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化>推荐

在这中元之夜,让我们聊聊所谓的“鬼节”

2020-09-02 21:18   

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消息,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中元节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元素:祭祀祖先的孝道、救赎游魂的宗教慈善以及岁时行乐的表演和观赏。

尽管这个节日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

盂兰盆节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很可能是源于一个祭祖的节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道二教的渗入,最终形成中元、盂兰盆的节日形式。而祭祖,又和“秋尝”密不可分。

孟秋时祭在先秦时期便已施行。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古人在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时,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谓之“秋尝”,又称“荐新”“尝新”,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之意。

“秋尝”还是亲朋友邻相聚品尝收获的日子,这一带有喜庆色彩的节日气氛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依然存在。

原先“秋尝”祭祖的时间并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后来由于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此日。

明 陈洪绶 童子礼佛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消息,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中元节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元素:祭祀祖先的孝道、救赎游魂的宗教慈善以及岁时行乐的表演和观赏。

尽管这个节日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

盂兰盆节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很可能是源于一个祭祖的节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道二教的渗入,最终形成中元、盂兰盆的节日形式。而祭祖,又和“秋尝”密不可分。

孟秋时祭在先秦时期便已施行。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古人在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时,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谓之“秋尝”,又称“荐新”“尝新”,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之意。

“秋尝”还是亲朋友邻相聚品尝收获的日子,这一带有喜庆色彩的节日气氛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依然存在。

原先“秋尝”祭祖的时间并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后来由于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此日。

明 陈洪绶 童子礼佛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为“解倒悬”之意,即将人的灵魂从困厄中解救出来。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祖弟子目连想救母亲出恶鬼道苦海,他根据佛祖的指示,在七月十五敬设盂兰盆,用百果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依靠他们的合力成功救出母亲。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榆林窟第19窟 目连守孝(局部)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

“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告诫子孙可以借助盂兰盆节报答父母恩情,表达孝心。

当时过节是“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 (供佛的幢幡彩花) 、歌鼓、果食送之。”

佛教这个节日大多是在寺庙集体做盆供祭祀。魏晋南北朝后,这个节日就随着佛教的普及开始广泛流行。

明 戴进 钟馗夜游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几乎在同一时期,道教也将七月十五作为节日命名为“中元”。

在道教世界里,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

清 红色缎绣折枝牡丹纹金团寿天官赐福字对联 故宫博物院藏

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别主管赐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为“三元日”。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唐 周昉 地官出游图残卷 故宫博物院藏

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

已经故去的祖先会在中元日回人间,看望子孙后代,其他孤魂野鬼也会出来捣乱。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人们为免遭不测,要在中元节祭祀祖先,燃烧纸钱,既表达孝心,也给孤魂野鬼些许安慰,换取人间生活安宁。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变为中元节祭祖孝亲的节俗。

清 朱浣岳 钟馗图立轴,四川博物院藏

中元节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缩影,这个过程以魏晋为起点,隋唐时达到鼎盛,出现了儒家秋尝、佛教盂兰、道教中元并行的奇异景象。

南北朝时期,佛教影响力更大,盂兰盆节比中元节更受认可。

到了唐代,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则不相上下,唐朝官员可以在中元节休假一到三天,玄宗曾下令官员在中元节赴道观诵经修斋。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

唐诗“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正是当时中元热烈节庆气氛的真实写照。

从北宋开始,中元节取代盂兰盆节成为主流,“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这个节日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淡化,从宗教走向民俗,节日色彩趋近清明节。

从史料来看,中元节前几天,人们准备纸糊的祭品,前一天准备秋尝的果品,当天早上就把素食放在供桌上。各家如果城外有新坟的,即去祭祀扫墓;朝廷举行公祭大会,祭奠前线阵亡的将士。晚上祭祀仪式结束之后,人们去勾栏瓦肆逛夜市,看《目连救母》杂剧,夜市热闹非凡,官府还在河边放莲花河灯,以享江海鬼神。

明清时期中元节习俗更为世俗化。

据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阴浓,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

放河灯更是盛况空前。

“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都中小儿亦于是夕执长柄叶,燃烛于内,青光荧荧,如磷火燃。又以青蒿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结伴呼群,遨游于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名门灯会,更尽乃归。”

清人甚至有“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之说。

总的来说,中元节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后经道教加入,在七月望日“秋尝祭祖”的古代民俗基础上,不断演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民俗节日。中元节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逐步形成,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逐渐褪去了外来的、宗教的色彩,向民族化、世俗化方向发展,成为佛、道、儒、民俗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

(责任编辑:董博识)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