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遥远的记忆

2020-09-11 08:10 学习时报  

“1950年10月,丰收的季节。炮八师离开密山,来到了通化市驻防,但大家心里仍然挂念着那一大片一大片该收割的大豆!当时,美帝已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祖国人民和平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炮八师的全体官兵,怎能坐视不闻不问?那一大片一大片豆荚结实的大豆,只好交给别人去收割了……大约深夜12点,总算轮到我们上桥了。一个招呼一个:快,快,跟上!江桥不长,二三分钟的工夫,就跑过江桥,到了异国他乡。这才放慢脚步,喘喘气继续行军……这时,已经听到远方隆隆的炮声了,大概先头部队已经与敌人交火了!10月19日的夜,是不平静的夜,中国的历史掀起了辉煌的一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难忘的10月19日之夜吧!”

——原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八师回忆录》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那人、那事、那岁月的痕迹,却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爱好和平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对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与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反抗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伟大胜利,谱写出了一曲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伟大颂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在重读当年亲历者的文章之后,在体会了字里行间跃然而出的战火纷飞之后,心中泛起波澜,眼中饱含热泪,家国情怀,从最深最刻骨的地方油然而生。来时之路不能忘,只有牢记那些艰难的过往,才能时刻提醒我们珍惜今日的荣光,才能不断鞭策我们更坚定地走向远方。

“1950年10月,丰收的季节。炮八师离开密山,来到了通化市驻防,但大家心里仍然挂念着那一大片一大片该收割的大豆!当时,美帝已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祖国人民和平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炮八师的全体官兵,怎能坐视不闻不问?那一大片一大片豆荚结实的大豆,只好交给别人去收割了……大约深夜12点,总算轮到我们上桥了。一个招呼一个:快,快,跟上!江桥不长,二三分钟的工夫,就跑过江桥,到了异国他乡。这才放慢脚步,喘喘气继续行军……这时,已经听到远方隆隆的炮声了,大概先头部队已经与敌人交火了!10月19日的夜,是不平静的夜,中国的历史掀起了辉煌的一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难忘的10月19日之夜吧!”

——原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八师回忆录》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那人、那事、那岁月的痕迹,却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爱好和平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对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与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反抗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伟大胜利,谱写出了一曲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伟大颂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在重读当年亲历者的文章之后,在体会了字里行间跃然而出的战火纷飞之后,心中泛起波澜,眼中饱含热泪,家国情怀,从最深最刻骨的地方油然而生。来时之路不能忘,只有牢记那些艰难的过往,才能时刻提醒我们珍惜今日的荣光,才能不断鞭策我们更坚定地走向远方。

原文的作者门枢,是一名志愿军老兵。1948年8月至1958年5月,携笔从戎,在部队政治机关从事宣传工作。1948年8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九师政治部,任宣传干事,兼任当时《迈进报》记者,参加了辽沈战役。1948年12月,独立第九师编入东北野战军,1949年1月15日改称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后改称步兵第一五五师,作者随一五五师参加了平津战役和南下进军。1950年2月28日,一五五师改编为炮兵第八师,到松江省(1954年并入黑龙江省)密山县执行生产任务,作者时任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兼《团结报》记者。1950年10月8日,炮兵第八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在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者随部队入朝后,任炮八师宣传干事,兼任《团结报》记者,后任秘书科秘书。1953年8月入党。

作为志愿军炮八师的一名战地记者、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作者在硝烟战火中度过了7个年头。他始终在部队政治机关从事宣传工作,几乎天天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迈进报》《团结报》《团结快报》写文章,其数量已经无法统计。这些文章对敌人是匕首,是投枪;对战士是鼓舞,是号角。可惜的是大部分文稿都已散失,只有少数留存了下来。

正如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说:“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宝贵生命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换来了世界与亚洲的和平;是他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稳定发展,才有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让我们联想到了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联想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联想到了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

往事并未如烟,回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有多少这样普通的党员、普通的老兵为国家的建设、为民族的复兴甘愿奉献青春、奉献生命、奉献一切!“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的焦裕禄,“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的孔繁森,“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杨善洲,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的廖俊波,用生命诠释“何为人民公仆”的兰辉,“甘做钢铁长城一块砖”的韦昌进……有太多太多这样优秀的人,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担当尽责、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满腔热血践行初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与党同心,无愧于党,更无愧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

今天,在我们看到祖国繁荣富强的同时,不能忘记曾经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在我们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那些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普通老兵!重读战争亲历者的文章,让我们更加懂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责任编辑:曹淼)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