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本网原创

战疫情,我们在!听听人民网前方记者的心里话

2020-05-12 07:39 人民网-传媒频道  

编者按: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网全力应战,疫情紧要关头,总网崔东、王欲然、陈远丁、刘阳、韩基琛主动请缨,逆行奔赴疫情风暴中心武汉,他们不惧危险、主动向前,在武汉奔走采访的日子,牢记记者的职责与使命,深入医院、重症监护室、社区、援鄂医疗队驻地、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筑工地等,

用笔与镜头真实记录武汉抗疫现场情况,报道一线的点点滴滴。平安归来的他们,在人民网举办的

“战疫情,我们在!——人民战‘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吐露了自己的心里话。

崔东采访驰援武汉的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马富春。人民网记者 王欲然摄

崔东:武汉甚至是全中国,会在这个春天里获得新生

近10年来,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跟我一样,一直在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在家中醒了吃,吃了睡,中间穿插着看春晚,走亲戚。本来我以为今年的春节大概也会这样度过,结果生活就用实力给我上了一课。

今年的春天,对我来说是一段毕生难忘的经历。我老家在东北,父母退休后暂时生活在武汉。今年的1月20日,我们还在商量过年时要带过去的东西,第二天,卫健委专家就发布了号召“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这一天我特别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中午就忍痛退了春运的往返车票。

22日,得知网里征集赴武汉采访的逆行记者的时候,我便第一时间跟领导报了名,因为我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可以长期作战,也有八年的新闻采编经历,加之对武汉的情况又比较熟悉,可能当时没有比我更适合去武汉进行报道的记者了。报名时我并没有多想什么,就觉得去武汉是一件正确的事。

由于临近过年,已经没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共赴武汉,在我做好准备独自战斗的时候,我的老同事王欲然主动找到了我,说愿意跟我一起去。说实话我当时是有些担心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可能有些不够稳重,但王欲然是真的“虎”,

但我还是非常感动。

出发之前,领导们为我们送行,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看我只背了个背包,拉个行李箱,觉得我的东西太少:“东西够吗,可能要坚持三周时间呢,需要什么的话给你们快递过去吧。”可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因为疫情的严重复杂,这一去,我们就在武汉“扎”了64天。走时是北京的冬天,归时已是武汉的春天。

崔东在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做连线直播

这段时间里,不停地有人问我,你怕么?其实,说没怕过是假的,我不相信当时武汉的情况会有人不恐惧,因为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我们也害怕被感染,也害怕如果自己被感染后再传染给别人。第一夜到了宾馆以后,思考了很久才摘下了口罩。每次从红区出来都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干净了。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放大自身的恐惧,不贩卖无谓的焦虑,传达真实的信息,让公众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在用尽全力让未知变为已知,我们的同胞正在拼尽力气去挽救和帮助身边的人,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这64天里,我和我的同事们亲眼见证了两座“神山”拔地而起,400余名解放军大年夜驰援武汉;见证了疫情早期医疗资源遭遇挤兑的混乱,到疫情中期对“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考验,再到疫情后期“床等人”的转变;见证了方舱医院从初步决策,到建成使用,再到关仓大吉。

回来以后,被人问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武汉到底怎么样,我可以说我们写的拍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武汉真实的样子。

在这64天里,我们听到过半夜里撕心裂肺的哭声,也听到了武汉人送别医护人员时说的“谢谢你们”。我们也都曾因医生的牺牲而彻夜难眠,也因疫情得到控制,驰援的医护人员可以回家而热泪盈眶。武汉的英雄太多,英雄的故事太多,用几分钟来讲述,真的是不够。

这64天里,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记者这个职业,代表的是一种公权力,是人民群众授予你亲临现场、还原现场的权力。无论何时,记者都不能忘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何时,记者都要有亲历现场的觉悟。在现场确实有风险,但如果我们不在现场,就不知道定点医院的物资缺乏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在现场,就不会知道方舱医院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不在现场,我们就看不到社区工作者的无奈与辛酸,他们也许将继续背着误解前行。但是,面临危险时,是否敢于向前踏进那一步,不能决定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正因有我们后方无数人的全力支持,我们在前方才没有后顾之忧。也因为有了他们的出谋划策,我们在前方才能有的放矢,做出优质的作品。

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武汉下了一场暴雨。在我们去还车的路上,看到之前空荡荡的长江大桥逐渐恢复了往日车来车往的景象,看到这个画面,我竟然有一种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我们都知道,无论多大的雨,最终都将落入泥土,化为生命的养分。我们也一样相信,武汉甚至是全中国,也会在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洗礼后,在这个春天里获得新生。

编者按: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网全力应战,疫情紧要关头,总网崔东、王欲然、陈远丁、刘阳、韩基琛主动请缨,逆行奔赴疫情风暴中心武汉,他们不惧危险、主动向前,在武汉奔走采访的日子,牢记记者的职责与使命,深入医院、重症监护室、社区、援鄂医疗队驻地、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筑工地等,

用笔与镜头真实记录武汉抗疫现场情况,报道一线的点点滴滴。平安归来的他们,在人民网举办的

“战疫情,我们在!——人民战‘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吐露了自己的心里话。

崔东采访驰援武汉的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马富春。人民网记者 王欲然摄

崔东:武汉甚至是全中国,会在这个春天里获得新生

近10年来,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跟我一样,一直在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在家中醒了吃,吃了睡,中间穿插着看春晚,走亲戚。本来我以为今年的春节大概也会这样度过,结果生活就用实力给我上了一课。

今年的春天,对我来说是一段毕生难忘的经历。我老家在东北,父母退休后暂时生活在武汉。今年的1月20日,我们还在商量过年时要带过去的东西,第二天,卫健委专家就发布了号召“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这一天我特别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中午就忍痛退了春运的往返车票。

22日,得知网里征集赴武汉采访的逆行记者的时候,我便第一时间跟领导报了名,因为我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可以长期作战,也有八年的新闻采编经历,加之对武汉的情况又比较熟悉,可能当时没有比我更适合去武汉进行报道的记者了。报名时我并没有多想什么,就觉得去武汉是一件正确的事。

由于临近过年,已经没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共赴武汉,在我做好准备独自战斗的时候,我的老同事王欲然主动找到了我,说愿意跟我一起去。说实话我当时是有些担心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可能有些不够稳重,但王欲然是真的“虎”,

但我还是非常感动。

出发之前,领导们为我们送行,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看我只背了个背包,拉个行李箱,觉得我的东西太少:“东西够吗,可能要坚持三周时间呢,需要什么的话给你们快递过去吧。”可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因为疫情的严重复杂,这一去,我们就在武汉“扎”了64天。走时是北京的冬天,归时已是武汉的春天。

崔东在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做连线直播

这段时间里,不停地有人问我,你怕么?其实,说没怕过是假的,我不相信当时武汉的情况会有人不恐惧,因为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我们也害怕被感染,也害怕如果自己被感染后再传染给别人。第一夜到了宾馆以后,思考了很久才摘下了口罩。每次从红区出来都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干净了。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放大自身的恐惧,不贩卖无谓的焦虑,传达真实的信息,让公众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在用尽全力让未知变为已知,我们的同胞正在拼尽力气去挽救和帮助身边的人,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这64天里,我和我的同事们亲眼见证了两座“神山”拔地而起,400余名解放军大年夜驰援武汉;见证了疫情早期医疗资源遭遇挤兑的混乱,到疫情中期对“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考验,再到疫情后期“床等人”的转变;见证了方舱医院从初步决策,到建成使用,再到关仓大吉。

回来以后,被人问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武汉到底怎么样,我可以说我们写的拍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武汉真实的样子。

在这64天里,我们听到过半夜里撕心裂肺的哭声,也听到了武汉人送别医护人员时说的“谢谢你们”。我们也都曾因医生的牺牲而彻夜难眠,也因疫情得到控制,驰援的医护人员可以回家而热泪盈眶。武汉的英雄太多,英雄的故事太多,用几分钟来讲述,真的是不够。

这64天里,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记者这个职业,代表的是一种公权力,是人民群众授予你亲临现场、还原现场的权力。无论何时,记者都不能忘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何时,记者都要有亲历现场的觉悟。在现场确实有风险,但如果我们不在现场,就不知道定点医院的物资缺乏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在现场,就不会知道方舱医院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不在现场,我们就看不到社区工作者的无奈与辛酸,他们也许将继续背着误解前行。但是,面临危险时,是否敢于向前踏进那一步,不能决定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正因有我们后方无数人的全力支持,我们在前方才没有后顾之忧。也因为有了他们的出谋划策,我们在前方才能有的放矢,做出优质的作品。

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武汉下了一场暴雨。在我们去还车的路上,看到之前空荡荡的长江大桥逐渐恢复了往日车来车往的景象,看到这个画面,我竟然有一种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我们都知道,无论多大的雨,最终都将落入泥土,化为生命的养分。我们也一样相信,武汉甚至是全中国,也会在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洗礼后,在这个春天里获得新生。

 


王欲然

王欲然:五组数字回望我的武汉战“疫”

我想用几个数字回顾我的武汉战“疫”。

第一个数字:36.8

“36.8”是我们奔赴武汉“敢死队”的平均年龄。这个岁数超过了大多数行业招聘启事中的限制。

有人说,记者是碗青春饭。年轻人有理想、有活力,过了这个阶段多的是油腻,少的是执着。而我的4位战友,阐释了何为“老当益壮”。

崔东是我的老同事,与他在武汉共事的64天,我看到了11年前一起实习的,可以从容化解任何困难与挑战的他。跟他搭档,心里踏实。

老大哥陈远丁,在我们结束隔离当天的合影中,他笑得像个孩子。但这个45岁的汉子,在武汉的每一秒恨不得都掰成两半,一半采访、一半写稿,是队里产量最高的人,拼劲儿绝不输给年轻人。

刘阳是队里话最多的人。他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打电话。后来得知,他的号码被公布在网上以获取新闻线索。求助的、找他解决问题的,他都照单全收。

韩基琛人“狠”话不多,爱骑摩托车。其实他是怕添麻烦,就借了辆摩托车,一个人扎进重症病房采访。

从容、拼搏、担当、勇敢,4位战友展现出的精神与品质,是我实现职业理想的动力。

第二个数字:60

这是武汉大部分路段的限速。照这个速度,从酒店到火神山临时医院需要40分钟,再转战金银潭医院则要再开30分钟。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封城”初期,流言蜚语“刷爆”了朋友圈,求真辟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和崔东以超速为代价,在一天的时间里击破了“火神山临时医院选址系武汉取水地”“超市挤兑市民疯狂抢购”的谣言,传递出“金银潭医院防护设备短缺 医护超负荷工作”的消息。看到“若不是你们的报道,我差点就信了”的留言,收到朋友发来要捐献防护物资的信息时,累瘫了的我俩觉得“值了!”

与时间赛跑澄清谬误,是记者的使命。这条路上没有限速,唯有不断加速,才能跑在谣言前面。

第三个数字:20200202

今年2月2日,被无数网友称为千载难逢的“对称日”。我们带着六个问题去采访金银潭医院的一对医护夫妇。当问到第三个问题时,这对夫妇的情绪失控了。看着对面泣不成声的受访者,崔东说了句:“我问不下去了,你来吧。”我当时很感谢他,能把安抚英雄的机会交给我。就顺口问了句:“您二位谁当家做主。”这对夫妇马上就乐了,接下来的对话,笑容多过泪水。

在采访最后环节,这对夫妇为各自留下了一段对白。这是记者眼中的宝藏,是能成为爆款的素材。但我和崔东决定先“藏”起来,待到战疫取得最终胜利时,再将这段视频公开。

那一刻,我们觉得。特殊时期,我们在讲好英雄故事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他们,予以他们一个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救死扶伤的战斗中。

第四个数字:5

5个小时,是战友们在方舱与重症病房里生死时段。他们无畏地进,淡然地出,脑门上印着五个字“这都不是事儿。”从进入记者这行开始,我们就知道将与危险为伴。哪儿危险,哪就有新闻。于是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就是兴奋剂。

5也是我在非洲任驻外记者的年份。在暴乱现场侥幸逃离,从埃博拉疫情中全身而退,跟着援非医疗队、维和部队走南闯北,在非洲大陆留下的足迹,印证了我对“战地情怀”的执着。

也许,有一天回想起来,我们也会后怕。我们所执着的或许会被笑称为傻。但哪一时的坚持,必定会为我们今后的人生,披上一件无畏的战甲。

最后是一组数据:64、35与0

64天,结束了我的武汉战疫,返京的当天恰好是我35岁的生日。欣慰的是能与武汉一起庆生,能陪着他从一座孤岛重生为英雄的城市,能听到这里发出的每一声呼救都有回应,能看到他告别悲伤,拥抱曙光。

不甘的是,还没吃到正宗的热干面。我与你约定,待你伤愈复出,我必去完成这桩心愿。从零开始,相知相伴。

 


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武汉的陈远丁

陈远丁:武汉归来,仍是少年

我说自己是少年,大家可能会笑。我今年45岁了,在赴武汉的记者中,我是最老的。非常感恩人民网这个平台的包容大气,给了我这个易感人群机会,让我站在全球抗击疫情的风暴眼,记录武汉保卫战,为人民发声,为时代存证。

陈远丁在江夏康复驿站采访

因为人民网,小人物的抗疫故事闪现时代微光

协和医院西院是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而麻醉急救插管突击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被媒体称为“插管敢死队”。队长陈向东的爱人对我说,人民网不仅报道一线医护,还关心我们后方家属,特别有人情味!

我们还把笔触对准了另一群人。这是一支由环卫工组成的特别突击队。他们在“重症隔离区”清运垃圾,保障方舱医院与隔离点的卫生。报道发表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局经理感动地说,人民网的关注,对平日“活在尘埃里”的环卫工人是莫大的鼓舞,为大家抗击疫情增添了信心。

江夏康复驿站的中医大师、新五里社区的网约车司机、为一线医护服务的酒店老板、为火神山医院义务理发的美发师、参加新冠肺炎疫苗试验的志愿者、争分夺秒抢修医用氧气系统的武钢工人们……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折射大情怀,各条战线的鲜活事例反映全民战疫大主题。

陈远丁在协和医院西院采访

因为人民网,她成为抗疫巾帼英雄

骑车300公里返回武汉上班的甘如意,经过人民网报道后轰动全网,这是前后方联动的战果。起初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线索,在公司领导的指挥下,我们迅速联系到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专访。稿子发表后被人民日报官微转载,上了热搜,又被《焦点访谈》

、新华社等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

甘如意后来如愿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还被评为抗疫巾帼英雄。

这个默默无闻的95后小护士成为了时代精神的榜样,充分体现了人民网在引导舆论、树立典型方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辐射整个社会、乃至引领时代的。

因为人民网,我有幸参与救人 感受大爱无疆

返京前,武汉市民余少平跟我说,下次来北京,一定约我吃个饭。

在2月人民日报社发起的“四类人员收治”行动中,为让患新冠肺炎的父亲能尽早入院,他发过求助信息。我第一次回访时,他瘫痪在床的父亲已病情危急。我帮助他通过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平台确认、重新上报信息后,老人家得以顺利入院。

没想到在完成记者的报道职责之外,能够直接参与到救助行动中,给那些濒临绝望的家庭带去希望,我内心感觉特别温暖,更骄傲人民网有这样的平台和渠道,这是大爱大善!

从一线采访归来解除隔离后的陈远丁

知天命,仍少年

去时冬萧疏,归来春繁盛。

我们经历过防护物资短缺的最紧张阶段,亲历过武汉人民四处求助的最至暗时刻,去到了离病毒最近最危险的采访现场……

在武汉的58个日日夜夜,我写了40多篇报道。其中,4篇登上了人民日报,还报了内参。有收获,有遗憾,有恐惧,但始终不悔这次逆行。

离家72天后,一进家门,正在备战高考的闺女冲上来问我:爸,你说,这次高考作文题会不会跟疫情相关?到时候我就写爸爸的战疫故事。当时我的眼泪“刷”

的就出来了。关键时刻没有陪闺女备考,可她如此乐观懂事,我真的很有福气。

我经历过17年前的2003非典报道。武汉归来,让我觉得自己跑赢了年龄,跑了一场最有成就感的马拉松!已近知天命的自己,好像又年轻了。

带着逝者的梦想,带着战疫的历炼,带着人民网的加持,在新闻的路上,还有何惧?

 

刘阳

刘阳:不负韶华作逆行,以笔来战

我和韩基琛是最后一批赶赴武汉的记者,那天正好是2月14日情人节,那时候武汉的疫情已经进入下半场了。

我们到武汉的时候,说实话,

一路上是忐忑的,刚下火车踩到武汉汉口火车站的地面,心里头很紧张,感觉空气里都是病毒。到了宾馆,不敢开空调,担心交叉感染,那天武汉是雨夹雪,天很冷,洗澡还是不洗澡是最纠结的。

后来采访的时候,逐渐就习惯了,在医院里,看到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冲,忘了是在危险区,回到旅馆就后怕。在武昌方舱采访,口罩不小心掉下来了,眼镜也在脱护目镜的时候掉到了污染废弃物的桶里,还有一次在里面待了5个小时,因为是手机直播,不停说话,后期感觉呼吸困难,就用嘴巴呼吸,可能把肺部给伤到了,出舱的时候,护士发现我的口罩有缝隙,第二天就开始咳嗽,吓得我自己两天没敢出门,不断测量体温,后来做CT、核酸,老怀疑自己被感染。

我眼里的前方同事,个个都是英雄,给大家分享几张我偷拍的照片。

崔东(左)

这张照片是崔东在出舱消毒的时候拍的,那是我俩第一次进入污染红区,没有感觉到恐惧,直到出来之后,才深深松口气,感觉踏实了。我觉得勇气和正能量也是能传染的。

王欲然

这张照片

是王欲然,他

走到哪里都抱着一个相机,我们自己在前方能拿得出手的好照片很多都是他拍的,他经常熬夜写稿,黑白颠倒,记得在隔离的时候,他倒时差有点困难,就在我们的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天花板上有一个蜘蛛网,有一个蚊子落在上面了,他盯着那个蚊子看了一个半小时。

陈远丁

这张是陈远丁老师,他还是一位马拉松选手,我们采访的时候路过一些地方,他都会说,当年自己跑马拉松的时候路过这……我觉得陈老师是个英雄,他在武汉的采访作品,曾经改变过采访对象的命运,“千里走单骑辗转回武汉”的女孩甘如意就是陈老师发掘的新闻线索,后来甘如意回家,老家的领导都来迎接她,要欢迎英雄回家。

韩基琛(右)

这个是韩基琛,我俩

住一个酒店,每天一起去采访,他平常不爱说话,但特别勇敢,我俩出发去武汉前,我跟他商量,咱俩既然去武汉了,就一定去一次最危险的重症室,他同意了。到武汉后,因为进重症病房有一些特殊要求,我们一直没有进去。有天晚上凌晨三点,他约到了采访对象,一个人

就去重症区采访了。后来我们还担心他的身体,我也觉得愧疚,感觉是自己老“忽悠”

他去重症

病房

,但所幸没有什么问题。

我要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关心,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帮我们前方记者协调中药邮寄到武汉,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临行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还有其他公司领导一直都在微信上跟我们互动,地方部等好多部门给我们提供了物质和选题的支持,我们在前方能坚持到最后,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我分享自己在去武汉的火车上填的一首词吧:

浪淘沙

又料峭春寒,雪薄云淡,乘长车急行武汉,不负韶华作逆行,以笔来战。

算庚子流年,大好江山,萧疏引人空嗟叹。更待夏花灿烂时,漫山踏遍。

 

韩基琛在武汉采访

韩基琛:我与武汉的3个约定

在去武汉前,我经常会刷同事王欲然在武汉发出的朋友圈,在我眼里,他和崔东、陈远丁老师是逆行的英雄。所以后来,当得知报社在组织第二批记者去武汉采访时,我马上报了名。报名后,公司领导基本上每天一个电话,每次都问还缺不缺口罩、缺不缺防护用品。临行前我收到了人民视频准备的爱心礼包,里面放满了口罩、护目镜和防护衣。领导在微信里反复强调:去武汉,采访是第二位,身体和安全是第一位。我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不负报社、总网和公司领导的信任,全力以赴,做好前方宣传报道工作。

这是关于武汉,我做下的第一个约定。

韩基琛与吉林援鄂医疗队队员合影

在武汉同济医院,我和吉林医疗队的医护小组一起,在凌晨进入了重症病房。穿戴防护设备时,一名护士帮我在防护衣上写上名字,并问我是哪一家媒体的,我说我是“人民网人民视频”。后来翻看我们的合影时,我才发现,原来他写的是:人民记者。我突然感到,那一天穿的防护衣有了特别的感动和意义,回想到多年前第一次领到人民网入门证时的激动,在人民网和人民视频这个大家庭,辛苦与喜悦同在,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人民”这两个字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而后在重症病房的五个小时,医护队员在我眼前不停地走动着,为患者接尿、更换热水袋、吸痰、捶背......他们没有一刻休息过。临别前他们将随身携带的长白山玩偶送给我,并邀请我去他们的家乡吉林,用我的镜头记录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医护工作者。我与他们约定:在吉林等我,我一定会去。

当晚,我在武汉日记中记录了一个在病房中看到的小故事,文章在人民网社会频道首发后,被人民网法人微博和国家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很多网友评论说:希望大家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你们辛苦了!故事里的主人公看到后,高兴地告诉我:谢谢你,这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而对于我来说,记录的真实能被更多人看到,让网络多一分真情和理解,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这张照片是人民网记者团在武汉的第一次汇合,在武汉,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帅气的崔东老师“眼力”独到,他总能找到新闻点,并总能抓拍到最亮点的一瞬间。乐观向上的王欲然老师,“脚力”让我非常羡慕,他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字和照片。陈远丁老师的“笔力”让我很佩服,初次见面觉得他很神秘,熟悉后才发现陈老师是一个“百宝箱”

。刘阳老师是我在这次采访中,交流和学习最多的一个人,他的“脑力”让我们的每次采访都有条不紊,每次和刘老师一起采访和交流,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在武汉时大家经常约定,等回北京一定要好好的吃一顿,弥补在武汉吃不到的遗憾。其实在我心里,也一直有一个和4位老师的约定,希望能有机会和各位老师再去一次武汉,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

感谢公司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奔赴前线,记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视频有一句SLOGN:在现场,看世界,听未来。我还有一个与我自己的约定,我将用镜头和文字,去记录更多的现场,探索世界,用精品的报道和作品,与大家一起聆听未来。

不忘初心,不断学习,不负人民网赋予我的人民二字,与人民视频一起成长,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