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一带一路全媒体平台

体验中秋传统  感受文化魅力

2020-10-09 08:42 人民日报海外版  

《明月寄相思》
  张熙骅作 (7岁)(寄自英国)

《中秋节快乐》
  吴玥莹作(六岁)(寄自荷兰)

《月亮和月饼》
  章小妖作(七岁)(寄自荷兰)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学生手工制作的中秋作品。

对身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来说,“中秋节”是“明月寄相思”的日子,是和父母一起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的日子,是吃美味月饼的日子……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秋节形式相较以往有所不同,但萦绕在心头的相思却是相同的。他们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怀,浸于方块字中,流淌于画笔下。

对喜欢中国文化、正在学习中文、希望了解中国的外国中文学习者来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独特的含义、习俗和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团圆”“丰收”等美好寓意更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月是故乡圆

杨丝雨 (13岁)

光阴似箭,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像以往一样,妈妈提前做了一大袋月饼,是我最喜欢的豆沙口味。

中秋本是一个跟家人团圆的日子,可由于我们身在海外,我要上学读书,遇到中国节日,只能跟在中国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今年由于疫情,从农历新年到中秋佳节,都不能回到中国与亲友欢聚。

《明月寄相思》
  张熙骅作 (7岁)(寄自英国)

《中秋节快乐》
  吴玥莹作(六岁)(寄自荷兰)

《月亮和月饼》
  章小妖作(七岁)(寄自荷兰)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学生手工制作的中秋作品。

对身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来说,“中秋节”是“明月寄相思”的日子,是和父母一起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的日子,是吃美味月饼的日子……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秋节形式相较以往有所不同,但萦绕在心头的相思却是相同的。他们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怀,浸于方块字中,流淌于画笔下。

对喜欢中国文化、正在学习中文、希望了解中国的外国中文学习者来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独特的含义、习俗和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团圆”“丰收”等美好寓意更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月是故乡圆

杨丝雨 (13岁)

光阴似箭,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像以往一样,妈妈提前做了一大袋月饼,是我最喜欢的豆沙口味。

中秋本是一个跟家人团圆的日子,可由于我们身在海外,我要上学读书,遇到中国节日,只能跟在中国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今年由于疫情,从农历新年到中秋佳节,都不能回到中国与亲友欢聚。

望着手里圆圆的月饼,我的脑海里不禁冒出了一个想法:“要是能回到过去该有多好啊!”突然,一阵狂风刮过,我似乎回到了家乡。

“丝丝,快起床了!”我是在妈妈的呼唤声下醒来的。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咦?我这是在哪里?环顾了一下四周,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我在中国的家。匆忙之中,我跑向镜子,发现竟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正当我的大脑疯狂转动时,外婆笑眯眯地喊我吃饭。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联播、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外公,还有家乡的小米粥,都让我感觉到一阵暖流从心里飘过。

突然,墙上的日历吸引了我。是中秋节?我像是被电了一下。上一个跟家人一起过的中秋节离现在有多久了呢?但是我的思考很快就被呼唤声打断了,原来是要做月饼了。饼皮、豆沙馅和莲蓉都摆在我的面前,只差把月饼放进模具里了。包馅、压进模具等都一气呵成!顷刻,一排排小巧可爱的月饼就做好了,只等把它们放进烤箱中,美味的月饼就完成啦。

月饼的香气溢满屋子,我咬了一口刚出炉的月饼,饱满的红豆沙入口香甜,一口气吃了好几个。月光慢慢地洒满了整座城市,这美好的一天也要结束了。躺在阳台的躺椅上,望着朦胧的月色,心中不禁想起张九龄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脑海里的事还都没想完, 呼呼……又是一阵狂风刮来,我又沉沉地睡去了。

睁开眼,我回到了现实。没想到睡得太久,已是晚上。一轮圆月悄然升起,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月亮。

自古以来,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圆圆的月饼代表着人们的心愿。到了海外,我们亲手做的一个个月饼,寄托着我们的一缕缕思念,包含着我们一家人向往的幸福和团圆。 

(寄自德国)

  没有现场观众的文艺演出

韩昕辰 (10岁)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为了迎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

老师要求我们编排一个古诗词飞花令的节目,为了演好节目,我和其他同学学了20多首带“月”的古诗词。年龄小的同学背诵简单的诗句,中文基础好的同学背诵相对难的诗句。本来大家觉得这个节目没什么难度,但是录制当天,受疫情影响,好几个同学没来,所有的安排都被打乱了,甚至连熟记于心的诗句都想不起来了,有的年龄较小的同学因为接不上来词都急哭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重新做了安排,安慰小同学慢慢来,不要慌。一次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终于完成了整个节目的录制。

2020年是不一样的一年,连中秋节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跟亲人朋友一起吃团圆饭,也不能跟同学一起玩耍,为中秋节准备的文艺演出没有舞美、没有音响、没有掌声,更没有现场观众。但我们却特别认真地准备了丰富的节目——中国功夫、集体朗诵、京剧表演等。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生活学习恢复正常。祝愿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寄自葡萄牙)

  三喜临门的中秋节

王素洁 (12岁)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往今来,许多大家有感而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中秋诗词。我很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能够平安,即使相隔很远,他们也都能看到同样明亮的月亮。

中秋节最必不可少的当然是月饼了,月饼也是我喜欢的食物。古时人们有拜月习俗,把月饼当成奉给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就把吃月饼作为团圆和思念的象征。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听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和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因为听了很多次,我已经会说给朋友听了。

今年的中秋节很特别,因为和新中国国庆节在同一天。对我来说,更特别的是,我的生日也是10月1日,可谓三喜临门!

中秋节这一天,我12岁了。相信在中国也有很多10月1日出生的小伙伴,祝福大家生日快乐!

(寄自荷兰) 

  每逢佳节倍思亲

韩雨桐 (12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着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在遥远的东方,爷爷奶奶肯定非常想念我们。

爷爷奶奶有6个子女、孙辈孩子有11个。我爸爸年龄最小,我的5个姑姑中除了二姑姑一家外,其他几家都在葡萄牙生活。每年暑期,我们都会回国看望爷爷奶奶。因为疫情,今年谁也回不去。好在可以打视频电话,视频中,爷爷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脸上都笑开了花。我们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爷爷奶奶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还要听话懂事。他们最担心的是疫情,一再告诉已经返校上学的我们如何做好防护。

也许是思念太深,担心太多,爷爷奶奶好像一下老了很多,头发花白了,皱纹更多了,牙齿也掉了……虽然很开心地说着话,但我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眼中的泪花,慢慢地,声音也有点哽咽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在我3岁时老师就教我背了。如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思乡思家之情。

(寄自葡萄牙) 

  月亮是遥遥 

  相望的故乡

胡勉之 (十三岁)

小时候,月亮是行走在天上的大月饼。我走一步,它也走一步。

长大后,月亮是外星人住的神秘星球。我想去看看,却爬不上去。

后来啊,月亮是地理课上的知识点。我在宇宙里,它也在宇宙里。

而现在,月亮是只能遥遥相望的故乡。我看着它,想着我的家。

(寄自荷兰)    

  最喜欢五仁馅月饼

夏文涛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由秋夕祭月发展而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代表全家团圆,无论亲人相隔多远都可以共赏一轮明月。同时,这个节日也包含着祈盼、庆贺丰收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中秋节也被列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和中秋节相关的美食,最著名的就是月饼。这是一种形如秋天满月的食物,外层一般以面为皮,内里的馅料多种多样。节日期间,大家会把月饼送给亲朋好友。

中秋节那天,家庭成员都会尽量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除月饼外,团圆饭中还有许多其他受欢迎的菜肴,因各地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差别。

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人们还会在桌子上摆上月饼和其他食物,祈求福佑。在中国有些地方,中秋节期间,还流行做灯笼。

我曾在中国深圳住过一段时间,记得离中秋节还有一两周时,大家已经开启了节日模式。同事们同我分享各种口味的月饼,凤梨馅、红豆馅、蛋黄莲蓉……我最喜欢的还是五仁馅。在公司聚餐时,我还有幸品尝了桂花酒。

中秋节前,一个中国朋友邀请我到他家吃饭,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让我目不暇接。

中秋节假期时,我有机会到韩国旅行。韩国将中秋节称为“秋夕节”,我去的城市是靠近海边的釜山市,晚上可以吃烤肉,观看烟花展演。可以在中国和韩国感受不同的节日氛围,感受不同的风俗和文化,我感到很幸运。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受疫情的影响,大家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出行和参加中秋相关的文化活动,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身在异乡的人可以早日和亲人团聚。

(寄自奥地利)

(作者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学员)   

  明月相伴过中秋

何安琪(16岁)

我是德国人,中文名字是何安琪,正在英国读高中。

我曾在上海待过几年,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上海美丽又繁华,我十分怀念那段快乐的时光。如今,我所就读的高中位于英国一个小镇,镇上只有几家商店,十分安静。幸好新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很多活动,我参加了学校足球队。

今年在英国度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还记得在上海上学时,跟同学一起做灯笼、吃月饼的场景,也想起了学过的唐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今年没有月饼吃,但还是有明月,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赏月,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寄自英国)

(本文配图为何安琪在写李白的《静夜思》)

(责任编辑:杜燕飞)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