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金融

潘光伟:释放数据价值 让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2019-11-27 17:14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申佳平)“在智能化、数字化大潮下,只有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治理,才能将数据‘原油’转变为有价值、有质量的数据‘石油’。”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27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表示,大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要素,是银行业的核心信息资产,也是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活动主办方供图)

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达272.74亿笔,金额86.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05%和31.52%。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911.87亿笔,净额63.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01%和23.04%。

潘光伟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外部数据等,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先天优势。只有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改进决策、缩减成本、降低风险,才能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潘光伟还指出,当前银行业数据治理面临四方面挑战及不足:

一是数据整合度不高。银行内部数据多,涉及各个业务条线、各个部门,但未经系统化治理,数据分布零散化,搜集整合存在错配,未能实现大数据集中化管理,也缺乏对数据全口径和全生命周期性管理。

二是数据标准度不高。银行内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或统计标准,指标含义不清晰,取数规则各异。未建立数据控制和监测机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等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申佳平)“在智能化、数字化大潮下,只有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治理,才能将数据‘原油’转变为有价值、有质量的数据‘石油’。”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27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表示,大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要素,是银行业的核心信息资产,也是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活动主办方供图)

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达272.74亿笔,金额86.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05%和31.52%。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911.87亿笔,净额63.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01%和23.04%。

潘光伟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外部数据等,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先天优势。只有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改进决策、缩减成本、降低风险,才能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潘光伟还指出,当前银行业数据治理面临四方面挑战及不足:

一是数据整合度不高。银行内部数据多,涉及各个业务条线、各个部门,但未经系统化治理,数据分布零散化,搜集整合存在错配,未能实现大数据集中化管理,也缺乏对数据全口径和全生命周期性管理。

二是数据标准度不高。银行内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或统计标准,指标含义不清晰,取数规则各异。未建立数据控制和监测机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等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数据应用难。数据管理部门与银行业务部门之间未能形成良好协同,内部数据的碎片化,数据挖掘与数据应用力度不足,而与外部数据的隔离造成的数据孤岛效应,导致银行数字化转型阻力重重。

四是数据治理人才储备不足。从行业整体来看,缺乏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数据分析人才、管理人才、业务人才难以围绕数据治理形成合力,也未设置专门针对数据治理的专业队伍以及与之匹配的激励机制。

潘光伟认为,在新形势下,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为经营管理、业务决策、客户营销、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另一方面,要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手段敏捷响应、快速迭代,使银行的业务流程、产品开发和服务体验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增强客户体验,为银行业战略目标实现和改革创新落地提供强力支撑。

为解决银行业科技人才和数据人才不足的情况,潘光伟建议,要为银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努力推动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

据了解,今年6月,中银协已与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建行大学签署了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合作备忘录,首期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班已于9月份在深圳开班。

(责任编辑:申佳平)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