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09:32 证券日报
主持人于南: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本报记者就央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再次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采访了业内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截至2月20日,年内151家上市公司合计发行债券1.56万亿元,其中37家为民营企业,合计发行规模为213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8%。此外,还有60家民营上市公司发布了64份债券融资预案,合计拟募集资金898.54亿元。
“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出,民营企业融资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债券融资的整体融资规模和融资比例比较稳定。”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目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情况来看,即便疫情使得承销商的发债工作难度加大,但债券发行规模依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再加上流动性投放推动债券市场利率下行,以及政府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可以预测今年民企的债券融资情况较去年会有较好的改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主持人于南: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本报记者就央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再次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采访了业内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截至2月20日,年内151家上市公司合计发行债券1.56万亿元,其中37家为民营企业,合计发行规模为213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8%。此外,还有60家民营上市公司发布了64份债券融资预案,合计拟募集资金898.54亿元。
“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出,民营企业融资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债券融资的整体融资规模和融资比例比较稳定。”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目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情况来看,即便疫情使得承销商的发债工作难度加大,但债券发行规模依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再加上流动性投放推动债券市场利率下行,以及政府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可以预测今年民企的债券融资情况较去年会有较好的改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去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央行等五部门发布《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指出,提高债券发行等服务效率。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
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截至2月20日,26家上市公司共发行31只疫情防控债,合计规模275.01亿元。其中,11家民营企业发布了14只疫情防控债,合计规模59亿元。而九州通已经发布三期疫情防控债,规模20亿元。
九州通证券事务代表刘志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政策支持,春节后公司发行的几期疫情防控债利率较低,发行速度也有所加快。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九州通共发行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后三期均为疫情防控债。这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分别为5亿元、5亿元、10亿元和5亿元,发行利率分别是4.4%、3%、2.9%和2.88%,逐次降低。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积极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创新民营企业增信方式和债务融资工具,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
对于未来如何支撑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明明认为,还是要做好结构化的政策支持,包括目前央行推出的结构性定向降准政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考核体系。然后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政策的支持,发挥精准滴灌的作用。同时,从宏观政策、监管政策来看,如发挥宏观审慎评估(MPA)等工具的结构性引导,包括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创新工具的投放,都可以进一步激励商业银行,将更多的金融资源转向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