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尚

广汉有个“文艺村”

2020-04-14 08:55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孔继红 邹雅婷

沙田村“猪圈书吧”
  孔继红摄

陈倩直播采艾草
  木香子摄

4月的阳光洒在蜿蜒的林间绿道上,路两旁绿油油的果树缀满雪白的花朵,花香沁人心脾。一个身着汉服的姑娘,在路边支起小火炉制作“艾草馍馍”,再泡上一壶香茶,赠给过往的游人品尝。

这是四川德阳广汉市沙田村举办的一次视频直播,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留言,“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柚子花香”“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感受一下乡村的文艺气息”。

女主播名叫陈倩,是沙田村的“新村民”。顾名思义,“新村民”不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但因为长期生活于此,也成为村里的一员。陈倩本是广汉市连山镇桔苹村人,大学毕业后跟随父母在云南工作几年,出于对故土的眷恋和改变乡村的心愿,她只身从云南返回广汉。通过连山镇政府介绍,陈倩认识了在沙田村推广创意文化的喻昌波,并接手了喻昌波改造的“猪圈书吧”。

“猪圈书吧”位于村子入口处,由一个荒废的猪圈改造而来。走进书吧,沙发、长桌错落排布,书架上摆放着各种书籍,盆栽、插花、装饰画等将这个空间装点得温馨多彩。“客人来到这里,可以在鸟语花香中读书、品茶、喝咖啡,还能品尝我亲手制作的点心和自己种植的蔬菜,度过一段惬意时光。”陈倩说。

沙田村“猪圈书吧”
  孔继红摄

陈倩直播采艾草
  木香子摄

4月的阳光洒在蜿蜒的林间绿道上,路两旁绿油油的果树缀满雪白的花朵,花香沁人心脾。一个身着汉服的姑娘,在路边支起小火炉制作“艾草馍馍”,再泡上一壶香茶,赠给过往的游人品尝。

这是四川德阳广汉市沙田村举办的一次视频直播,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留言,“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柚子花香”“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感受一下乡村的文艺气息”。

女主播名叫陈倩,是沙田村的“新村民”。顾名思义,“新村民”不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但因为长期生活于此,也成为村里的一员。陈倩本是广汉市连山镇桔苹村人,大学毕业后跟随父母在云南工作几年,出于对故土的眷恋和改变乡村的心愿,她只身从云南返回广汉。通过连山镇政府介绍,陈倩认识了在沙田村推广创意文化的喻昌波,并接手了喻昌波改造的“猪圈书吧”。

“猪圈书吧”位于村子入口处,由一个荒废的猪圈改造而来。走进书吧,沙发、长桌错落排布,书架上摆放着各种书籍,盆栽、插花、装饰画等将这个空间装点得温馨多彩。“客人来到这里,可以在鸟语花香中读书、品茶、喝咖啡,还能品尝我亲手制作的点心和自己种植的蔬菜,度过一段惬意时光。”陈倩说。

书吧对面是喻昌波开办的民宿“净庐”。原来简陋的农家小院,经过一番改造后,既保留了自然古朴的风貌,又颇具文艺气息。喻昌波的工作室“愚工”也在这里。“扎根基层乡村,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要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所以我给工作室起名‘愚工’。”工作室经常高朋满座,文学、建筑、创意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聚在一起,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

喻昌波扎根沙田村已有7年之久。他是广汉人,今年46岁,从北京书画学院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曾在成都一家设计单位工作,后来去云南丽江办过民宿。2013年,喻昌波受连山镇政府邀请,来到沙田村进行乡村建设规划。

自从来到这里,喻昌波就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他为沙田村设计了德阳市首条“花果骑游绿道”。绿道全长1.5公里,从花果林中穿过,将自然风光与涂鸦艺术结合,沿途还能欣赏川西传统民居。绿道建好后,当地村民不禁惊叹:没想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竟然可以这么美!

看到村口有个废弃的猪圈,喻昌波又着手进行改造。得知沙田村要建书吧,广汉市图书馆送来不少精选图书,加上喻昌波自己的藏书和朋友的捐赠,书吧汇聚了4000多册图书,既有水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知识,又有文学艺术、童话故事等。书吧里的书免费供村民阅读,还可以带回家看。

几年来,“猪圈书吧”举办过文艺沙龙、乡村振兴研讨会、民俗文化讲座、农业技术培训、留守儿童公益课堂等活动,也见证了一个个美好的改变:村民们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喜欢来这里交流谈心、学习知识;村里那些腼腆害羞的孩子,通过阅读和文化活动开阔了视野,变得乐观开朗。“我出生在农村,深知父辈对知识文化的渴望。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让乡村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而且在精神上富足。”喻昌波说。

2016年春节,喻昌波和当地村民联合发起“九大碗”民俗活动。“希望为沙田村增添传统文化特色,也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更好地感受故乡的年味,给他们带来回家的期盼。”几年来,“九大碗”已成为沙田村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村里举办大型活动的广场也命名为“九大碗”广场。

喻昌波的妻子木香子不是本地人,自从跟着喻昌波来到沙田村,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有我们追求的梦想和付出的心血,我们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沙田村民。”平日里,木香子会教村里的妇女制作桃花酥和柚皮糖,还有粗布缝制的手包、香包,这些手工产品颇受游客喜爱。2017年开始,木香子等人组织的“地摊文化节”打响了名声,省内外许多年轻人兴致勃勃赶来参加,甚至还有外国友人。

除了喻昌波夫妇和陈倩,沙田村还吸引了不少“海归”。从尼泊尔归来的纪录片导演谢炼,在村里建起青书文化工作室,并将沙田村的美景拍下来,去国外参加影展,向世界推介沙田村。曾在美国游轮上工作的糕点师刘卓,回到家乡广汉创业,闲时就和喻昌波、谢炼一起推广环保理念。

“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推广和身体力行,让村民们不再乱扔垃圾。”刘卓说。从走进幼儿园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到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他们的行动在沙田村产生了切实影响,不少村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019年4月,沙田村建起了广汉市首个“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智能回收站可对玻璃、塑料、金属、纸类、厨余等14种垃圾进行回收。每个垃圾袋上都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投放垃圾就能自动称重,并将积分计入个人账户,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额可以兑换洗衣粉、香皂等生活用品。在沙田村取得成功后,这种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已在广汉其他乡镇全面推广。

在“新村民”的带动下,沙田村成为四川省有名的“文艺村落”。赏花节、品果节和各类文艺活动的举办,给村民们带来了收入增长。2019年底,沙田村文化礼堂建成。“文化礼堂的定位是文创孵化基地,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平台。”喻昌波说,“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是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创造,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入年轻创业群体,为沙田村注入新鲜血液。”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建设乡村书屋、打造风情街等,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游玩。”当了13年村支书的尹大全,对沙田村的未来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赵春晓)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