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江西>江西要闻

江西萍乡安源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村村痛”变“村村通”

2020-08-03 17:21 人民网-江西频道  

人民网南昌8月3日电 连日来,尽管高温天气肆虐,但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里善村扶贫基地内,几名头戴草帽的村民早就忙得不可开交。

村民及贫困户在农场里采摘新鲜蔬菜 刘伟南/摄

“大家动作快一点,上午要把最后一车运出去。” 农场技师卢建明一边指挥着工友装运蔬菜,一边说,“早上采摘,上午运送,保证新鲜,每天都要送很多车,有时一车要装3吨多。幸亏路好,半天就能送到认养人手中。”

卢建明提到的这条路是里善村通往外界的村路,宽8米、长700米、道路两旁还设置着绿化带、游步道,三轮车、小汽车、货车在柏油路上川流不息。

里善村共有400余户村民。原来狭窄的村路,只能容一辆车通行,公交车进不来,道路窄、路况差成为里善村的“痛点”和难点。为解决出行难点,统筹城乡一体化,方便群众出行,安源区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要求,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变“堵点”为“通途”,变“痛点”为“亮点”,“村村痛”逐渐变为“村村通”。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羊肠小路,经过翻新改造拓宽,变成宽阔的柏油路,村民不仅出行方便,连收益也跟着上去了,再也不用担心道路会车以及车辆掉头问题。

新修的村道 刘伟南/摄

在村里开着农家乐的村民曾意就是道路变迁的受益者之一。“现在道路越来越宽,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开车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曾意说,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这条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人民网南昌8月3日电 连日来,尽管高温天气肆虐,但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里善村扶贫基地内,几名头戴草帽的村民早就忙得不可开交。

村民及贫困户在农场里采摘新鲜蔬菜 刘伟南/摄

“大家动作快一点,上午要把最后一车运出去。” 农场技师卢建明一边指挥着工友装运蔬菜,一边说,“早上采摘,上午运送,保证新鲜,每天都要送很多车,有时一车要装3吨多。幸亏路好,半天就能送到认养人手中。”

卢建明提到的这条路是里善村通往外界的村路,宽8米、长700米、道路两旁还设置着绿化带、游步道,三轮车、小汽车、货车在柏油路上川流不息。

里善村共有400余户村民。原来狭窄的村路,只能容一辆车通行,公交车进不来,道路窄、路况差成为里善村的“痛点”和难点。为解决出行难点,统筹城乡一体化,方便群众出行,安源区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要求,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变“堵点”为“通途”,变“痛点”为“亮点”,“村村痛”逐渐变为“村村通”。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羊肠小路,经过翻新改造拓宽,变成宽阔的柏油路,村民不仅出行方便,连收益也跟着上去了,再也不用担心道路会车以及车辆掉头问题。

新修的村道 刘伟南/摄

在村里开着农家乐的村民曾意就是道路变迁的受益者之一。“现在道路越来越宽,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开车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曾意说,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这条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里善村党总支副书记邓文夫感慨着道路变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路拓宽后,旅游大巴都能开进来了,大家都想办法去发展副业,番薯酒、腊味、自制的‘土菜’都是通过新修建的柏油路运到一个个‘买家’手中的。”

近年来,里善村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每个村民都能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67岁的曾垂连是里善村9组村民,老伴腿脚不便,儿子常年患病,儿媳要照顾丈夫和两个孩子,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让像他这样的贫困户能就地、就近就业,里善村建立了产业扶贫基地,带动20余名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户8人。

农场工作人员王瑶介绍,曾垂连是最勤快的一个,多劳多得,平均每个月有近3000元工资。目前,里善村的24户贫困户96人全部脱贫,勤快的曾垂连还被评为脱贫奋进之星。

里善村特色民居 刘伟南/摄

在里善村,不仅村民的“荷包”渐渐鼓了,村庄环境整治的成效也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渗透延伸:村道两旁村民院墙的文化长廊上,展示着村民生产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文化广场上多了村民健身锻炼的身影,农家书屋看书下棋的人络绎不绝……村民有了共同的乐园,告别了“白天打工,晚上打牌”生活模式,精神风貌迅速改变,乡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时雨、周双萍、刘伟南)

(责任编辑:毛思远)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