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新中国广播剧诞生70年:与时"剧"进 "声"生不息

2020-11-11 13:33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回眸中国广播剧发展历程,辉煌过,沉寂过,现如今它又站在了崛起的拐点。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者、声音爱好者参与进来。

10月24日晚,在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吉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0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暨“与时‘剧’进、‘声’生不息”——新中国广播剧诞生70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40年盛典晚会上,人们再次感受了声波流转的魅力。

70年广播剧砥砺征程

2020年年初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无数英雄逆着人流的方向行进匆忙,却无比坚毅。在这些群体中,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集结号声中,凝聚着一批广播剧人,他们以声驰援,用手中的笔和话筒,通过“声音”的力量,鼓舞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应对这场战“疫”行动。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广播剧人深知使命担当、职责所在。从创意策划到录制完成,广播剧人“隔空创作”。在互不见面、拉群讨论的环境中无偿完成500多部(集)抗疫广播剧,也展示了疫情发生后,中华大地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以微光汇集成大爱,共抗疫情的壮美画卷,生动诠释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

广播剧《一路逆行》以钟南山与随行学生的一段对话,勾勒出钟南山在抗疫危难中日夜奔波,心系百姓的深刻主题。何谓英雄?闭目聆听,一位老者坚毅的脸庞慢慢在脑海中浮现……现场还呈现了广播剧《杜十娘》《减去十岁》《板车女孩》《大国工匠》等,以及微剧《打酱油》,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回眸中国广播剧发展历程,辉煌过,沉寂过,现如今它又站在了崛起的拐点。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者、声音爱好者参与进来。

10月24日晚,在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吉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0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暨“与时‘剧’进、‘声’生不息”——新中国广播剧诞生70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40年盛典晚会上,人们再次感受了声波流转的魅力。

70年广播剧砥砺征程

2020年年初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无数英雄逆着人流的方向行进匆忙,却无比坚毅。在这些群体中,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集结号声中,凝聚着一批广播剧人,他们以声驰援,用手中的笔和话筒,通过“声音”的力量,鼓舞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应对这场战“疫”行动。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广播剧人深知使命担当、职责所在。从创意策划到录制完成,广播剧人“隔空创作”。在互不见面、拉群讨论的环境中无偿完成500多部(集)抗疫广播剧,也展示了疫情发生后,中华大地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以微光汇集成大爱,共抗疫情的壮美画卷,生动诠释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

广播剧《一路逆行》以钟南山与随行学生的一段对话,勾勒出钟南山在抗疫危难中日夜奔波,心系百姓的深刻主题。何谓英雄?闭目聆听,一位老者坚毅的脸庞慢慢在脑海中浮现……现场还呈现了广播剧《杜十娘》《减去十岁》《板车女孩》《大国工匠》等,以及微剧《打酱油》,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一经落地便生根发芽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熊生民回忆,40年前,也就是1980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了,这是中国广播剧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也标志着广播剧作为中国一个年轻的剧种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熊生民说,广播剧虽然是外来品种,但是一经播撒在中国大地上,就很快生根发芽,长成中国戏剧家族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中国经历的重要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作品,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广播剧作的经典。如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录制播出的《黎明的河边》《皇帝的新装》;60年代前后的《山谷红霞》《三伏马天武》《杜十娘》《红岩》《故乡》《两幅油画》《没有织完的筒裙》等。1976年历史揭开新的一页,广播剧迎来了第二个春天,陆续涌现出《窗口》《伤痕》等代表作品。

广播剧的成熟在于其拥有众多受众,也在于其得到了文艺界、社会等的广泛认同。曾经《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没有织完的筒裙》;《故乡》等广播剧在《剧本》月刊上发表;《广播业务》发表了广播剧《在激流中》等。

在这个过程中,广播剧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广播剧《瓜儿为什么这样甜》和《响铃公主》分别被改编成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广播剧《二泉映月》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同名电影,人们通过电视、电影反过来认识了广播剧。

已经有乡镇电台加入

熊生民介绍,广播剧制作业务交流已经进入常态化。国内的剧目交换和业务研究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举行;与国外的交流也已开始,广播剧《山谷红霞》等被推荐参加国外的广播剧比赛;《李自成闯石门寨》作为文化交流项目介绍到国外。

中国最初的广播剧是通过直播完成的,然后才有了录音录制。采用腊片录制播出,是在铝质薄板上涂一层树脂,然后通过话筒,把语言、音乐等录制在腊片上。录制后不能改动,成本高,且使用寿命不长。腊片之后是钢丝录音,然后是三型磁带、八型磁带,到德国c型磁带再到国产磁带,直到现在的超级录音设备和工艺的应用。录音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与发展,为广播剧录制质量的提升、优秀剧作的涌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工艺支持。

“1980年11月15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广播剧交流会上,交换了节目,交流了编剧、导演、节目制作等方面的经验,对于促进广播剧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加强国内外广播剧业务的交流,开展广播剧艺术理论的研究,会议经过酝酿和协商,一致通过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熊生民说,大约在1980年年底,中国广播剧人有了自已温馨的家。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最红火的时候,曾拥有130多家会员台。今年,已经有乡镇级电台成为研究会的会员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广播剧导演胡培奋介绍,在电视台及网络平台发达的今天,广播剧虽然是小众戏剧,但其仍有不少听众。为做广播剧《听到的世界》,他和广播剧组的同志前往盲校采访,在校园里看到每个盲童都拿着一个收音机在收听。他们问一个女盲童:“小朋友,你最喜欢听什么节目?”她说:“喜欢听广播连续剧和长篇小说。”旁边两个小朋友都附和着:“我们也爱听。”同时,他们还经常看见许多离退休老人喜欢边听着收音机边散步。

胡培奋有一次坐出租车,正碰上司机师傅在听广播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他问师傅:“你喜欢听广播剧?”师傅说:“喜欢呀,好的广播剧像电影录音剪辑,可惜太短了,只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好了。”作为广播剧工作者她听了很欣慰。胡培奋说,在国内广播剧是有市场的,但剧本要有好故事,有悬念,戏剧性强,制作要精细,这样就不会失去听众。(记者 张席贵)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