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贵州>社会民生

“中华第一车”迎来60岁生日

2020-05-20 11:07 北京日报  

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K3/4次国际列车开行60周年之际,客运工作人员将每节车厢悬挂的国徽擦拭一新。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本报记者 骆倩雯

她是“中华第一车”,也是联结中蒙俄友谊的“网红列车”。今年5月24日,K3/4次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即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

K3/4次,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1959年6月4日开行,初期由苏联铁路提供车辆并担任客运乘务,从1960年5月24日开始,由中国铁路提供车辆并由北京客运段担当列车乘务任务,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铁路人穿越欧亚两大洲、风雨60载的铿锵之路。

K3/4次列车途经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往返运行15636公里13个昼夜。每个星期三,列车从北京站准时发车。这辆穿行于亚欧大陆的列车,于黄沙戈壁看大漠孤烟,于万里林海赏春花秋月,于色楞河畔望扬鞭牧马,于贝加尔湖边观碧水连天。春意盎然,炎天暑月,春华秋实,冬雪飘扬,在这趟列车上,一年四季尽收眼底。

昨天,这辆车整修后以崭新的面貌停靠在北京车辆段内,车厢外悬挂的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高级软卧车厢,每个软卧包间有上下两张宽敞的卧铺;有一间洗漱间,供相邻两个包间的旅客共用;包间内还有一个电扇,这也是这趟车与普通列车相比最特殊之处。普通卧铺一间有4张床,与其他列车无异。

列车的餐车也是一个特别的车厢。不同于其他列车,这趟车的餐车是单独外挂的,不能走出国门。按照三国列车开行时的协议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相关规定,餐车在入国境时挂上、出国境前卸载,由三国各自负责境内路段。相当于从北京发车时挂上的餐车,在入蒙古国境之前就摘下了。

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K3/4次国际列车开行60周年之际,客运工作人员将每节车厢悬挂的国徽擦拭一新。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本报记者 骆倩雯

她是“中华第一车”,也是联结中蒙俄友谊的“网红列车”。今年5月24日,K3/4次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即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

K3/4次,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1959年6月4日开行,初期由苏联铁路提供车辆并担任客运乘务,从1960年5月24日开始,由中国铁路提供车辆并由北京客运段担当列车乘务任务,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铁路人穿越欧亚两大洲、风雨60载的铿锵之路。

K3/4次列车途经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往返运行15636公里13个昼夜。每个星期三,列车从北京站准时发车。这辆穿行于亚欧大陆的列车,于黄沙戈壁看大漠孤烟,于万里林海赏春花秋月,于色楞河畔望扬鞭牧马,于贝加尔湖边观碧水连天。春意盎然,炎天暑月,春华秋实,冬雪飘扬,在这趟列车上,一年四季尽收眼底。

昨天,这辆车整修后以崭新的面貌停靠在北京车辆段内,车厢外悬挂的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高级软卧车厢,每个软卧包间有上下两张宽敞的卧铺;有一间洗漱间,供相邻两个包间的旅客共用;包间内还有一个电扇,这也是这趟车与普通列车相比最特殊之处。普通卧铺一间有4张床,与其他列车无异。

列车的餐车也是一个特别的车厢。不同于其他列车,这趟车的餐车是单独外挂的,不能走出国门。按照三国列车开行时的协议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相关规定,餐车在入国境时挂上、出国境前卸载,由三国各自负责境内路段。相当于从北京发车时挂上的餐车,在入蒙古国境之前就摘下了。

K3/4次列车被网友号称“中华第一车”,她有四“最”。

她是“最牛”的小号车。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编制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时,列车编号没有字母开头,而是直接采用数字编号。当时1/2次最小号的车次是北京开往毛主席故乡长沙的列车,3/4次就是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

她是“最长”行程的车。连接中、蒙、俄,横跨亚欧两大洲,单程运行7818公里,一趟往返行程超3万里,历时13天,是中国铁路开行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

她是停站等候最久的列车。列车行走的线路,在中国境内铁路为1435毫米标准铁轨,俄罗斯、蒙古两国为1520毫米宽轨,由于轨道制式的不同,使得列车每次出入境时,都需要轮库更换转向。每次在二连站的停靠时间,都长达3个小时左右。这时候,乘客可以选择留在列车上观看换轮过程,也可以下车在站房休息。

她是“最累”的一趟列车。列车沿途经过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等特殊气候地带,虽然列车几经升级换代,但特殊的运行地理环境,使得车辆一直沿用传统的绿皮车体。车厢内没有空调,供暖依旧使用烧煤锅炉,且供暖期长达8个月之久,而往返一趟每节车厢消耗的煤炭量就达五六吨之多。在这列列车上值乘的列车员,无疑是最累的。采暖期内都是乘务员自己烧取暖炉,一桶桶装入煤箱,一锹锹铲入锅炉,再一锹锹铲出。尤其是冬季的俄罗斯境内,气温低至零下40℃是常有的事,运行的13天内,列车员需要24小时不间断燃煤烧火,保证车内温度。

60年来,K3/4次共计行程达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1200多圈,安全运送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旅客200多万名,见证、记录了中、蒙、俄三国及其人民之间的来往与友谊,被誉为“中华第一车”。

故事

“被冻得直流眼泪”

今年62岁的张建功是原联运车间的乘务长,从1983年开始,他就在K3/4次列车上担任列车员。列车员以42天为一个周期,跑一趟来回后,调整学习后再上路。

在这趟列车上跑了10年,张建功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1986年冬天的一次抢修。列车驶入梅索瓦亚,过大弯道时前面突然走来一个行人,导致车辆紧急制动,一下擦伤了车轮。车辆走起来咯噔咯噔地响,震得也厉害。4个列车员只能下车更换车轮。

那会儿正是冬季,室外气温-32℃,冻得手都不敢拿出来。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张建功和同事们在冰天雪地里忙了4个半小时,把11辆车轮全部换新。换完有同事突然问他:“张工您怎么都哭了?”这时张建功这才意识到自己满是泪水,“被冻得直流眼泪”。

(责任编辑:陈晶晶)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