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江西>滚动

“樟帮”涅槃——樟树药交会的华丽蜕变

2020-10-20 14:59 江西日报  

10月16日至18日,樟树第51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药商云集,好戏连台。记者走进“中国药都”樟树市,感受“樟帮”的涅槃——

药工之变

10月14日,记者来到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只见老药工张小波正在切制白芍。他带的“樟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班,多数是女学徒工,有的已成长为老药工。

“白芍飞上天,陈皮一条线”——这是“樟帮”老药工切制的看家本领。谈起“樟帮”药工之变,张小波打开了话匣。

张小波下岗后在一家药店工作了两年,2003年成为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职工,从此与中药炮制结下了不解之缘。

“樟帮”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张小波学习中药炮制有了无穷动力。他勤学苦练,不断钻研,博学众长,熟练掌握了中药炮制技艺,2015年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证。他说,“樟帮”文化不是简单的学技艺,更讲究热爱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樟树药交会已举办51届,让“樟帮”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近几年,樟树市陆续出台激励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其中老药工每月补助1800元、学徒工每月补助1200元。目前,全市认定老药工、学徒工160多名。

“我们组建了‘樟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班,培养了一批女药工,打破了‘樟帮’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张小波说。女子传承班个个身怀绝技:切药、炒药、制药,样样精通;炮制过程中结合听声音、看颜色、闻药香等,样样得心应手,每次参加省、市药工技能竞赛都名列前茅。

10月16日至18日,樟树第51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药商云集,好戏连台。记者走进“中国药都”樟树市,感受“樟帮”的涅槃——

药工之变

10月14日,记者来到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只见老药工张小波正在切制白芍。他带的“樟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班,多数是女学徒工,有的已成长为老药工。

“白芍飞上天,陈皮一条线”——这是“樟帮”老药工切制的看家本领。谈起“樟帮”药工之变,张小波打开了话匣。

张小波下岗后在一家药店工作了两年,2003年成为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职工,从此与中药炮制结下了不解之缘。

“樟帮”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张小波学习中药炮制有了无穷动力。他勤学苦练,不断钻研,博学众长,熟练掌握了中药炮制技艺,2015年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证。他说,“樟帮”文化不是简单的学技艺,更讲究热爱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樟树药交会已举办51届,让“樟帮”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近几年,樟树市陆续出台激励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其中老药工每月补助1800元、学徒工每月补助1200元。目前,全市认定老药工、学徒工160多名。

“我们组建了‘樟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班,培养了一批女药工,打破了‘樟帮’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张小波说。女子传承班个个身怀绝技:切药、炒药、制药,样样精通;炮制过程中结合听声音、看颜色、闻药香等,样样得心应手,每次参加省、市药工技能竞赛都名列前茅。

一年一届的药交会,带给张小波视野、思维和观念之变。他将“樟帮”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想将枳壳(药食同源)、“水飞珍珠粉”等传统产品做成“药都”拳头产品。去年,他把樟树的中药养生、“樟帮”文化推广到广西,在桂林带了18个学徒工。

虽是老药工,张小波仍密切关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今年他报考了健康管理师,主动适应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药企之变

樟树药交会搭建的是平台,孕育的是商机,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药企业。在“药都”樟树,一家家药企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裂变,在华夏医药文明中绽放光彩。

“樟树做中医药、保健品和医药物流的老板,多数是从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走出来的。他们经过一届届药交会的交流学习和市场洗礼,有了资金,积累了经验。”仁和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周正如向记者透露。

杨文龙就是在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做药材买卖起家的。从一家小小的中药材交易站起步,他创办了仁和药业,后来不断裂变,组建了仁和集团,目前已发展成为百亿级药业航母、上市公司。

仁和863科技园是仁和集团的大手笔,它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有机融合,构建国内一流的医药高科技园区。该项目占地600亩,园区里有研发、仓储、生产车间和综合制剂大楼、高架仓库、博物馆;精品制药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智慧物流项目土建已完成。

“保持传统,创新销售业态和模式,为人类健康服务。”仁和之变,还在于销售与生产相互赋能,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贴近市场需求赢得发展。去年,仁和集团的销售额达120亿元。

发展大健康产业,是仁和集团新的战略考量,目前正在布局,投资参与樟树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大健康产业项目。

樟树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彩虹告诉记者,在樟树,越来越多的药企插上科技的翅膀,在研发、生产、流通领域大展身手。

目前,樟树市有医药企业326家,其中国家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中医药产业连续4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百强榜。

药会之变

10月16日,樟树第51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在樟树市岐黄小镇开幕,北京同仁堂、九芝堂、永乐堂以及来自广东、贵州、湖北、四川、吉林等地知名药企相约在中国药都会展中心,开展交易交流。

在岐黄小镇,药都博物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历史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记录了樟树药交会的光辉历程。从药都宾馆的帐篷、竹床到中药材市场的专业集市,再到岐黄小镇的综合体,见证了樟树药交会的华丽蜕变。

1958年10月,“药都”樟树举办首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药材交流中心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樟树药交会一度停办,1980年才恢复举办第11届药交会。

30多年前,周正如在当时的樟树市药业局工作,后来又在福城医药园任职,见证了樟树药交会的一次次变迁。他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樟树药交会在药都宾馆举办,院内摆满了帐篷展位,要有代表证才能进场。在药都宾馆主会场外的五叉口,一个厂家一张竹床,沿街的竹床展位排成了长龙,现货交易,人山人海。

2001年,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建成,樟树药交会告别地摊式的展销,将主会场迁至中药材专业市场举行,在这里连续举办了18届,每届都赚足了人气、商气。

2019年10月,樟树药交会主会场迁往岐黄小镇。岐黄小镇建有会展中心、药师广场、博物馆,气势恢宏。经历两届药交会,岐黄小镇已成为“药都”旅游的打卡地。

樟树药交会也从单一的药材药品交易,转变为商贸、文化、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展会。樟树第51届药交会又有了新变化,由政府搭台,企业承办,安排了15项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8600余家医药厂商参会参展,参展品种达2.7万个。

在做好传统会展的同时,今年药交会突出“互联网+药交会”的深度融合,搭建高效便捷的线上展示交易平台,提供参展参会、观展采购、智能化供需匹配、精准交易磋商等一站式数字服务,真正实现“云上会展”,仅开幕式当天成交额约108.7亿元。(记者 邹海斌 见习记者 朱兆恺)

(责任编辑:邱烨)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