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时事观察

大国小家·扶贫印记:神山村的神奇巨变

2020-07-29 00:00 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网记者  邓志慧

2018年,彭水生家改造后焕然一新。
  井冈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6年,彭水生家改造前的面貌。
  井冈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各地各方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实际困难,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一户户家庭,既是帮扶的受益者,也是不息的奋斗者;一张张影像,记录了他们的脱贫故事,见证着生产生活的沧桑巨变,也标注着时代前进的铿锵脚步。

即日起,“大国小家”栏目联合人民网共同推出“扶贫印记”系列,通过对比新老照片、讲述“小家”故事,定格脱贫路上的感人瞬间,展现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编  者    

“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的是旧衣服,红薯山芋当主粮……”说起过去,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彭水生念起了流传已久的顺口溜。这是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过去的真实写照。

位于黄洋界脚下的这个典型的“边”“远”“穷”小山村,贫困发生率曾达30%以上,人们居住的多为土坯房,一遇雨水便容易倒塌。彭水生一家,也因他的老伴身体多病,被识别为贫困户。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16年2月,在这个小山村里,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热情的话语,温暖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阵阵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山村。

2018年,彭水生家改造后焕然一新。
  井冈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6年,彭水生家改造前的面貌。
  井冈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各地各方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实际困难,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一户户家庭,既是帮扶的受益者,也是不息的奋斗者;一张张影像,记录了他们的脱贫故事,见证着生产生活的沧桑巨变,也标注着时代前进的铿锵脚步。

即日起,“大国小家”栏目联合人民网共同推出“扶贫印记”系列,通过对比新老照片、讲述“小家”故事,定格脱贫路上的感人瞬间,展现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编  者    

“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的是旧衣服,红薯山芋当主粮……”说起过去,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彭水生念起了流传已久的顺口溜。这是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过去的真实写照。

位于黄洋界脚下的这个典型的“边”“远”“穷”小山村,贫困发生率曾达30%以上,人们居住的多为土坯房,一遇雨水便容易倒塌。彭水生一家,也因他的老伴身体多病,被识别为贫困户。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16年2月,在这个小山村里,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热情的话语,温暖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阵阵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山村。

为了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彭水生暗自发誓要率先摘掉贫困帽子。发现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彭水生吃起了“旅游饭”,他把家中土坯房整修成了农家乐,专门经营民宿。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他办的餐馆也挂牌开业了。

现在的神山村,青石路绵亘蜿蜒,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美丽乡村。村民们说,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欢笑声越来越多。大家还把开怀大笑的瞬间拍了下来,组成了一面“笑脸墙”。

如今,彭水生还担任了宣讲员,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讲村里脱贫的故事。“旧房变成新房,山区变成景区……”谈起神山村的巨变,彭水生脸上洋溢着自豪。

小缩影,大时代。通过探索实践“一户一亩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的脱贫路子,这些年,神山村在井冈山精神的鼓舞下,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9日 07 版)

更多原创报道:

【专访】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专访】红绿相映 拼搏创新 井冈山这样回答“扶贫三问”!

【专访】兴赣富民的“追梦人”:用幸福生活回应总书记的牵挂

【评论】人民网评:疫情灾情面前,更要办好这件“头等大事”

【图片】全景航拍看红土地上的"多彩巨变":小康路上面貌新

【图片】日子越过越红火 笑容绽放在这片红土地上

【视频】“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江西行vlog第一集:探寻红色密码 传承红色精神

【视频】“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江西行vlog第二集:探寻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视频】“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江西行vlog第三集:探寻新时代的江西怎走绿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邓志慧)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