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陕西>陕西

“冠军教头”是怎样炼成的?

2020-09-10 07:00 陕西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江舟  见习记者 雪野

9月1日17时,陕西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的自由式摔跤(以下简称自由跤)公开课刚刚结束,队员们正在进行训练后的拉伸。范雁军把负责自由式摔跤的杨教练叫到一旁开了个小会,讨论公开课效果、队员们的表现以及下一步的训练安排。

1972年出生的范雁军目前身兼省举摔柔中心副主任及省古典式摔跤队(以下简称古典跤)的主教练。从18岁正式接触这个项目开始,范雁军已经同古典跤打了30年的交道。

从小好动的他7岁习武,12岁拜师陕西省摔跤名宿赵安利练习摔跤。1990年,18岁的范雁军开始在陕西省重竞技训练大队(现更名为省举摔柔中心)接受正规系统的摔跤训练。运动员时期,范雁军除了在1993年获得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古典跤52公斤级比赛的第5名外,再未取得亮眼的成绩。谁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普通的古典跤运动员会成长为今日的“冠军教头”。

受伤病影响,1995年范雁军正式退役,度过了一段在家带娃的生活。远离了跤台,范雁军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热爱摔跤的他在西安北郊自己收徒,传授摔跤技巧。当时范北村附近的后生都和他练过摔跤。一年之后,范雁军受聘于西安市体育局,成为西安市摔跤队的主教练。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也许,他天生就应该是一位教练。当时,他带着十几个徒弟一同进队,迅速壮大了西安市摔跤队的实力。在陕西省摔跤年度比赛以及省青少年运动会上,他帮助西安市摔跤队斩获多枚金牌。2003年的全国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上,范雁军率领7名运动员参赛,获得2个冠军、2个第3名、1个第5名,并取得团体第2名的成绩。要知道,当时夺得团体第一名的河南代表队参赛人数为15人,但其积分仅比西安代表队多1分。2007年,他带领西安市摔跤队夺得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下简称六城会)2枚金牌。六城会冠军郭伟鹏、十三运会冠军彭飞、全国冠军张虎军等冠军运动员皆出自范雁军麾下。

运动员时期留下的遗憾,他在弟子身上全部寻了回来。

9月1日17时,陕西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的自由式摔跤(以下简称自由跤)公开课刚刚结束,队员们正在进行训练后的拉伸。范雁军把负责自由式摔跤的杨教练叫到一旁开了个小会,讨论公开课效果、队员们的表现以及下一步的训练安排。

1972年出生的范雁军目前身兼省举摔柔中心副主任及省古典式摔跤队(以下简称古典跤)的主教练。从18岁正式接触这个项目开始,范雁军已经同古典跤打了30年的交道。

从小好动的他7岁习武,12岁拜师陕西省摔跤名宿赵安利练习摔跤。1990年,18岁的范雁军开始在陕西省重竞技训练大队(现更名为省举摔柔中心)接受正规系统的摔跤训练。运动员时期,范雁军除了在1993年获得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古典跤52公斤级比赛的第5名外,再未取得亮眼的成绩。谁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普通的古典跤运动员会成长为今日的“冠军教头”。

受伤病影响,1995年范雁军正式退役,度过了一段在家带娃的生活。远离了跤台,范雁军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热爱摔跤的他在西安北郊自己收徒,传授摔跤技巧。当时范北村附近的后生都和他练过摔跤。一年之后,范雁军受聘于西安市体育局,成为西安市摔跤队的主教练。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也许,他天生就应该是一位教练。当时,他带着十几个徒弟一同进队,迅速壮大了西安市摔跤队的实力。在陕西省摔跤年度比赛以及省青少年运动会上,他帮助西安市摔跤队斩获多枚金牌。2003年的全国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上,范雁军率领7名运动员参赛,获得2个冠军、2个第3名、1个第5名,并取得团体第2名的成绩。要知道,当时夺得团体第一名的河南代表队参赛人数为15人,但其积分仅比西安代表队多1分。2007年,他带领西安市摔跤队夺得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下简称六城会)2枚金牌。六城会冠军郭伟鹏、十三运会冠军彭飞、全国冠军张虎军等冠军运动员皆出自范雁军麾下。

运动员时期留下的遗憾,他在弟子身上全部寻了回来。

如此辉煌的带队成绩离不开范雁军的3个特点:倾注、关心、严格。这些特点也帮助范雁军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结束后成为古典式摔跤国家队教练。范雁军对古典跤运动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爱,从2000年开始,他每个月都会给自己的弟子发放一定的资金补助,甚至自掏腰包购买训练器材。为了挑选好苗子,他的足迹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日常训练中,他对待每一位运动员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关心、关注他们每一天的成长。省摔跤队训练馆的一角摆放着一张办公桌,这是范雁军日常办公的地方。桌上东西不多,一方小茶台,一叠运动员康复、训练计划表,训练时用的哨子以及一张范雁军一家四口的合照。从6时的早操到22时的查房,范雁军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给了这群运动员。今年年初疫情刚出现时,为了帮助队员进行封闭式训练,范雁军连续4个月没出过省举摔柔中心。4个月里,他办公桌上的那张全家福寄托了他对家人全部的思念。毫不夸张地说,他和运动员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他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

“要把一支队伍带出来,队风和规矩是一定要有的。”训练中的他是严格、严肃,甚至是严苛的代名词。范雁军说,“冠军是摔出来的。”平日练习中他着重打磨每一位队员的技术细节,定期进行队内测试赛,按奥运会、全运会等正式比赛的流程和规则全程模拟,以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

对于2021年的十四运会,这位拥有令人羡慕的“人才库”的“冠军教头”充满信心。他说:“我们队目前的情况比较好,可以用‘项满人齐’来形容。十四运会上,我们在每个级别都会派出最好的选手。队内现在的竞争和训练氛围都不错,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也许,现在就是陕西古典跤的“黄金时代”吧!

(责任编辑:左瑞)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