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环保

节水有妙招 城市更美好

2020-05-14 09:04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田  泓  王云娜  刘新吾

数据来源:住建部、水利部

核心阅读

近年来,通过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我国城市节水状况稳步提升。从2000年到2018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414亿立方米。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96个城市创建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5月10日到16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上海、长沙和重庆等地在城市节水措施上又有了新的探索。

2018年,我国城市节水量达到51亿立方米,相当于当年城市供水总量的8.3%,节水量较2000年增长了44%。

今年5月10日到16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进一步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培养节水意识,各地展开广泛宣传。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集蓄雨水,美观又实用

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上,上海虹桥机场雨水综合利用项目就实现了从防洪除涝到河道治理、节水降耗的多重效果。

虹桥机场是国内重要航空门户之一,2019年航班量达到27万余架次,属国内大型繁忙机场。机场范围内用水单位众多,近年平均年用水量近500万立方米。

多年前,虹桥机场曾受困于台风汛期积水。后来,机场建成两片飞行区雨水调蓄水池,合计占地13.12万平方米,常规蓄容量约30万立方米。设计初衷是为了缓解机场区域防汛排涝对周边河网的瞬时压力。近几年,机场管理部门监测发现,雨水调节池的水质能基本保持在地表Ⅳ至Ⅴ类,具有作为非常规水资源的使用条件。

2017年,上海加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常年黑臭的机场河被列入整治对象。虹桥机场利用飞行区南雨水调节池的雨水资源,于2018年建成配套引水系统,包括两台引水泵和2.2公里输水管道。引水系统钻过400米地下管涵,顶管穿越300米复杂建筑群,将调节水池的雨水输送到河道最上游,形成水流循环,日均引水量可达到260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河道水动力问题。调活了水体,机场河的整体水质和水面景观有了极大改善,机场的防洪除涝能力也有所增强。

数据来源:住建部、水利部

核心阅读

近年来,通过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我国城市节水状况稳步提升。从2000年到2018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414亿立方米。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96个城市创建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5月10日到16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上海、长沙和重庆等地在城市节水措施上又有了新的探索。

2018年,我国城市节水量达到51亿立方米,相当于当年城市供水总量的8.3%,节水量较2000年增长了44%。

今年5月10日到16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进一步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培养节水意识,各地展开广泛宣传。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集蓄雨水,美观又实用

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上,上海虹桥机场雨水综合利用项目就实现了从防洪除涝到河道治理、节水降耗的多重效果。

虹桥机场是国内重要航空门户之一,2019年航班量达到27万余架次,属国内大型繁忙机场。机场范围内用水单位众多,近年平均年用水量近500万立方米。

多年前,虹桥机场曾受困于台风汛期积水。后来,机场建成两片飞行区雨水调蓄水池,合计占地13.12万平方米,常规蓄容量约30万立方米。设计初衷是为了缓解机场区域防汛排涝对周边河网的瞬时压力。近几年,机场管理部门监测发现,雨水调节池的水质能基本保持在地表Ⅳ至Ⅴ类,具有作为非常规水资源的使用条件。

2017年,上海加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常年黑臭的机场河被列入整治对象。虹桥机场利用飞行区南雨水调节池的雨水资源,于2018年建成配套引水系统,包括两台引水泵和2.2公里输水管道。引水系统钻过400米地下管涵,顶管穿越300米复杂建筑群,将调节水池的雨水输送到河道最上游,形成水流循环,日均引水量可达到260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河道水动力问题。调活了水体,机场河的整体水质和水面景观有了极大改善,机场的防洪除涝能力也有所增强。

虹桥机场能源保障部水环境科科长何彬介绍,机场正在尝试利用集蓄雨水浇灌绿化植物、冲洗马路、清洁楼宇。在水功能需求较低的环节上,用雨水代替自来水,一年可节水2万立方米。

近年来,上海在不断巩固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的同时,加快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2019年12月,上海市水务局和市发改委联合印发《上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上海市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稳步推进各条线节约用水。2019年,上海万元GDP用水量20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5%。

节水惜水,居民方法多

老两口过日子,每月用水量不到5吨,在湖南长沙市雨花区东塘街道东塘社区融科三万英尺小区,黄秉堃和刘惠琼是邻里眼中的节水模范。

如何做到不浪费生活中的每一滴水?走进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记者找到了答案:一水多用、重复利用。

刘惠琼已79岁,但身子骨很硬朗,一日三餐仍是自己动手。淘米时,她会在一旁备好水盆,将淘米水倒入盆中。若是做菜使用了蒸锅,锅里的水也囤起来。餐后,这些用过的水又能派上用场——洗碗。

“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舍不得水。”黄秉堃说,“水,哪怕一滴也不愿浪费。”

同小区的胡菊华大姐也是位节水达人。在家中淋浴间,她特意放置一个型号较大的澡盆。在里头淋浴,水流进盆子,可以用来冲厕所。洗衣服时,她不过多使用洗衣液,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冲洗,也减少了污水排放。

不仅居民有节水自觉,物业企业也在践行节水职责。“我们定期检查小区的用水设备,实时监测每一户居民的用水情况,若发现用水量过多等异常现象,就及时联系业主,排查是否有管道漏水等情况。”融科三万英尺小区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汪春说。

小区绿化面积大,从春天起,每隔一两天就要浇一次水。绿化景观用水,优先使用景观池中积蓄的雨水。

“小区大大小小的池子多,蓄水量大。浇水时,用水泵从取水井里把水抽上来就能浇灌周围的草木。”小区保洁人员邓艳说,“如果景观池里的水不够用,才会打开自来水龙头取水。”

根据《长沙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长沙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活动,鼓励公众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就在上周,包括融科三万英尺在内,长沙已有24个居民小区获评“湖南省节水型居民小区”。

智慧灌溉,省水又省力

上百个喷头不停旋转,蒙蒙水雾均匀地洒向秧苗,在重庆铜梁区玉皇村成王果业果苗基地,智能喷灌系统正在忙碌。该果苗生产基地位于铜梁区西郊绿道乡村振兴示范片,年产优质果苗800多万株,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果苗场之一。

前些年,基地采用人工浇水,整个基地灌溉一遍,需要40个工人花上5天时间。漫灌时水量浪费极大,至少流失四成。

“抗旱保苗是果苗培育成功的关键,旱情严重时段必须天天早晚浇水。”基地负责人陈贵虎指着面前绿油油的果苗说,2018年,他们投入200多万元引进了智能喷灌系统。

系统由总控制柜、电磁阀、太阳能电磁板和360度喷头组成。蓄水池里的水通过主水管流进细小管道,管道顶端的旋转式喷头把水喷向每块土地。陈贵虎说,与之前相比,这种灌溉能节水四成以上。

不只是成王果业,在重庆,还有很多地方正在建设节水农业。日前,重庆市水利局和市发改委联合印发《重庆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农业节水增效等五大重点行动,大力推进节水灌溉,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计划到2022年,重庆初步建立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8.82亿立方米以内。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4日 14 版)

(责任编辑:余璐)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