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青春题材类影片叙事研究

2019-12-24 10:52 今传媒  作者:张妍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影片《最好的我们》由章笛沙编剧并执导,陈飞宇、何蓝逗、惠红英、陶慧敏等主演的青春爱情类电影,于2019年6月6号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八月长安同名小说,讲述了耿耿、余淮之间从青涩懵懂到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青春题材类型影片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一直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以电影《最好的我们》为主线,探索青春爱情影片的叙事特点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最好的我们》;青春题材类;电影;叙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00-02

一、青春题材类电影中的情感共鸣

一部青春题材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票房并且能得到观众们的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经历过青春的人,对青春有特殊的回忆,特殊的感情,当影片中出现相似的情节或者场景,便会勾起观者的心弦,引起心中的共鸣,这种共鸣的出现是对青春题材最大的肯定。影片的创作者,用艺术的手法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呈现在大荧幕上,表现他们曾经的青春岁月,不仅能让观众跟随影像重温过往的流逝,还能撩动他们内心轰轰烈烈的青春情怀,最终赢得了现今最大的电影消费群体——青年观众的支持与喜爱。影片中的故事源于现实生活,依托于时代背景,对于过去对于青春,人们总是有不一样的情愫,所以,青春话题的影片成为电影创作者的首选之一[1]。影片《最好的我们》前半部分高中校园生活拍得相当真实,几乎一比一复原普通大众的学生时代,不夸张不矫情不粉饰不苦兮兮,上课走神、学霸学渣、早恋萌动、考试、记笔记、开家长会、八卦、怄气、彼此相悦的小心思,生动细腻极了,完全没有以往华语青春电影偷食禁果、地位悬殊这些臭毛病,是硬核的真青春,像片中耿耿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明媚而坦荡。世间最理想的爱情,当然是两颗同心,一生相濡以沫。擦肩而过,只能说彼此情深缘浅。放手成全,可能给人感觉言过凄美,听着有些颇为冷情,可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因为爱情。这就是青春的魅力。这也许就是曾经的美好。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个念念不完的名字,偶然提起,便会掀起波澜万千。当学霸余淮和学渣耿耿成为同桌,有关青春的故事便开始了。校园恋情的懵懂青涩都藏在了高考的约定中,可是耿耿的满怀期待却被余淮的不辞而别敲个粉碎。当七年后两人再次重逢,当耿耿解开了余淮不辞而别的谜底时,他们的情感又面临新的抉择。这一系列的剧情都牵引着观众的心,激发观众青春时期的情感共鸣。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影片《最好的我们》由章笛沙编剧并执导,陈飞宇、何蓝逗、惠红英、陶慧敏等主演的青春爱情类电影,于2019年6月6号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八月长安同名小说,讲述了耿耿、余淮之间从青涩懵懂到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青春题材类型影片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一直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以电影《最好的我们》为主线,探索青春爱情影片的叙事特点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最好的我们》;青春题材类;电影;叙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00-02

一、青春题材类电影中的情感共鸣

一部青春题材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票房并且能得到观众们的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经历过青春的人,对青春有特殊的回忆,特殊的感情,当影片中出现相似的情节或者场景,便会勾起观者的心弦,引起心中的共鸣,这种共鸣的出现是对青春题材最大的肯定。影片的创作者,用艺术的手法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呈现在大荧幕上,表现他们曾经的青春岁月,不仅能让观众跟随影像重温过往的流逝,还能撩动他们内心轰轰烈烈的青春情怀,最终赢得了现今最大的电影消费群体——青年观众的支持与喜爱。影片中的故事源于现实生活,依托于时代背景,对于过去对于青春,人们总是有不一样的情愫,所以,青春话题的影片成为电影创作者的首选之一[1]。影片《最好的我们》前半部分高中校园生活拍得相当真实,几乎一比一复原普通大众的学生时代,不夸张不矫情不粉饰不苦兮兮,上课走神、学霸学渣、早恋萌动、考试、记笔记、开家长会、八卦、怄气、彼此相悦的小心思,生动细腻极了,完全没有以往华语青春电影偷食禁果、地位悬殊这些臭毛病,是硬核的真青春,像片中耿耿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明媚而坦荡。世间最理想的爱情,当然是两颗同心,一生相濡以沫。擦肩而过,只能说彼此情深缘浅。放手成全,可能给人感觉言过凄美,听着有些颇为冷情,可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因为爱情。这就是青春的魅力。这也许就是曾经的美好。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个念念不完的名字,偶然提起,便会掀起波澜万千。当学霸余淮和学渣耿耿成为同桌,有关青春的故事便开始了。校园恋情的懵懂青涩都藏在了高考的约定中,可是耿耿的满怀期待却被余淮的不辞而别敲个粉碎。当七年后两人再次重逢,当耿耿解开了余淮不辞而别的谜底时,他们的情感又面临新的抉择。这一系列的剧情都牵引着观众的心,激发观众青春时期的情感共鸣。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这是电影里最经典的台词,也是最能激发观众内心情感的表达,也是这部看似平常不过的青春片之所以卖座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情感共鸣的唤起,让观众可以在影片中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回忆起自己的青春过往,回味起那个记忆深处的人,那件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普通人的高中时光,也许没有余淮,没有耿耿。普通的像缓慢又平静的流淌的河流。可是在看电影时,还有会有触动,因为细节的真实。一起“对抗老师”举起的手、篮球场上条约的身影、高考前在教室的最后一天、每个人脸上拼命忍住眼泪而涨红的脸。停雨时倒映在积水上的云彩、茂盛的树、阳光灿烂似乎夏天永远也不会离去,身边的人永远不会分别。印象最深的一幕,耿耿拿出平板给大家看她当初偷偷保存下来的大家十八岁的身影,为什么这些片段那么吸引人,哪怕过去很多年,还是忍不住频频回望。曾经嬉笑打闹的你们,不知道命运的轮渡会把最好的我们带到哪,但是那些美好的回忆一直都在那里。这些带给观众的回味就是它成功所在。

二、选角的代入感

在这部青春剧中,演员的本色演出和自身所具有的气质就是最好的演技。只要自然表现出两人学生的本色,就足够让观众信服,完全不存在吹毛求疵者所言演技生硬——表演这件事,合适往往比技巧高明太多,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角色,那种不演而演的舒适和真实,未经雕琢和漂染,才是最对、最优的。然而后半段踏入社会,揭开这段夭折纯爱真相的剧情就要狗血很多,连带表演也失去了上半场的“合适”,历练和挫折、被相思折磨、被造化所迫放弃爱的纠结和沧桑,

陈飞宇和何蓝逗完全没法hold住,扮相都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尴尬不调就跑出来了。陈飞宇有父亲陈凯歌的高大,和母亲陈红的清秀,颜值不必再夸,气质特别干净,片中余淮的小小痞气和好学生的傲娇与深沉都恰如其分;何蓝逗也倔强又傻气——这些都不是硬演出来的,贵在自然这样的本色演出,就好像一起又共度了一次美好青涩的高中校园时光。

当然还会有人批评国产青春片依旧在继续爱说不出口和祭奠总挥之不去的遗憾这种旧套路—但这就是一般学生的生活,年轻时单纯到傻气蠢萌的喜欢和天真的理想,哪有那么多崎岖坎坷轰轰烈烈,青春事件簿里的发生,也就这些原料了[2]。“耿耿于怀”也可以是一种绵长的思念,希望错过的人会再有机会把握缘分,重新寻回暂时走丢的心泛涟漪和爱情、友情和最好的你们。

三、八月长安: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电影《最好的我们》在如今这个青春片泛滥的年代里,很容易也随大流落入常规青春片的俗套,但该片令人眼前一亮,并未落入俗套[3]。反而有更多本真的演出了中学生的清纯般的可爱感知。在许多方面超过我们过去所看到的中学生题材,包括演员的选角,趣味神态吻合,还有他们的生活故事避免的俗套感。最少的校园剧中避免的那些教化[4]。不少中学生生活本真做了一些恰当修饰的情节。尤其演员们选的,没有太大的违和感。柯蓝逗饰演耿耿比以往过去所演的所有的作品都来得到位。耿耿前面的幼稚可爱,后面的成熟试图掩饰的确比较到位。陈飞宇的含蓄和节制也令人意外。有设计上名字的耿耿于怀延伸出他们的两个人的名字相连,到暗暗相恋都既有分寸,也有不少妙处表现!一直到剧情上的跌宕后面所藏的故事都可以接受。关键是电影中不少感人的情景,同时还有着中学生的青涩与正能量,是2019年青春片之中备受褒奖的一部作品。

《最好的我们》总票房逼近4亿,相信是超出大部分人甚至包括片方期待的。这其中剧版粉丝固然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票房主要来源还是电影吸纳的新粉丝。也许是对于爱情片先天不感冒,又或者未有太多电影情节类似的经历,我对于全片没有什么共鸣的地方。不过对于其成功,却又想象得到。当下的青春爱情片,相较十年五年前不能说是“升级”,但也一定是“某种蜕变”[5]。

曾经无论在《匆匆那年》还是《栀子花开》中,一定有着“车祸堕胎出国”的两种甚至三种元素,其背后隐匿的是爱情片中常见的“多角恋”情结,表现出来的戏剧冲突一定会强烈,被观众戏称“撕逼加作死”。而从《喜欢你》到《最好的我们》,“第三者”元素一点点被淡化,因此故事里的冲突不再是“人”,而是“无法抵御的环境力量变化”,主角相爱,一定会突破环境走到一起。有可爱的男女配角,但更多地凸现爱情的多元层次,却不会插足主角的故事。所以在大部分喜欢电影的受众看来,《最好的我们》的故事非常简单凝聚,除了必然而来的相聚,大部分过程就是不断地撒糖,甜了又甜。青春题材类影片的这种模式还在蓬勃发展,作为电影艺术的主流文化之一,青春电影需要向大众传达的应该是正面阳光的积极形象,不以低俗为卖点、不以情欲为噱头,在缅怀青春的同时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这需要电影创作者投入更多心思在电影本身,在这条电影艺术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关云倩.浅析青春题材影片的艺术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5(5).

[2] 钱春莲.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青春片研究[J].当代电影,2010(4).

[3] 唐宏峰.网剧生态观察:概念、历程与类型分析[J].中国文艺评论,2016(2).

[4] 饶欣欣.国内青春剧的叙事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5] 姜庆丽,曹敬辉.2013 年国产电影中的青春题材研究[J].剧影月报,2014(4).

(作者简介:张妍,女,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研究。)

(责任编辑:段佩伶(实习))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