、4位总工程师、1位高级工程师,用他们的话讲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挖掘网上没有被报道过的精彩故事,体会他们作为高铁人的坚韧和努力;遗憾的是因为时间或其他原因,有两位想要采访的院士最终没有成行。

7月30日-8月1日三天时间里,我们从北京一路采访到天津、青岛、日照、枣庄、济南,一路采、一路学、一路拍。采访对象时间排不开,我们就一天走两个或者三个城市;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偏远的郊区,我们就将住宿地选在公司对面,这样一早就可以采访到他们;采访后截稿时间太短,笔者还在出差,就利用晚上回酒店的时间,每天写到凌晨三四点;对初稿视频不满意,就邀请公司内视频剪辑好的同事帮忙一起提意见,前后大改三版,小改十多次……为了保证准确性,定稿后我们又给近十位采访对象一一送审稿件,确保每句话、每个字都是专业且准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后多次修改,对80多G视频文字的资料整理,我们的稿件和视频终于发出了。在给各位采访对象审稿时,我们感受到了业内的认可:中国铁路、铁科院、铁设院公众号积极转载,铁科院还专门要了视频原件在办公楼的电子屏上播放。

采访中,铁科院首席研究员赵红卫回答完记者问题后对记者说:“接受过这么多记者采访,你是问的最专业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宣传部部长邹俊戈看过稿件视频后特意给笔者写下这段话:“我们自己都往往说不透问题、成绩有哪些。你们短短时间的采访,写出这么完整深刻的东西,真得是眼力很强抓要害很准。”

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新闻处张兆程说:“稿子质量非常高,一看就是下了很大功夫,串得很棒。”中国铁路公众号转载稿件后,他还偷偷告诉笔者“小标题我得偷偷记下,以后我们也用。”

 

点击阅读:《“大妈经济”为何引起国际关注?》

记者手记:从“大妈”群体透视中国经济

袁婷、杨海丹

看到“中国大妈为什么引起国际关注”的题目,本文作者最初和很多人一样,也认为这是一个偏负面的选题。毕竟,在国内的媒体和网络上,“中国大妈”更多地和“抢购”“大嗓门”“无秩序”等负面标签连在一起,以至于不少人谈“大妈”色变,甚至妖魔化这个群体。

对“中国大妈”的这种偏见,也成为我们切入这个选题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该如何行文才能不牵强?又该去哪儿找这么一位“勤劳致富、投资多年、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又愿意接受采访”的“中国大妈”?

在阅读大量资料并与多位专家深入沟通后,我们梳理出题目的脉络,通过“中国大妈”强大的购买力,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增长的趋势,把略带负面的“大妈”行为转换成具有鲜明性格和行为特点的“大妈”经济。

确定思路后,我们把采访的目光投向了浙江的“温州大妈”——温州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当地市民较早致富,也敢于消费投资。为此,我们联系到了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温州市金融办。经过近两周的沟通,温州方面确定了接受采访的机构和领导。

在理财机构方面,我们先后向7家单位发出采访函,多番解释这个选题的立意,仍未消除各家单位的疑虑,只有一家明确表示接受采访。经过反复说明,地方和中央金融机构终于同意向我们提供一份中国居民消费和财富增长的报告并进行解读。

但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愿意出来分享自己故事的“大妈”。我们加入炒币、炒股、炒黄金等理财、投资的当地QQ群,也未找到符合要求的对象。我们又将搜索范围从温州扩大到全国,联系了广州、上海等地的理财机构,也寻访了部分此前媒体报道过的案例,但均未成功。最后,我们通过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帮助联系,最终确定了几位符合要求的“大妈”。

在采访荻港渔庄的董事长徐敏利时,我们观察到,荻港渔庄的员工多为女性。我们调整采访提纲,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个由一位“大妈”带领一群“大妈”致富,解决当地590多位村民就业的故事。最终,我们以这个鲜活的故事作为写作线索,展开“大妈经济”的宏大主题写作。

找到了“大妈”的实例,文章就可以从小故事讲到大政策,展现70年的经济发展。这既需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撑,也离不开专家外脑的帮助。在采访专家时,为避免观点偏颇,我们先后联系了5位分别在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农村经济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先后开展了两轮专家咨询和采访,终于从“商场抢购”“投资跟风”“过度消费”等非理性行为的固有思维中抽离,总结出逻辑自洽的“大妈经济”行文逻辑。

总的来说,本篇文章有以下亮点:一是找到了“大妈”的实例,以真人真事切入,由点及面 ;二是采访了多位专家,借有外脑理顺内在逻辑;三是点面结合,从小故事讲到大政策,并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四是既有历史上中国女性对家庭事务决策权的特征描写,又有最新的时效性描写,如8月底上海超市的抢购和黄金价格变化;五是不回避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析给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点击阅读:《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厕所革命”?》

记者手记: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

申亚欣、宋子节、朱虹

“三位年轻女记者,走到哪里见到老乡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让我们参观一下你家厕所?”

这是我们在进行“70年70问”之“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厕所革命’”调研中最为熟稔的场景。

这篇选题,从前期理论准备、中期调研、后期成稿,整个过程既包括扎实的理论根基,也有带泥土、沾露珠的实地考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一篇关乎民生的“小事”的新闻报道,对记者而言更是“四力”的考察与锻炼。

“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工作者这样殷切嘱托。

俯下身,沉下心,面对陌生的选题,首先要做好扎实的理论基本功。由于“厕所革命”的资料较少,我们从旧书网上淘来一本1988年出版的《中国:需要厕所革命》,还购买了各种讨论“厕所革命”的期刊杂志。有了基础知识,与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进行联络,向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进行当面咨询。根据多方了解,还辗转找到多年从事农村“厕所革命”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付彦芬主任,专程到昌平改水中心进行当面拜访,收获许多信息与资料。同时,人民日报长期从事农业农村领域的高级记者高云才也从“厕所革命”及新闻撰写等方面给予我们许多指点和帮助。通过阅读一篇篇文章,拜访一位位专家,我们对“厕所革命”了解渐增,也更加认定这是一篇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选题。

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做好知识储备,就是到田间地头感受生活的“真实感”。经过农业农村部领导的推荐,综合考虑东中西部、水厕、旱厕、景区、城市、农村等诸多厕所类型,我们最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和陕西两个省份。四川位于西南地区,涵盖山区、农村,而陕西则是降水较少,且西安的景区厕所较具代表性。

在这一周里,我们走过四川成都市、彭州市军乐镇、眉山市丹棱镇兴隆村、双桥镇梅湾村、顺龙乡幸福村,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升村、石砭峪新村等。在这些地点,观察了城市街道公厕、景区公厕、村民家中的厕所、山区的厕所,修好的、未修的、正在修的厕所,了解“厕所革命”的技术原理、国家政策,以及通过采访,认识了很多切实推动“厕所革命”落实的村干部、“所长”等等,对目前中国“厕所革命”的实际落实情况和制度进行的实地考察。

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正是在这一周脚踏实地地采访调研中,“‘厕所革命’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这一观念深深植入我们的心中。的确,厕所虽小,但却是关系到人民幸福生活的大事。

一星期调研归来,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慨,带着实地考察的资料和亲身体会满载而归。团队中的小伙伴戏称:“不仅稿件素材扎实丰富了,对如何修厕所也有了充分了解——双瓮式化粪池、三格化粪池……我们连厕所都会修了。”在一手素材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改水中心付彦芬主任的启发,我们将“厕所革命”的必要性分解为健康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角度,并设计出四个精准又生动的小标题——小角落里的大革命、小厕所里的大民生、小村庄里的大工程、小改变里的大文明……整篇文章夹叙夹议,有一手实地调研的素材,也有历史回顾,有生动鲜活的故事,也有理论支持,整篇文章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时代感,沉稳的选题中透着鲜活,文章一气呵成。

动真情,有温度,这大概是这篇文章能够写深、写活、写好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的脑海中,对景区的公厕、农村的旱厕有一些固有的印象,但是在看到“厕所革命”的实际成果后,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项民生工程大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基层干部的认真尽责,厕所这一“天大的小事”,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

在广袤大地上摄取营养,锤炼成长。在采访过程中,也有不少小“考验”——四川村落植被茂密,蚊虫较多,即使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也难免“中招”,叮咬后奇痒无比,手背肿胀,叮咬痕迹一个月后才慢慢消退。

“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这是讲好基层故事的重要条件。践行“四力”,要脚踏实地,情系人民,才能撰写出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报道。此次撰写《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厕所革命”?》文章,不仅锻炼了记者的新闻业务水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最重要的是让记者们的笔尖紧贴广袤大地,心中情系百姓民生。

 

点击阅读:《为什么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飘香中国?》

记者手记:把小吃做大,不畏辛苦追求精品的精神不能少

袁婷 尹莉娜

《为什么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飘香中国?》是“70年70问”系列中一个十分接地气的题目,说难不难,但想要做好,也不容易。好在,写作团队在立意之初就定下大方向——“在这么多题目中,小吃是比较‘小’,但不能把文章的格局写得太小,要把‘小吃’做大、做精。”

的确,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走向全国,其背后不仅凝结着无数个小吃业质朴勤劳、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更离不开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县域发展等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载变迁与发展的历史作用。而这,也就是这篇稿件真正要讲明白的故事。

策划:不畏辛苦 追求精品

确定了上面所说的立意后,我们没有直接去街头采访小吃店主,而是首先联系了三个方面——沙县政府、兰州市商务局以及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这相当于找到了兰州牛肉拉面与沙县小吃的“家长”,还有一位十分了解两大小吃发展成绩的“班主任”。

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写作团队感受最深的是,去一线采访与精益求精的态度。

甘肃兰州与福建沙县,分别距离北京近1486公里与1771公里,如果对方愿意提供配合,或许经过几个电话采访、再实地采访些北京当地的小吃店主,就可以获得我们所需的全部内容。

但我们没有这样做,写作团队负责人向沙县政府提出邀请,邀请他们赴京座谈,面对面交流沙县小吃的发展。最终,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沙县小吃发展座谈会”,同时还邀请到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秘书长以及社科院相关专家,他们的分析观点后续都在文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兰州市商务局的协助下到兰州实地调研、采访了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与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

兰州一行,整个团队也十分“给力”。为了尽可能多拍、多采,大家周六便从北京出发了,没有人抱怨在休息日出差工作,更多的是兴奋,一心想着怎么能把视频拍好,把采访做到位。

采访传承兰州牛肉拉面技艺第四代人马文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我们特意请饭店腾了一间空屋子,重新布置,挂上黑色的背景幕布,请马师傅在那里表演拉面。8月的夏日十分闷热,屋里没有空调与风扇,马师傅脸上的汗水一滴接一滴没有停过,但他始终笑着去配合摄像记者的拍摄要求。而由于出差所带设备不足,没有补光灯,我们就用手机闪光灯代替,轮流举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个小时的拍摄,最终取得了想要的效果。

成稿:理清脉络,学会取舍

由于前期计划和准备充分,到了成稿这一环节,文章的素材比较丰富。但在写作过程中又发现一个问题,素材太多其实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甚至存在迷失在“资料库”中的危险,很容易忘记写作的初衷,而变成对材料的堆砌。

另一困难是,文章的立意决定了“双明线+一暗线”的结构,两种小吃的发展是两条明线,整体大环境的人口、经济变化是暗线。三线并行的结构,要将文章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地呈现出来,并不容易。

这个时候,对素材的取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从新闻的专业角度而言,摒弃采访者过分自夸的内容,留下其中客观、实际的“干货内容”;另一方面,从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讲,要选取其中紧紧贴合主线的生动故事和具体数据。

总体而言,这篇报道以活泼、轻松的语言将两大小吃发展、发扬的过程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并通过小人物、小地方的真实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巨大变迁。

最终,文章在成稿提交审核后,没有太大修改便被提前发布了,我们在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而团队里的每个人也收获、学习到了与日常选题报道大不相同的宝贵经验。

 

点击阅读:《为什么“中国小草”能走向世界?》

记者手记:用“青蒿素”精神挖掘“中国小草”的奇迹密码

崔元苑

在接到“70年70问”之“为什么中国小草能走向世界”的选题之时,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发展,中医药事业艰难复兴。从地位的提升和明确、到法制的规范与护航,再到顶层设计、战略引领,一代代中医人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一步步进入全面振兴,中医药瑰宝重新焕发新光彩。如此,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中国小草”的科学壮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令世界瞩目。在国之大典的高光时刻,如何向祖国汇报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我们的心头、笔头重若千钧。

“中国小草”狭义上是指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来源于青蒿这种药草植物。在2015年10月,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凭借成功研发青蒿素以及对人类抗疟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从广义而言,我们思考认为,“中国小草”是指以青蒿素为代表的更多有确切疗效的包括中药材、中药方剂、特色中医疗法等等博大精深内涵的中医药事业。

于是,我们决定通过四个部分的叙述逻辑来剖析青蒿素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密码。首先是回顾青蒿素抗疟研发成功获诺奖的过程,通过一株药草创造的医学奇迹引出世界更多人开始了解并接受中国中医药的事实和结论。然后挖掘为何能做到的原因,从中医药传承到人才教育、培养、从国家战略布局到体制机制的强大支撑、从中西医结合的现代思维到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等多维度展开辨析。而这个辨析的过程恰恰也是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的发展轨迹和成就。最后得出结论,青蒿素是一个里程碑的坐标,以青蒿素为代表的“中国小草”必将书写更多的医学奇迹,中国中医药必将在世界医学舞台闪耀光芒,为造福人类健康,共建人类健康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建立更大的功勋。

为了深入了解青蒿素研发、研制成功前后的历史背景、幕后故事,我们参阅了近百篇权威媒体的报道及采访内容。为了近距离接触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的故事,鉴于不打扰科学家工作的前提下,经多次沟通与协调,屠呦呦教授所在单位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给我们提供了内部影像资料档案,并将最新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授权这次报道。从这些历史资料中,我们有幸看到了当时研究人员的工作环境、做实验的真实场景,以身试药的情节,对屠呦呦教授其人其语其行,对于整个研究团队献身科研的震撼与感佩之至,对于“青蒿素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思考,以此认识的高度和深度进行准确而饱满的诠释。

为了准确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历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本次报道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贡献。不仅提供了最权威的数据及相关宣传材料,更为我们推荐了见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医药发展历程的国医大师采访对象资源,其中包括中医针灸第一人石学敏院士、“国药泰斗”金世元等等。他们既是中医药事业振兴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更是中医药传承或者走出去的代表。

在接触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的过程中,八十多岁高龄的石院士一听说人民网的报道需求,第一时间回复可以接受采访。在赴天津采访的行程中,当一切准备就绪,临采访前2小时,我们突然接到院士秘书电话称院士腰椎疼痛,无法按约采访。次日可否采访不能完全确定。一直到次日上午采访前,记者一直“祈祷”不要再接到“突发”电话。次日,记者顺利到达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预定的时间见到了院士,当记者问道,“您的腰好一些了吗”,石院士摆了摆手,“老毛病了”。上午,我们跟着八十多岁高龄的石院士出诊,面对病床上患者的痛苦,他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腰椎痛,一边与患者“聊天”,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娴熟精准地进行针灸治疗。

而在世园会本草馆和百草园的采访,更让我们感受到数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智慧与魅力。在其中一个展馆,临沂中医院制作的中药香囊不一会儿吸引了众多游客的驻足、围观与体验,丁香、艾叶、薄荷、白芷……,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几味药材,配比捣制后,就能产生防蚊、祛湿的效用。另一边,中药制作的时令养生茶、耳穴压豆、中医号脉排起了长队。中医药的妙用让大伙儿连连称叹。

从中药研究所的实验室到对标国际的标准化制药生产线;从抗击疟疾、非典等重大疾病防治战役到慢病预防、日常养生保健;从为国外领导人治愈不治之症到“一带一路”惠及更多世界人民的健康,我们终于明白了“中国小草”的力量,领悟到一代代中医人矢志不渝的动力何来、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底气何来,感受到守正创新、中西医结合、现代科技赋能下的中医药事业的广阔潜力。中医药走向世界是应然之路、“中医智慧”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是新中国之骄傲、世界人民之福!

 

点击阅读:《中国为什么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

记者手记:破解中国发展密码 记者有责任

孙阳

“中国为什么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这是一个看似宏达且专深的命题,如何破题,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记者认为,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可以做一个类比:一个人为什么从来没有生过大病?

首先,他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底气”这个概念,从现实底气和根本底气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在采访专家学者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练就出一副硬朗的“身子骨”。而这个共识有一个根本原因,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次,一个人在身体底子好的同时,还要有及时治愈小病小灾的能力,这样才能不至于酿成大病。所以,我们提出了“中国能力”这个角度,先阐述中国不是没有过经济波动,也不是没有受到过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中国有化危为机的能力,有持续改革发展的能力,更有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

最后,一个人没有生过大病,更可贵的是还能把自己的身体健康经验总结出来,从而形成一套养生之法。同时,这个经验还在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丰富和拓展。所以,文章最后一部分落笔在“中国经验”。从几次大的危机发生时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中国自身的收获以及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大变局下,如何面向未来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文章的采写过程中,记者共采访了5位专家,分别涉及政府机构学者、高校专家以及微观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者,力求从宏观角度着眼、中观角度切入、微观角度落笔,充分展现中国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

为了防止陷入话题争论,记者在写稿前首先对选题进行深度研判,规避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稿件先后明确了几个重要论点:“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但是确实有过经济波动”“要明确经济波动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内在规律,经济危机只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明确了这些前提,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力求把通俗意义上资本主义制度范畴下的经济危机没有在中国发生讲清楚。

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等优势,所以中国不会发生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同时,我们还讲到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还因为我们有及时防范、化解危机的能力。

最后,当我们以面向未来的视角落笔时,点出正是在一次次防范风险、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在时代的潮流中发展前进。

在整篇文章的采写过程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如何破题、论证,不仅考验着一个记者的专业能力,更需要科学、全面、完整的逻辑思辨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停留在讲故事,更应该用有理、有据、有节的论证方法和思维体系去把中国故事传递到受众心里。

 

点击阅读:《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

记者手记: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

闫妍 段晨茜

民营企业发展靠市场,为什么要搞党建?从7月5日接到稿件的写作要求到拟写提纲到稿件初见雏形,我们反复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问题。最终确定从方向指引、人才培养、企业管理三个角度进行论证。

文章以企业案例、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数据为支撑,生动说明了党建工作是民营经济前进的方向标、发展的动力源,重视党建工作的民营企业,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民营企业加强党建的相关案例较少,我们通过查阅了网络权威报道、报刊、书籍等多个途径,选取了一些准确、可靠、贴合论点且具有说服力的案例。

我们特别征求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建处的意见和建议,采访了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以及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将这三家民营企业的党建案例融入到稿件中,以企业主的切身经历和企业的发展历程,充分佐证了党建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第二部分党建助力抓牢最关键生产要素——企业“细胞”有活力中,我们分别采访了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民营企业主,他们的感受以及企业发展实际,有力说明了在重要的岗位上招聘党员已成为不少民营企业的首选,党员这一特殊的员工群体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先锋带头作用。

2019年是中国光彩事业开展25周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查阅了统战部在今年发布的“光彩事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列举数据,展示了多年来民营企业界人士通过多种方式,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贡献的智慧和力量,证明了党建工作推动企业树立起强大的责任意识,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这一观点。

在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中,民营企业在党组织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对助力我国打好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底,参与的民营企业已达7.64万户,我们特别列出这一数字,它有力证明了已有许多民营企业在党建引领下,扛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民营企业党建的相关理论阐释为数不多,在撰稿过程中,为确保内容准确无误且条理清晰,尽可能全面地阐述党建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多方求证,请领导和专家指点,并不断补充、更换案例。

为保证稿件逻辑顺畅,我们从细处打磨,甚至几次将文字整段推翻重来。三个月的时间,稿件历经数十次修改,不断丰满完善。

整个写作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历练,激励着我们将这种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保持一种极致追求,让脚踏实地、严谨细致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点击阅读:《为什么说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

记者手记:琢磨

施云娟

《为什么说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完成这一稿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寻与琢磨的过程,期间,我更完整地琢磨了雄安,也琢磨了自己。

今年5月,第一次看到这个题,作为派驻雄安的我,果断绕过了它,选择了雄安建设中引入的海绵城市。原因很简单,这一题目相比较而言太宏观,我不认为自己驾驭得了。

然而生活就是这样,越是拒绝的往往越无法逃脱。7月收到消息,领导点题,《为什么说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由我们团队完成。好在,看到这个题以后,我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自2018年4月来到雄安以后,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因为每一天都在认识这个地方,每一天都在获知新概念、新理念,几乎每一天都会接触新的知识。因为职业的缘故,接触新鲜事物本身是常态,但如此密集而又如此频繁地刷新知识库,或许也只有在雄安。这些,让我逐渐认识雄安、了解雄安,但它们还不足于回答“为什么说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这个问题。静下心来,我试着梳理了自己了解的雄安,以及对雄安的疑惑,在团队的帮助下,最终确定了写作提纲。

雄安新区的设立,给本地老百姓带来的变化,对于本地区乃至于区域的意义,这一年多来了解得不少,但要说是千年大计,就需要将其放到历史长河中去探寻。都说“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设立雄安新区的意义,从这句话中可以窥见一二,但同时也给不少人带去新的疑惑——难道雄安是要建成深圳或者浦东吗?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知道为什么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就要了解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大多数人知道雄安始于2017年4月1日,对雄安新区的关注也集中于雄安新区的建设进展和其中带来的各类机遇,对于设立雄安新区的初衷和其意义,以及雄安新区之余我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想了解却无法全面获知。同样,怎么建设雄安新区,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怎么建设,不仅可以了解雄安的建设理念、进度,更可以从中获知未来中国建设、发展的蛛丝马迹,这也是外界关注雄安的一大原因。如果能回答以上问题,或者能破题,我就算是完成了本次任务。

确定了思路,接下来首先要做的是我自己知其所以然。查资料、找专家、找村民、翻采访笔记、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整理、消化、再整理、再消化……从动手到成稿前后历时2个多月,期间,满满的收获与感动。

因为这次的选题,我和我的一些同事,第一次知道了雄安新区的设立前后历时5年,知道了其中的科学与缜密,我们也第一次对雄安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因为这次选题,更加细致地了解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背后的付出与艰辛,不是“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共计3000余人的心血”这样的数字可以说清地;第一次知道了雄安的老百姓们,对雄安的了解与认识如此深刻,更为他们那颗豁达与奉新的心感动。

“肯定好,可能会有付出,但得到的更多,有舍才有得,未来会特别好,子孙后代就能享福获益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因为国家越来越好。”这是采访中新区老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刚来雄安时,不时听到抱怨,因为整治清退散乱污小企业,一些人的生计暂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一年过去,大家的想法、观念随着新区的建设发展在变,人们认识更全面、客观,也更为理性。这也给了我启示。

老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两个月间一次次改文章如此,一次次突破困难发掘自己潜力如此。两个多月,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雄安,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之前常被问起的那个问题,“你为什么来雄安?”

为什么来雄安?你琢磨琢磨。  

 

点击阅读:《为什么说巡视制度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记者手记:好稿件是磨出来的

扶婧颖

10月22日上午,“70年70问”之《为什么说巡视制度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比原定计划提前三天上线,稿件及视频收获了一众小伙伴的点赞支持,我与写作组其他同事一颗悬了两个多月的心终于能放下。

从7月下旬分派选题、8月中旬拟定第一版提纲,到10月22日发稿,巡视制度写稿小组经历了修改题目、提纲多次推翻重拟、被拟采访的部门和专家婉拒、稿件两次大改和无数次小改等诸多波折……好事多磨,付出总会有收获。这次磨练,也让我对新闻写作等业务有了以下感悟和收获:

1、“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好的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整理行文思绪,让整个写作过程更加流畅,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充实。

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专业性强,距离普通百姓的生活较远,如何能在将这一话题讲清楚的同时,真正做到“去门槛”,让读者轻松“get”它的独特优势,了解其在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成为这篇稿件的写作难点。

起初,我们从“70年”的时间维度破题,重在全面梳理巡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的发展变化。小组多次开会讨论思路,又经公司领导点拨,考虑到如果按照时间线来梳理稿件,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什么是‘国之利剑、党之利剑’”这一问题,还容易导致文章冗长,读者也较难直接领悟核心,于是我们将整个提纲推翻,重新构思,最终开门见山回答问题,集中表现巡视制度的独特优势、创新之处、取得的成果和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细数来,光是确定行文思路,我们就写了四版提纲。此外,小组同事通过多个渠道联系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相关部门,向其发出了采访邀请函并附上详细的采访提纲,但因题材和时间较为敏感,最终还是婉拒了我们,这也使得提纲不得已再次作出修改。

2、“心中有粮,下笔不慌。”动笔前,要问问自己对写作内容领域的相关知识是否心中有数。

整个初稿写作过程历经半月余,在正式动笔前,为真正理解中央为什么重视巡视制度、巡视工作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巡视工作方法中的专业词汇如何才能让读者接受,我们反复观看了《巡视利剑》《将改革进行到底》《永远在路上》等一系列相关专题片,查阅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十八大以来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稿件及资料,整理了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大量案例,并邀请了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过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等多名专家对该问题展开论述。

而在写作时,如何生动地讲好巡视故事,将巡视故事与巡视工作中的“专属名词”相结合,如何从更高的站位看待巡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组内同事们反复琢磨。而我作为接触反腐领域报道刚满一年的“新兵”,不免有些“本领恐慌”。每写一部分,便反问自己,讲清楚了吗?读者能看懂吗?内容有新意吗?遣词造句还有修改的余地么?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完成了第一稿。

3、“敏而好学,不耻上问”。领导同事的无私指导使得稿件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送审稿件后,分管领导专门和我们小组开会讨论稿件存在的问题,逐字逐句地提出修改意见。也正是这次会,让我对新闻写作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原来还能这么写”“顺了顺了”……原本自己纠结了很久的问题、拧巴的文段也理顺了许多。虽然文章进行了较大改动,但思路顺畅了,再去梳理素材和文章时更加有目的性,之后的多次改稿也进行得比较顺利。无论是大报姜洁老师的指导,还是听取改稿会上公司领导们的建议后再次调整,我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态度,不断地吸收养料、充盈自己。

稿件在组内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丰富内涵,提升高度,最终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以及网友们的肯定。此次“练兵”虽然告一段落,但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会一直伴随着我,做好之后的每一项工作。

 

点击阅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被称为“人民军队”?》

记者手记:井,挖得越深,水越清冽

黄子娟

作为人民网大型全媒体策划“70年70问”中,唯一一篇军事选题——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被称为“人民军队”?映入脑海的第一反应是“军民鱼水情深”。 但下一秒,就马上否定了自己——没那么简单!

记者的直觉告诉我:越简单的问题,越难回答;越质朴的道理,越厚重深邃。这就好比生活中的启示:井,挖得越深,水越清冽。

常年跑军事,我心里也有个绕不开的军旅情结。虽然“每逢大稿有静气,凝神聚力若禅定”,但这篇稿件自写作之初,我脑海里便自带各种BGM,像是“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都是经典军旅歌曲里的矫健身段和袅袅余音。

翻阅历史资料,有这样一张照片让我动容:抗战时期,一位老大爷,用黝黑、粗糙的手,搭在八路军战士的肩头,希望他多杀日寇为老百姓报仇。

查阅书籍著作,有这样一段对话让我回味: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问12岁的月娃子为什么当红军?月娃子答,“红军为穷人打仗,是抗日的,谁不想当一名红军战士!”

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种军事力量来来往往,粉墨登场。中国,沉沦在上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有谁能够救中国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

要深刻回答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被称为“人民军队”?,就必须拉直我是谁?忠于谁?为了谁?依靠谁?4个最为寻常而又朴素的问号——这连着人民军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因原点”和“价值原点”。

那么,我该从哪里寻找答案?一幕幕采访中的回忆在脑海中浮现:当我抵达边境扫雷的最前线,见证中国军人“刀尖上的舞蹈”,当我跟随伊木河连队一起巡逻,体验边防战士“一天走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艰辛,当我拍下战士们在疾驰领跑的陆军新型装甲车里登战位、学操作,在跨海区训练的航空母舰上爬舷梯、钻舱室的矫健身姿,当我新春走基层时,采访舍家卫国的官兵,聆听他们的心声…我知道,答案早已化作每一名军人履行使命担当的生动实践。

如果把人民军队92年的峥嵘岁月比喻成地质纪年,在这段历史的纵切面随便截取一个“断层”,你会发现这支军队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证据,在战争年代无处不在,在和平年代熠熠生辉。

答案,记录在人民军队的战斗地标中——

70年来,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气吞万里如虎,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国威军威;无论是在多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浴血戍边,还是一次次危急关头处突维稳……民族、国家、人民的安危,始终是这支军队的使命所系。

答案,映射在强军兴军的攻坚行动中——

从人民陆军边防部队的卫国戍边、寸土必争,到人民火箭军的长剑战车备战砺剑、蓄势待发;从人民海军的南海、东海海上维权,到人民空军警巡东海、战巡南海、飞向远海……哪里有国家安全的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筑成的钢铁长城!

答案,铭刻在子弟兵向死而生的气概中——

“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留下“最美军礼”的海军潜水员官东,九寨沟地震中留下“最美逆行”武警战士张国全,云南麻栗坡雷场扫雷中,失去双眼和双手的“最美勇士”杜富国……只要人民有难,子弟兵就义无反顾、奋不顾身!

我提笔写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被称为“人民军队”?因为——根基血脉来自人民,这是永远不变的红色基因;听党指挥忠于人民,这是永远不变的建军之魂;牺牲奉献为了人民,这是永远不变的宗旨本色;敢打必胜依靠人民,这是永远不变的胜利之本。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深知,践行“四力”要求,讲好强军故事,是我们的初心所在、职责所系、使命所需。因为,那是我们精神的高地、新闻的富矿、共同的家园,如同挖掘深井中的一汪汪清泉,在清冽中品尝滋润心灵的甘甜。

 

点击阅读:《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

记者手记:从“小巷总理”看“大国之治”

那其灼

在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中,《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是个“小题目”。在“小巷总理”这个群体的身上大多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小事,很难找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故事。客观的说,如果写《中国的“小巷总理”很管用》并不难,但是探求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特别是还要在这个群体中去寻找新中国70年历史性成就中蕴含的“中国基因”,破解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密码”,则并非易事。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当下的习以为常和理所当然,一旦放到历史的坐标系里,便会发现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回答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我们方向是去寻找中国的“小巷总理”究竟从哪里来?

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我们找到了新中国第一位“小巷总理“陈福林的故事。一个人力车夫,通过居民投票选举成了居委会主任,我们有意识的将他的个人命运传奇,放到大时代中去。 “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宣告成立。新上任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了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两天之后,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选举居委会主任,陈福林当选。大国总理和“小巷总理”几乎同时上任,这种反差即构成了讲故事的张力,又为下文中提到的”小巷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基层实践中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寻找价值和意义。第一位“小巷总理”的出现,结束了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保甲制”,在新旧对比中,我们看到了“小巷总理”从诞生的第一刻起就被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因。在法律的保障下,“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小巷总理”的身上体现得格外直观而清晰。

我们找到了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的初步答案。

基层的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这篇报道,我们采访了近十位居委会干部,前后采访了黄大妈四次,采访了鞍山社区干部刘娟两次,采访了80后小巷总理高云白和朱帅两次。我们几乎把黄大妈家里的老照片从头翻到尾,把朱帅手机里的各个微信群刷了好几遍……

黄大妈召集社区居民献计献策帮下岗职工再就业、刘娟组织的民生议事会解决社区治安问题、80后的朱帅在微信群里商量拆除违章建筑的难题……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不同时期的“小巷总理”们都在最大限度地凝聚着居民们的智慧和力量,让多元化的意见和诉求得到有组织、有秩序的表达和集中。无论是面对面的开会,还是在网络里的讨论协商,都让每一位居民都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参与决策,可以共享发展成果。

至此,我们在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里,找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主题——“这些‘小巷总理’也在中国城市的最基层实践着一种民主模式——协商民主。”70年,虽然几代“小巷总理”的工作方式不断变化,工作手段几经更迭,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闪耀在街巷之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这是“小巷总理”之所以管用的根本原因。”

在这篇报道里,我们没有把“小巷总理”当作个体,而是把“小巷总理”当作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在审稿会上,多为领导提出了需要横向对比的建议,我们特意通过不同民主制度的对比,凸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深刻内涵和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人民网领导把握时机,推荐这篇报道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和人民网首页大头条位置上,很好的呼应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

走过难题不断的时代,才有写满答案的历史。我们理解《70年70问》就是这样一部厚重历史。它要告诉人们这七十年中国经历过什么?中国为什么这么做?中国为什么会成功?!《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就是这段大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在中外的对照中,读者能看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成熟、能看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实践、更能看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能在这样厚重的历史中留下我们的一笔,这是一个新闻人的责任和幸福。

 

点击阅读:《为什么“国学热”持续升温?》

记者手记:国学传递的是一种精神

刘婧婷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国学,如同血液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身体里,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延续,这是70年70问“国学篇”的立论。

开始之前,要不要问什么是国学?

当我们探寻什么是国学,从既往的学术文献找线索,发现莫衷一是;向既往的媒体报道求答案,发现百家争鸣……当我们拿起三脚架与单反,走到孔庙的普通游客身边,似乎找到了些许答案:归根结底,国学传递的是一种精神。

“国庆节您为什么选择来孔庙逛逛?”“因为我去年是在这里进行的成人礼,时隔一年想回来看看。”“国学和您的生活有什么相关性?”“我们家的孩子在幼儿园都在学呢”……国学之于你我,是很多美丽的记忆片段,抑或是独特的经历与感受。

经过审稿会多次沟通,团队还是决定把国学概念的厘定放在开篇首段。在这个框架下的讨论,是全文成立的前提,也是逻辑的起点。

 讨论之中:优秀传统文化意味着什么?

国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情怀的感念,恰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真实写照。谈国学热持续升温的内因,其实就是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涵养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当你身处岳阳楼,会感念范仲淹的人生底色,因为听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你身处黄鹤楼,会沉浸于李白的豁达爽朗,因为听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偶然遇见国学带来的惊喜,这便是细水长流的文化情。

寻找之路:哪些是国学很好的诠释者?

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离不开人的作用。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媒体人,还是国学教授……他们都是这股热潮经历者,助推者。

团队试图从人的身上找到国学的魅力,那些有关国学的记忆,谈“中国人诗心”的《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谈“在优秀传统文化花园,给孩子开窗”的自媒体人王凯……他们有关国学传承的实际努力,也如同一股股清流注入国学热升温的大潮中,成为诠释国学精神实实在在的演说者。

升华之门:宏观与微观是不是一以贯之?

当我们把视野从个体的视角挪向更广阔的宏观世界。国学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的呢?中国为全人类前景提出的中国方案,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色彩。

笔尖在时间、空间的维度上延伸开去,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国学或潜移默化、或显而易见给中国、中华民族这两个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校对之法:是不是就是不相信?

“语言真奇妙”,尤其是校对的时候,这种感觉最为强烈。成文的过程是眼见一座小房子搭建起来,校对的过程便是眼见一座房子再拆下来,数字、名称、出处等等,均要有出处可查,有迹可循。

校对的过程就是怀疑,怀疑团队合作成员的判断能力,怀疑自身的细心程度,经过反复的推敲,耗尽了耐心,便是交稿的时候了。

“国学篇”刊载后,有网友向我们反馈:“作为家长,有的时候儿子说梦话,都听不懂。老大有时候晚上说梦话都是文言文,有一天,终于听懂了,说的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给我高兴的啊!”一起写稿的团队成员们笑了笑,想起了霍金的一个梗。

记者问:“您这辈子有没有被什么事情感动过?”霍金认真地想了想,说:“遥远的相似性。”

 

点击阅读:《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

记者手记:承载希望之重 无细想不敢轻言

何旭 邹菁

《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是人民网“70年70问”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中一篇小切口的采访选题。我们刚拿到这篇题目时的想法,是从大家最熟悉的那张“大眼睛”的照片讲起,在一个典型人物的成长经历中寻找社会发展的印记。

当我们开始着手架构文章的脉络,发现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文章选题所覆盖的范围包括了社会发展中教育、公益、扶贫多项事业的历程与成就,要谈的内容很多,而构想得是否全面,如何真实地展现贫困失学儿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最终的文章中,我们以苏明娟热心公益、反哺社会的经历讲出一名贫困儿童的蜕变,以举不胜举的爱心人士感人故事讲出礼仪之邦人民的慈悲,以希望工程的努力为序篇讲出中国教育、公益、扶贫的共同发展。

曾经的“大眼睛”女孩,已经成长为青年榜样。走进苏明娟所在的单位--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大楼,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苏明娟。在苏明娟的描述中,有着对过去艰难求学的回忆,也有着对通过希望工程接受社会好心人帮助顺利完成学业的感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墙上的锦旗、橱窗里的奖杯证明着苏明娟未曾停歇脚步,始终坚持着公益事业。在社会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苏明娟没有忘记初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帮助着贫困学生,希望与爱心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延续。

作为希望工程的载体,希望学校是必须要采访的对象。以苏明娟为主线,我们来到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以及苏明娟的母校--金寨县三合实验学校进行采访。

旧祠堂改造的学堂已经成为了历史,两个希望小学配备了现代化教学楼、操场及各类活动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舒适的学习环境。在采访金寨县希望小学副校长廖桂林时,她高兴地向我们介绍学校的各种设施以及学校里的各类活动课。

目前的希望小学,不仅是让孩子们有书读,更是让孩子读好书。而这些不仅是因为社会爱心汇聚带来的,更是因为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关爱儿童成长重视教育投入。

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和光辉属于所有参与希望工程的人,属于全社会的人,希望工程理事长郭美荐说。

通过采访,我们对希望工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它代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慈善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体现在公益慈善方面,还在于教育方面,促进了社会的正义、教育的公平。

当希望工程将教育、公益、扶贫事业结合到一起,它的影响力在全社会得到了扩散和支持。“一个老党员”的故事、白芳礼的故事等都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知道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性。“只要有一个孩子失学,这个项目就不会结束。”这句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翻阅历史资料,从新中国初期80%是文盲的教育困境,到目前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推行全民教育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和社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对贫困儿童的关心,对中国的发展进步所做的最直观的努力。

一颗知识的种子,承载希望的重量。通过希望工程这个平台,截至2018年,近600万个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而这背后可能也是600万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作为记者,我们只有扎扎实实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思考,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些真实的故事呈现出来,讲述中国为什么行的时代追问。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