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10:34 人民网-扶贫频道 作者:人民网记者 史雅乔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收官之年,在决战攻坚的前线,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扶贫人以他们的行动和信念为武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面对扶贫这样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他们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自己使命?人民网扶贫频道记者近期对四位扶贫人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故事。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30万,至2017年底,贫困人口达15775人,平均每20个居民中就有一个贫困人口。
在各界扶贫力量的帮助下,2019年底,该县贫困人口减至1997人。至今年2月27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复同意,白水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
白水县的脱贫成果,凝聚着各方的努力与攻坚,80后扶贫副县长刘厚斌也是其中之一。
消费扶贫运输现场(左一为刘厚斌) 受访人供图
“四合一”加强市场竞争力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陕投集团”)从2012年起就与白水县结对开展“两联一包”的长期帮扶工作机制,经过6年时间,对当地的扶贫工作重心已经从基础建设向产业化帮扶转变。
2018年5月,刘厚斌来到白水县,成为第三任来自陕投集团的挂职扶贫副县长。
“当时,这里的农户基本都种苹果。”刘厚斌回忆起刚刚到任时看到的景象,“但是,对苹果产业的帮扶是零散的,规模小,周期长、见效慢,所以帮扶的效果不明显。”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收官之年,在决战攻坚的前线,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扶贫人以他们的行动和信念为武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面对扶贫这样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他们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自己使命?人民网扶贫频道记者近期对四位扶贫人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故事。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30万,至2017年底,贫困人口达15775人,平均每20个居民中就有一个贫困人口。
在各界扶贫力量的帮助下,2019年底,该县贫困人口减至1997人。至今年2月27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复同意,白水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
白水县的脱贫成果,凝聚着各方的努力与攻坚,80后扶贫副县长刘厚斌也是其中之一。
消费扶贫运输现场(左一为刘厚斌) 受访人供图
“四合一”加强市场竞争力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陕投集团”)从2012年起就与白水县结对开展“两联一包”的长期帮扶工作机制,经过6年时间,对当地的扶贫工作重心已经从基础建设向产业化帮扶转变。
2018年5月,刘厚斌来到白水县,成为第三任来自陕投集团的挂职扶贫副县长。
“当时,这里的农户基本都种苹果。”刘厚斌回忆起刚刚到任时看到的景象,“但是,对苹果产业的帮扶是零散的,规模小,周期长、见效慢,所以帮扶的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个现象,经陕投集团和当地政府同意,刘厚斌整合了包联单位汇森煤业、清水川能源、西部信托和西部证券帮扶4个村2018年至2020年的帮扶资金,“四合一”注册成立了陕西利乡亭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出资的4个村按入股比例占有股权,盈利按比分红。于是,该公司成为白水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主体,开始了市场化运营。
陕西利乡亭扶贫开发有限公司 受访人供图
“我们这个公司是新型的扶贫主体,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出资的股东组成股东会,还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这是一个架构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刘厚斌说,“几个村捆在一起,资金的实力更强,按市场化规则运作更有竞争力。”
从苹果到蘑菇 因地制宜上项目
公司成立后,刘厚斌并不急于上项目。他多次邀请专家到白水县实地调研,将白水实际与市场关系联系起来。
在紧抓国家产业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有利政策的重大机遇下,结合市场调研与白水实际情况,“食用菌光伏一体化”项目成为推进白水县产业扶贫的探索实施。
175KW光伏发电项目 受访人供图
通过一遍遍梳理,刘厚斌把龙头企业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优势与贫困户的劳动力要素供给优势相结合,形成了“扶贫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食用菌产品 受访人供图
从苹果到蘑菇,刘厚斌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严谨考量,精准发力,一步一步探索出了适合白水县的特色产业扶贫的新样本。
让老乡放心 “找到那把开锁的钥匙”
对刘厚斌来说,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最有价值感的事是让当地干部和群众对他们从置疑到信任的过程。
帮扶资金入股成立公司的时候,白水县从当地干部到贫困户心里都有些不踏实。扶贫干部顾虑着几个村的资金放在一起搞产业,到底能不能搞起来,种出来的食用菌往哪销;贫困户则担心不种苹果改养蘑菇,最后能不能分到红利。
“越到基层,越能体会到与贫困户打交道是最磨练意志的事情”,刘厚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想那个艰难的过程,“因为每个贫困户的情况都不一样,受条件限制,他们提出的需求也都是个性化的”。
刘厚斌琢磨着,要做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当地干部是主力。“扶贫工作要‘走出去’,取长补短,”刘厚斌牵头带领扶贫干部去大企业参观、学习,再请专家讲解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加深理解。当扶贫干部开阔了眼界,在一次次交流学习中对企业管理的认知发生变化之后,“再一层一层地往下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如果我没做通,就换个让他(贫困户)更信任的人去(做)。一定要找到那把开‘锁’的钥匙。”
2019年10月底,陕西利乡亭扶贫有限公司迎来了首次盈利分红大会,四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03户贫困户第一次领到了扶贫产业分红。经过市场化运作,村集体公司与贫困户个人已经建立起强有力的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开始主动、自主地参与脱贫工作”,曾经的“等靠要”变成了“多干就多得(分红)”,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了。
“我在白水扶贫做产业,没有地方政府和(陕投)集团支持是做不下去的”,刘厚斌告诉记者,白水县的扶贫成绩是整个集团以及白水县干部群众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他只是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做了一些实事。
本应在今年5月结束扶贫任务,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他接到任期延长的通知。“(扶贫工作)需要我继续,我就接着干!”刘厚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