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尚

阅读的远与近(新语)

2020-04-23 08:13 人民日报  作者:管璇悦

充沛的阅读,仿佛一座认知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穿过庞杂的信息森林,寻找到广袤的知识原野

互联网时代,阅读离生活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有人觉得,更近了。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50万种,精深的、经典的、时新的,都能读到。互联网也提供海量读物,且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刷新阅读的内容、体验、场景,人们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但也有观点认为,距离更远了。尽管信息唾手可得、阅读触手可及,但仍有不少人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萌生“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焦虑。此外,信息爆炸、良莠不齐,也增加了获取知识的隐形成本。

其实,这样的认知差异恰恰印证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如今,信息边界持续拓展,知识疆域日益延伸,但信息的丰裕不必然等同于知识的富足,仍然需要吸收、转化进而淬炼的认知过程。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未经思考的信息不是知识。可以说,充沛的阅读,仿佛一座认知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穿过庞杂的信息森林,寻找到广袤的知识原野。

阅读经久不衰,背后正是浓浓的求知欲。第十七次全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只有24.4%的成年人对个人总体阅读情况表示满意。这说明,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读得还不够多、不够好。实际上,这也在提醒读者,数量和内容很重要,但阅读过程中的提纯和精炼可能更重要。无论是埋头钻研、深读经典,还是站在他人肩膀上,获益于透彻的解读、专业的荐读,我们都能透过手中书卷或一方屏幕,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所见,亦有所思。这种反复的“自我刷新”,就称得上是有价值又有效率的转化了。

充沛的阅读,仿佛一座认知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穿过庞杂的信息森林,寻找到广袤的知识原野

互联网时代,阅读离生活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有人觉得,更近了。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50万种,精深的、经典的、时新的,都能读到。互联网也提供海量读物,且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刷新阅读的内容、体验、场景,人们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但也有观点认为,距离更远了。尽管信息唾手可得、阅读触手可及,但仍有不少人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萌生“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焦虑。此外,信息爆炸、良莠不齐,也增加了获取知识的隐形成本。

其实,这样的认知差异恰恰印证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如今,信息边界持续拓展,知识疆域日益延伸,但信息的丰裕不必然等同于知识的富足,仍然需要吸收、转化进而淬炼的认知过程。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未经思考的信息不是知识。可以说,充沛的阅读,仿佛一座认知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穿过庞杂的信息森林,寻找到广袤的知识原野。

阅读经久不衰,背后正是浓浓的求知欲。第十七次全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只有24.4%的成年人对个人总体阅读情况表示满意。这说明,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读得还不够多、不够好。实际上,这也在提醒读者,数量和内容很重要,但阅读过程中的提纯和精炼可能更重要。无论是埋头钻研、深读经典,还是站在他人肩膀上,获益于透彻的解读、专业的荐读,我们都能透过手中书卷或一方屏幕,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所见,亦有所思。这种反复的“自我刷新”,就称得上是有价值又有效率的转化了。

时代飞速前进,知识本身也在不断迭代,人们对知识的认知尚需紧跟时代。比如过去,提起知识,更多想到的是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的“知识静态”。而如今,随着密集的信息流扑面而来,各个领域的知识每天都处在“动态”之中。比起掌握某一固定的知识点,整个社会逐渐更加推崇认知与判断的能力,更加欣赏认识世界、发现自己的过程。从信息的接受者、搬运工,到知识的生产者、创作者,阅读大有作为,更大有可为。

正值读书日,书香四溢。大街小巷、校园课堂、田野村落,阅读一直都在。不管是为了探索未知、提升自我还是滋养精神、充盈内心,今天的读书人都是幸福的。从有声书到互动书,从各式文化空间到特色阅读活动,从邻里图书馆到农家书屋,不断创新升级的阅读手段和文化服务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也缩短了知识获取的路径。只要有心,就能找到喜欢和适合的那一种,感受知识的流动,领悟认知的增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3日 11 版)

(责任编辑:李昉)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