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重磅推荐

边关雷达站的光阴故事丨西北向北,“戈壁歌者”致青春

2019-11-18 08:51 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郭靳 杨思聪 张鹤

“战友你驻守边疆,你可曾爱上那里的风光?那里是否有漫天的星海,还有那高高的白杨?”

边塞飘雪,北疆迎来漫长冬季。西北向北,一座座边关雷达站热闹非凡,官兵们都在传唱一首歌——《致我边疆战友的青春》。

写歌的人叫刘斯,是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名指令标记员。他说,写歌是他“get”的新技能——是蓝天、大漠、星空以及战友,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刘斯是一名大学生士兵,父亲刘奎英是普通工人,平时喜欢摆弄二胡、葫芦丝、唢呐等民族乐器。受父亲影响,刘斯从小就跟着父亲学音乐,“吹拉弹唱”样样都能上手。

中学时,刘斯自学吉他弹奏,成了学校课余舞台上的“校园明星”。上大学那年暑假,刘斯被一则征兵公益广告吸引……就这样,他瞒着父亲报名参军。

入伍后,刘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一起参加技能培训。雷达兵部队点多线长面广,除了少数几个直属分队与机关驻扎在一起,大多数基层雷达站都各自独立驻防,宛若珍珠般散落在戈壁滩、边防线上。

“我执着飞翔,执着为着梦想。”培训结束那天的晚会上,刘斯登台演唱自己写的歌《我们的执着》,台下战友们越听越沉默,大家知道,这一别,再见一面就难了……

培训结束,刘斯与同单位的十几名战友回到所在雷达旅。接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基层雷达站,只有他和少数几个战友,留在旅机关一中队。

戈壁营区内,刘斯与战友一起弹唱。

穿沙漠、过戈壁……今年5月,上级组织“心贴心”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为兵服务。刘斯作为小分队成员之一,与战友行程5000余公里,来到自己未曾去过的几个边防雷达站。

远离繁华与喧嚣,雷达站的兵质朴又热情。在某边防雷达站,刘斯的弹唱让官兵们开心不已,有的要求跟他学弹吉他,有的也情不自禁跟着他一起唱……

晚上,战士们与刘斯聊到很晚:“北疆的野骆驼是我们这里的常客”“夏季野马群飞驰的情景太壮观了”“班长,远方那个小山包的羊群,是附近一户牧民家的,他们每周都会给我们送来奶茶,真是美味呐”……

在更远一点的某雷达站,刘斯见到曾经一起培训的战友刘盼攀。久别重逢的一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像在学校一样,这两个小老乡促膝长谈,有说不完的话。

“家里人和朋友都不想让我在这里待太久,说这里是‘兔子不拉屎’的地儿,可我觉得,这里是个清净地儿。”刘盼攀的家在成都,父母想让他退伍回家找份踏实工作,没想到小伙子说啥也不回去。

“生活在戈壁的人,眸子里都透出一种清澈。”刘盼攀说,如今有了网络,边塞再不是信息孤岛,雷达站的生活并没有人们说得那样单调,但比大城市要单纯些。

偏远边地,生长顽强意志。

在刘盼攀眼里,这里的人生风景大不相同——雷达技师方友良,为了摸索新装备的“脾气秉性”,吃住在雷达方舱,一待就是半个月;老班长陈树森,在戈壁滩上服役20年,一心一意为战友调配伙食,每次返乡都自费采购几箱食材、调料寄回连队;老班长李阳,在戈壁种下“文学梦”,他创作的“边塞诗”在强军网论坛上备受战友追捧。

游子在外,怎能不思乡?

雷达站不缺感性之人,每到夜深人静,思念如水在心间流淌,老班长李阳创作的诗句在朋友圈流转——“雷达站是难以割舍的地方,戈壁滩沧桑的模样让我迷恋……”

走一趟边防雷达站,淳朴的兵味,让刘斯深受感动。回到一中队,他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几首歌曲,并配上诗意的名字:“戈壁华尔兹”“阿拉善的理想树”……

不久前的一天,刘斯再次与战友一起前往某边防雷达站蹲点。坐在车里,刘斯轻轻哼起曲子……来到雷达站,他把歌词写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让战友们帮助修改。最终,歌曲《致我边疆战友的青春》得以成型。

“第一次演唱这首歌,心里真紧张,怕大家不认可。”正式演出那天,在沙漠雷达站,没有华丽舞台、没有酷炫灯光,伴随沙漠里的大风,刘斯抱着吉他,走向台前。

“战友你可曾记得那些晚上?如今的我怀抱当时的希望,如果你还记得那时的理想,就把一切交给大漠边疆……”一曲歌罢,战友们听得入了神,沉默了几秒钟后才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想让家人也听听。”刚刚散场就有一位老班长找到刘斯,想要拷贝一份音频电子版;一位年轻的战士添加了他的微信,想把这首歌传给远方的女友……

前不久,某边防雷达站一位刚刚留队的士官给刘斯发来信息:“服役这两年,我一直问自己为什么留下来?现在我想明白了,就像你歌里唱得一样,快乐、理想发端于心——心若灿烂,生活便没有戈壁,心灵便永无荒漠。”

“战友你驻守边疆,你可曾爱上那里的风光?那里是否有漫天的星海,还有那高高的白杨?”

边塞飘雪,北疆迎来漫长冬季。西北向北,一座座边关雷达站热闹非凡,官兵们都在传唱一首歌——《致我边疆战友的青春》。

写歌的人叫刘斯,是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名指令标记员。他说,写歌是他“get”的新技能——是蓝天、大漠、星空以及战友,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刘斯是一名大学生士兵,父亲刘奎英是普通工人,平时喜欢摆弄二胡、葫芦丝、唢呐等民族乐器。受父亲影响,刘斯从小就跟着父亲学音乐,“吹拉弹唱”样样都能上手。

中学时,刘斯自学吉他弹奏,成了学校课余舞台上的“校园明星”。上大学那年暑假,刘斯被一则征兵公益广告吸引……就这样,他瞒着父亲报名参军。

入伍后,刘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一起参加技能培训。雷达兵部队点多线长面广,除了少数几个直属分队与机关驻扎在一起,大多数基层雷达站都各自独立驻防,宛若珍珠般散落在戈壁滩、边防线上。

“我执着飞翔,执着为着梦想。”培训结束那天的晚会上,刘斯登台演唱自己写的歌《我们的执着》,台下战友们越听越沉默,大家知道,这一别,再见一面就难了……

培训结束,刘斯与同单位的十几名战友回到所在雷达旅。接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基层雷达站,只有他和少数几个战友,留在旅机关一中队。

戈壁营区内,刘斯与战友一起弹唱。

穿沙漠、过戈壁……今年5月,上级组织“心贴心”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为兵服务。刘斯作为小分队成员之一,与战友行程5000余公里,来到自己未曾去过的几个边防雷达站。

远离繁华与喧嚣,雷达站的兵质朴又热情。在某边防雷达站,刘斯的弹唱让官兵们开心不已,有的要求跟他学弹吉他,有的也情不自禁跟着他一起唱……

晚上,战士们与刘斯聊到很晚:“北疆的野骆驼是我们这里的常客”“夏季野马群飞驰的情景太壮观了”“班长,远方那个小山包的羊群,是附近一户牧民家的,他们每周都会给我们送来奶茶,真是美味呐”……

在更远一点的某雷达站,刘斯见到曾经一起培训的战友刘盼攀。久别重逢的一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像在学校一样,这两个小老乡促膝长谈,有说不完的话。

“家里人和朋友都不想让我在这里待太久,说这里是‘兔子不拉屎’的地儿,可我觉得,这里是个清净地儿。”刘盼攀的家在成都,父母想让他退伍回家找份踏实工作,没想到小伙子说啥也不回去。

“生活在戈壁的人,眸子里都透出一种清澈。”刘盼攀说,如今有了网络,边塞再不是信息孤岛,雷达站的生活并没有人们说得那样单调,但比大城市要单纯些。

偏远边地,生长顽强意志。

在刘盼攀眼里,这里的人生风景大不相同——雷达技师方友良,为了摸索新装备的“脾气秉性”,吃住在雷达方舱,一待就是半个月;老班长陈树森,在戈壁滩上服役20年,一心一意为战友调配伙食,每次返乡都自费采购几箱食材、调料寄回连队;老班长李阳,在戈壁种下“文学梦”,他创作的“边塞诗”在强军网论坛上备受战友追捧。

游子在外,怎能不思乡?

雷达站不缺感性之人,每到夜深人静,思念如水在心间流淌,老班长李阳创作的诗句在朋友圈流转——“雷达站是难以割舍的地方,戈壁滩沧桑的模样让我迷恋……”

走一趟边防雷达站,淳朴的兵味,让刘斯深受感动。回到一中队,他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几首歌曲,并配上诗意的名字:“戈壁华尔兹”“阿拉善的理想树”……

不久前的一天,刘斯再次与战友一起前往某边防雷达站蹲点。坐在车里,刘斯轻轻哼起曲子……来到雷达站,他把歌词写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让战友们帮助修改。最终,歌曲《致我边疆战友的青春》得以成型。

“第一次演唱这首歌,心里真紧张,怕大家不认可。”正式演出那天,在沙漠雷达站,没有华丽舞台、没有酷炫灯光,伴随沙漠里的大风,刘斯抱着吉他,走向台前。

“战友你可曾记得那些晚上?如今的我怀抱当时的希望,如果你还记得那时的理想,就把一切交给大漠边疆……”一曲歌罢,战友们听得入了神,沉默了几秒钟后才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想让家人也听听。”刚刚散场就有一位老班长找到刘斯,想要拷贝一份音频电子版;一位年轻的战士添加了他的微信,想把这首歌传给远方的女友……

前不久,某边防雷达站一位刚刚留队的士官给刘斯发来信息:“服役这两年,我一直问自己为什么留下来?现在我想明白了,就像你歌里唱得一样,快乐、理想发端于心——心若灿烂,生活便没有戈壁,心灵便永无荒漠。”

 

白云深处,“深夜食堂”暖兵心

■杨思聪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 鹤

夜,渐渐静了。收拾完战友们吃过的碗盘,把饭堂打扫干净,空军某雷达站上士、炊事员杨蕤纶又来到案板边,为明天的早餐配菜。只见他麻利地切洗黄瓜、青菜、小葱,数出足额的鸡蛋,开始蒸煮。

忙完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就在几个小时前,杨蕤纶为连队官兵做了一顿“计划外”的夜宵——蛋炒饭。

这顿蛋炒饭,得从前一阵子说起。

国庆节刚过,连队熬夜加班的人猛然增多了:除了计划明年考军校的下士王锐恒、上等兵左明轩等站里的“考学苗子”,还有值夜班听电话、抄录飞行预报的指令标记班成员,以及夜间守油机、雷达的油机技师、雷达技师等。

夜幕降临,学习室里每天灯火通明,坐满刻苦攻读的官兵;训练室也热热闹闹,加班加点补训、强训的官兵不在少数。在这个白云深处的高山雷达站,因为即将来临的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可把大家忙翻了。

这天晚上,又到深夜,杨蕤纶出门上厕所,一路走过学习室、训练室,碰上下士王锐恒,对方拉着他苦笑道:“班长,加班背书,肚子咕咕叫了。”

杨蕤纶往学习室、训练室里一瞅:“好家伙,加班加点的兄弟还真不少!”他立马说:“等着,我这就去。”说罢,径直向后厨走去。

米饭、青菜、鸡蛋,翻炒几下;米饭刚好炒到没了水汽、干松喷香,且被鸡蛋包裹成金黄色;再撒上一把香葱碎,一道色泽鲜亮、香气怡人的蛋炒饭出锅了……

考虑到夜间进食不易消化,杨蕤纶还煮了一大锅西红柿鸡蛋汤,与蛋炒饭一同端上餐桌。

夜深人静,看着战友们捂着饿瘪了的肚子走进食堂,吃得米粒不剩重返“战场”,杨蕤纶乐了。

翌日一早,杨蕤纶找到站长高星,报告自己的“想法”: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前这段时间,炊事班应该调剂好伙食,让战友每天吃上夜餐。高星立即拍手赞同:“好主意!咱们找时间研究一下。”

随后,高星针对“每晚加班人数”,征求了连队其他支委和部分官兵的意见建议……

统一完思想后,当晚杨蕤纶就和几名炊事班战友开始为夜餐忙乎起来。

为防止战友们因长期“开夜车”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他们上网找资料、电话询问旅卫生队医师,确定荤素、口感适中的餐食制作原则。

餐谱究竟长啥样?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人人参与意见,集思广益——新鲜水果,富含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碱性食物、高蛋白食材,提供充足能量,减轻官兵值班和学习疲劳……

就这样,“深夜食堂”开张了。从一碗蛋炒饭,到品种多样的包子、馒头、面片儿汤……夜色中的一羹一菜,给官兵带来了温暖,还有心灵上的慰藉。

“深夜食堂”内,一羹一食暖兵心。

一天晚上,炊事班熬了鱼汤。四川籍上等兵刘志彪刚喝了一口,就想起妈妈制作鱼汤的方法:“妈妈喜欢用少许油,将鱼煎至九分熟,再放上一点红糖。待鱼汤呈现焦糖色,再撒上芹菜段,加水熬煮……鱼肉入口即化,鱼汤喝起来有点甜。”

到部队一年多了,许久没有喝过家乡的鱼汤了。此刻,喝完一口鱼汤,刘志彪咧嘴笑了,露出两颗虎牙:“赞!喝出了家的味道。”

又是一晚,下士赵哲走进食堂,发现炊事班专门为自己准备了一碗淋上香油的皮蛋瘦肉粥。

那几天赵哲感冒了,食欲不佳。炊事班的战友,还细心地为他准备了一些酱料和开胃小菜。那天晚上,喝过粥的赵哲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这一碗粥好像有魔力似的……”赵哲说,喝完头不沉了,感觉病好了一大半。

雷达站的“深夜食堂”,就像一个“加油站”,见证官兵向着“终极梦想”冲刺的足迹。

去年底,因为对新大纲掌握不深、吃得不透,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台站的总体成绩并不理想。知耻而后勇,官兵年初就定下目标:今年一定打一个翻身仗。

这一年,雷达站的战友们着实没闲着,始终在“冲刺”:从上半年的群众性练兵比武,到半年军事训练考核,各项考核成绩均名列前茅。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座位于云雾山深处的边防雷达站,环境相对艰苦。官兵们生活用水全靠连队的一口老水井、一台水泵保障,有时能用上村里接来的自来水。

这里任务艰巨。官兵每天除了按照值班编组正常开机,还常态化增开雷达,以一等战斗值班状态保障空情任务,经常是“白加黑”“五加二”。

可是,这里的人格外乐观。“深夜食堂”开张了,官兵们暖到心里,干啥都乐呵呵地,吃苦受累也带劲。连队就是咱的家,战友就是亲兄弟……大家说,在这个雷达站,处处都有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姜越)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