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5:36 人民网-山东频道
近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了现在的60%。图为黄河三角洲湿地风光 。( 摄影 刘月良)
如今,保护区成为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的理想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东营市委网信办供图)
保护区的鸟类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飞翔。(摄影 孙劲松)
人民网东营9月25日电 9月24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黄河落天走东海”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最后一站——东营,探寻黄河入海口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万里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奔流而下,蜿蜒5464公里,卸下一身泥沙在东营注入渤海。巨量泥沙在这里淤积成陆,形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新生陆地,也是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中国其它的大江、大河及珠三角、长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开发较晚,人为活动较少,保存了相对原始的生态环境。受黄河及渤海双重作用影响,在这里形成了近海滩涂、河流、芦苇沼泽等自然生境及池塘、盐池、农田、草地、灌丛等人为生境。2013年黄河三角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8年东营市被评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水是湿地的灵魂。然而在黄河三角洲这片湿地,水是稀缺资源。近年来,黄河来水减少,湿地淡水短缺,加上入海流路单一,土地盐碱化加速,重重困难都制约着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修复。
记者了解到,为了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水利委员会自2008年开始,实施黄河下游生态调度,持续向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推进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今年,通过刁口河流路首次向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开闸引水,自6月26日起历时20天,生态引水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33亿立方米,并且实现了首次人工控制漫滩补水。
“要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县级干部耿沛华告诉记者:“今年把植物种植好,有了种子,明年再适当进行一次春季补水,这样湿地就能恢复的比较好,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逐步稳定。”近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了现在的60%。
同时,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至今已建设鸟类栖息(繁殖)岛40个,树立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巢40个。如今,保护区成为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的理想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最多的年份,全球7000余只、近一半黑嘴鸥在这里繁殖。(实习生 王飞宇)
近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了现在的60%。图为黄河三角洲湿地风光 。( 摄影 刘月良)
如今,保护区成为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的理想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东营市委网信办供图)
保护区的鸟类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飞翔。(摄影 孙劲松)
人民网东营9月25日电 9月24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黄河落天走东海”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最后一站——东营,探寻黄河入海口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万里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奔流而下,蜿蜒5464公里,卸下一身泥沙在东营注入渤海。巨量泥沙在这里淤积成陆,形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新生陆地,也是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中国其它的大江、大河及珠三角、长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开发较晚,人为活动较少,保存了相对原始的生态环境。受黄河及渤海双重作用影响,在这里形成了近海滩涂、河流、芦苇沼泽等自然生境及池塘、盐池、农田、草地、灌丛等人为生境。2013年黄河三角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8年东营市被评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水是湿地的灵魂。然而在黄河三角洲这片湿地,水是稀缺资源。近年来,黄河来水减少,湿地淡水短缺,加上入海流路单一,土地盐碱化加速,重重困难都制约着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修复。
记者了解到,为了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水利委员会自2008年开始,实施黄河下游生态调度,持续向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推进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今年,通过刁口河流路首次向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开闸引水,自6月26日起历时20天,生态引水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33亿立方米,并且实现了首次人工控制漫滩补水。
“要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县级干部耿沛华告诉记者:“今年把植物种植好,有了种子,明年再适当进行一次春季补水,这样湿地就能恢复的比较好,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逐步稳定。”近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了现在的60%。
同时,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至今已建设鸟类栖息(繁殖)岛40个,树立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巢40个。如今,保护区成为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的理想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最多的年份,全球7000余只、近一半黑嘴鸥在这里繁殖。(实习生 王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