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健康>养生

建设高质量的公共卫生体系(无影灯)

2020-05-08 07:57 人民日报  作者:陈新宇

■要树立大健康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经历抗击疫情的战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改革,让公共卫生体系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堡垒。

长久以来,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威胁。随着科学的进步,药物、疫苗等不断发展,部分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类传染性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日趋减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因素,大规模暴发传染病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提醒我们,针对很多病毒类传染性疾病,人类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控手段。加上快速的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规模人口聚集和流动,导致传染性疾病大暴发、大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通过公共卫生措施预防疾病,是人类有效应对传染病的重要法宝,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在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始终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面对各种疫病,中医药的独特治疗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就是中国古代的公共卫生思想。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自早期即全程参与,让中国抗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重大传染性疾病仍是全人类的敌人,中医药是人类抗疫的重要武器。中西医并重快速介入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基础,是成功战胜重大疫情的关键。实践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中医药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与目前公共卫生的需求不相匹配。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日趋减少,国内传染病专科医院普遍运行困难。各地建设大型传染病专科医院,都面临着前期建设投入大、后期运行成本高的局面。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在不断增加。今天,我国病毒溯源和病源分析能力虽然大幅增强,但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影响我们对疾病规律的把控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时统筹考虑。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

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基地医院将是中国未来公卫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时,应遵循中西医并重的思路,统筹考虑平时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双重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应在区域医疗卫生规划中完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区域布局和床位规模;在功能布局上,兼具传染病诊区和可改造的基础条件,在特殊时期可随时调整为战时病房或定点医院,以便有效及时切断传染源。公共卫生基地还应完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保障区域内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等中医药应急物资的储备,突出平战结合的功能。

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应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较强的临床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业务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公共卫生人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作用。

在科研能力建设上,公共卫生基地要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中西医结合参与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提高中西医结合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攻关,建立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模式,聚焦中医疫病理论创新、临床诊疗方案筛选及优化、中药新药研发及机制研究等领域,在传染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关键点上进行突破。

公共卫生基地建设应有效整合区域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及科研力量,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建立全程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研”一体的多功能医疗中心,既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又能满足慢性病、养老服务等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区域内健康服务能力。

放眼未来,我们要树立大健康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8日 19 版)

■要树立大健康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经历抗击疫情的战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改革,让公共卫生体系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堡垒。

长久以来,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威胁。随着科学的进步,药物、疫苗等不断发展,部分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类传染性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日趋减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因素,大规模暴发传染病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提醒我们,针对很多病毒类传染性疾病,人类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控手段。加上快速的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规模人口聚集和流动,导致传染性疾病大暴发、大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通过公共卫生措施预防疾病,是人类有效应对传染病的重要法宝,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在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始终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面对各种疫病,中医药的独特治疗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就是中国古代的公共卫生思想。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自早期即全程参与,让中国抗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重大传染性疾病仍是全人类的敌人,中医药是人类抗疫的重要武器。中西医并重快速介入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基础,是成功战胜重大疫情的关键。实践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中医药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与目前公共卫生的需求不相匹配。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日趋减少,国内传染病专科医院普遍运行困难。各地建设大型传染病专科医院,都面临着前期建设投入大、后期运行成本高的局面。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在不断增加。今天,我国病毒溯源和病源分析能力虽然大幅增强,但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影响我们对疾病规律的把控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时统筹考虑。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

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基地医院将是中国未来公卫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时,应遵循中西医并重的思路,统筹考虑平时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双重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应在区域医疗卫生规划中完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区域布局和床位规模;在功能布局上,兼具传染病诊区和可改造的基础条件,在特殊时期可随时调整为战时病房或定点医院,以便有效及时切断传染源。公共卫生基地还应完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保障区域内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等中医药应急物资的储备,突出平战结合的功能。

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应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较强的临床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业务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公共卫生人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作用。

在科研能力建设上,公共卫生基地要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中西医结合参与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提高中西医结合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攻关,建立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模式,聚焦中医疫病理论创新、临床诊疗方案筛选及优化、中药新药研发及机制研究等领域,在传染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关键点上进行突破。

公共卫生基地建设应有效整合区域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及科研力量,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建立全程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研”一体的多功能医疗中心,既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又能满足慢性病、养老服务等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区域内健康服务能力。

放眼未来,我们要树立大健康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8日 19 版)

(责任编辑:张颖)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