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健康>美食

舌尖上的中秋:除了月饼,这些食物也有满满的仪式感!

2020-10-01 08:28 中国新闻网  

与家人团聚,与朋友相会……你记忆里的中秋节是什么样子?如果从饮食的角度来看,中秋节对人们来说,也是一场味蕾的狂欢。

中秋前后,新谷登场、瓜果丰收,新酿制的美酒也同时上市。丰富的食材给了人们很多选择空间,说到“吃吃吃”的话,也并不是只有月饼这一种可能。

在民俗学者王娟看来,如今人们一般会在一些传统佳节的习俗中,重温过去积淀的有益价值观念等等,所以仪式也好,美食也罢,那些习俗其实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功能。

争相痛饮 宋代的精致中秋

古时,中秋节的食俗一直在不断丰富完善。宋代的饮食尤为精致,人们对吃也很讲究。此时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延续唐代赏月宴饮习俗,“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不过,那个时候,饮酒比吃月饼更为普遍一些。

南宋时,孟元老所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卷八“中秋”条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

新酒上市,人们争相痛饮,一抒欢乐之情。秋天瓜果正香甜,很多店铺里都贩卖石榴、枣、菱角等,新鲜可口,成为当时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宋代还有一道比较流行的美食,叫“玩月羹”,在郑望之的《膳夫录》里有如下记载:“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

曾有人推测,这个名字新奇的食物可能会有些像鸡蛋羹,但也有专家研究称,玩月羹是采用桂圆、莲子、藕粉等作为原料熬制的羹汤。如今,似乎已不多见了。

与家人团聚,与朋友相会……你记忆里的中秋节是什么样子?如果从饮食的角度来看,中秋节对人们来说,也是一场味蕾的狂欢。

中秋前后,新谷登场、瓜果丰收,新酿制的美酒也同时上市。丰富的食材给了人们很多选择空间,说到“吃吃吃”的话,也并不是只有月饼这一种可能。

在民俗学者王娟看来,如今人们一般会在一些传统佳节的习俗中,重温过去积淀的有益价值观念等等,所以仪式也好,美食也罢,那些习俗其实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功能。

争相痛饮 宋代的精致中秋

古时,中秋节的食俗一直在不断丰富完善。宋代的饮食尤为精致,人们对吃也很讲究。此时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延续唐代赏月宴饮习俗,“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不过,那个时候,饮酒比吃月饼更为普遍一些。

南宋时,孟元老所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卷八“中秋”条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

新酒上市,人们争相痛饮,一抒欢乐之情。秋天瓜果正香甜,很多店铺里都贩卖石榴、枣、菱角等,新鲜可口,成为当时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宋代还有一道比较流行的美食,叫“玩月羹”,在郑望之的《膳夫录》里有如下记载:“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

曾有人推测,这个名字新奇的食物可能会有些像鸡蛋羹,但也有专家研究称,玩月羹是采用桂圆、莲子、藕粉等作为原料熬制的羹汤。如今,似乎已不多见了。

月饼,不是中秋节的唯一美食

在中秋节的诸多美食中,月饼大概风头最盛,但却不是“唯一”。

在陕西有的地方,每到中秋节全家共吃“团圆馍”。馍做好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要是有家人短期外出,就留下一“牙”。娘家也给出嫁的姑娘送馍上门,表示全家团圆不忘。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节,螃蟹是餐桌上的主角之一。明代的中秋宴会也有螃蟹,如书中记载“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很热闹。

人们坐在一起品尝蒸熟的螃蟹,蘸着醋蒜等调料,当做饮酒的佐餐,想想都令人垂涎欲滴。

另外,在不同的地方,还有“八月半吃南瓜”、中秋吃糍粑等多种食俗。

水果篇:石榴象征人丁兴旺

既然是中秋节的美食,就总会跟各种吉祥寓意有那么一点关系,包括各种时鲜水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柚子便是此时许多人的心头好。吃完甜腻的月饼,柚子既开胃又能去油腻。另外,“柚”取谐音即是“佑”,希望未来能够得到福佑。

石榴也是圆圆的造型,富有观赏性,吃起来口感也不错。由于籽粒众多,也被视作人丁兴旺的象征:民间的一些绘画里,石榴往往是裂开的,也是突出此意。

“在南方一些地方,此时也吃芋头。人们讲究摆一个大盘儿,一堆小芋头上面搁一个大芋头,看上去好像埋住小芋头,唤作‘子母芋头’,跟求子有关。”王娟说。

中秋时令的果子寓意各有不同。如果家里有老人,吃桃子则寓意长寿。把柿子苹果摆在一起,“柿事苹安”谐音“事事平安”。

传统佳节里的世俗情感

从月饼到各色瓜果,中秋的饮食文化相当丰富,也还可以举出其他许多例子。

像桂花,被赋予“吉祥”、“友好”等种种寓意,就很契合中秋的节日内涵。观赏之余,它也是美食,每逢中秋,人们要喝一杯桂花酒,吃点桂花糕,表示甜甜蜜蜜。

“从宋代到元代之前,中秋节的各种习俗,应该更多的是一个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或者文人学子的一个游戏活动,它变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节日,大概在明代。”王娟说。

从时间线索来看,中秋作为传统大节,成型时间较晚,但影响很大,至今依然具有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时候古代过节,也是讲究大家把祭祀的食物分吃干净,祭祀仪式才算完成。”王娟强调,如今物质丰富,中秋吃点好东西或者寓意团圆的美食,是人之常情,但要注意,绝不能铺张浪费。(记者 上官云)

(责任编辑:杨迪)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