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09:27 解放军报 作者:李建文 张雷
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数据分析师刘志成(右一)指导战勤参谋完成作战课题研究。 刘川 摄
湛蓝的天空,辽阔而深邃。
飞行器、鸟群、空飘物……每一分钟,就有千百个目标从这片天空飞过。在雷达兵眼中,一个个目标就是一方方屏幕上无数个闪烁的小点。
屏幕背后,一双双警惕的眼睛紧盯着每一个蛛丝马迹。凝望天空,守望祖国。这些目光中,有一束格外坚定犀利。
调整改革后,博士刘志成成为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首批数据分析师。他一头扎进雷达情报数据的海洋,与战友们一起攻克制约战斗力生成的诸多难题,打开了预警体系能力建设的一扇窗。
结缘数据,目光锁定战场
枯燥、烧脑,这是很多人对数据的第一印象。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数据分析师刘志成却觉得数据“有点意思”。
喜欢数据、追逐数据、痴迷数据,这是刘志成给许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走进刘志成办公室,记者一眼就发现了“不一样”:他的电脑桌上,有横竖两块屏幕。竖屏上,爬满了正在仿真推演的信息数据;横屏里,排列着10多项与数据相关的课题。再仔细一看,每项课题的“完成时限”都精确到了某一天。
在刘志成办公室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等书籍塞满一书柜……
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数据分析师刘志成(右一)指导战勤参谋完成作战课题研究。 刘川 摄
湛蓝的天空,辽阔而深邃。
飞行器、鸟群、空飘物……每一分钟,就有千百个目标从这片天空飞过。在雷达兵眼中,一个个目标就是一方方屏幕上无数个闪烁的小点。
屏幕背后,一双双警惕的眼睛紧盯着每一个蛛丝马迹。凝望天空,守望祖国。这些目光中,有一束格外坚定犀利。
调整改革后,博士刘志成成为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首批数据分析师。他一头扎进雷达情报数据的海洋,与战友们一起攻克制约战斗力生成的诸多难题,打开了预警体系能力建设的一扇窗。
结缘数据,目光锁定战场
枯燥、烧脑,这是很多人对数据的第一印象。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数据分析师刘志成却觉得数据“有点意思”。
喜欢数据、追逐数据、痴迷数据,这是刘志成给许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走进刘志成办公室,记者一眼就发现了“不一样”:他的电脑桌上,有横竖两块屏幕。竖屏上,爬满了正在仿真推演的信息数据;横屏里,排列着10多项与数据相关的课题。再仔细一看,每项课题的“完成时限”都精确到了某一天。
在刘志成办公室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等书籍塞满一书柜……
刘志成认为,“追技术”是技术工作者的天性。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他一直思考着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手段应用到工作中。
“大炮巨舰时代,谁的火力强,谁就能打赢一场战争。但现在不一样了。”刘志成说,信息数据赋能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装填武器装备的“新弹药”,谁能掌握更充分、更准确,谁就能占得先机。
这是刘志成和身边战友越来越清楚的一个事实。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准备了很久。
大学本科时学的是数学,研究生读的是军事运筹学,刘志成很早就与数据打起了交道。不过,他真正认识和理解数据,则是近几年的事。
回头再看,一切似乎早有安排:刘志成19年军旅生涯里每一次转型,都像是踩着时代的鼓点——
2008年,学术界提出“大数据”这一概念。这一年,刘志成在院校读博士,尝试着用数学方法研究排兵布阵、挖潜战场数据。不知不觉间,他迈入了作战数据处理的大门。
2013年,是国际公认的“大数据元年”。这一年,负责雷达阵地勘选工作的刘志成,利用计算机编程建立模型,导入卫星图、地形图、航空图等地理数据信息,将阵地勘选效率大幅提升。那一刻,他切身感受到数据建设对战斗力的价值。
5年前,刘志成参与某重大任务。接触到海量的空情数据后,他对大数据有了更深的认识。
3年前,刘志成所在的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改革整编,增设了“雷达情报数据分析师”。首批定岗的数据分析师里,就有刘志成。
1年前,中部战区空军启动核心体系能力建设规划。预警系统的建设目标,让刘志成的热血沸腾。
“信息数据蕴藏着无形的潜力。人们常说数据海洋,跳进数据这片海,我想做的不只是畅游酣泳,还要战风斗浪。”刘志成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战争形态从“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不断演进,战场信息的多变性和电磁环境的复杂性,给预警网络蒙上了一层迷雾,而吹开“迷雾”的“东风”就是数据。
作为全旅首批数据分析师,刘志成想得最多的,是怎样尽快让数据成为战斗力。
刘志成很焦急,也很冷静:掌握了数据,不等于掌握了信息。随着数据时代扑面而来的,也有贴了标签、装点门面的“伪数据”。只有对数据进行深加工,从数据中发现价值,才能把数据变成信息,实现从“机械纪元”向“比特纪元”的跨越。
有价值的数据从哪里来?用这些数据干什么?刘志成似乎在实践中看到了一把轮廓逐渐清晰的“钥匙”……
追问到底,摸着数据“过河”
“我感觉,这个不明空情是鸟群。”
“你认定它是鸟群,凭什么?”
“不好说,我感觉是!”
这是一次异常空情处置复盘时,刘志成与当班操纵员的对话。处置结束,指挥室又恢复平静,刘志成心里却掀起了波澜。
这次空情处置,让刘志成既兴奋又无奈。兴奋的是,经查证,操纵员的“感觉”是对的;无奈的是,无论他怎么引导,操纵员的判断还是停留在“感觉”上。
雷达情报,位于整个作战流程的源头。现代战争要求雷达不仅要“看得见”,更要“看得清、看得准”。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雷达操纵员,虽然说不清判定机理,却能快速判定目标类别?为什么有的操纵员能判别出来,而有的却判别不出来?这些经验、感觉有没有规律?能不能量化?
一串“为什么”,让刘志成找到了前行的阶梯,又陷入另一个“黑洞”。
每天,空情量数以千计,每个空情信息数据又有着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批目标,每名操纵员的经验和感觉都不一样,每部雷达显示的数据也不一样;就算同一部装备,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也不一样……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刘志成决定把全旅所有雷达装备、每一名操纵员处理每一次空情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时,刘志成自己心里也没底。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分外冗杂、枯燥,许多战友并不理解:“费这么大劲,收集这些数据究竟有啥效益?”
“我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有多大的价值,但觉得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信念的力量,再次占了上风。
很快,旅党委决定,组建一个由刘志成领衔的“智囊团队”集智攻关。
基层雷达站主官、雷达技师、操纵员,都成了刘志成的“线人”。他们总会接到刘志成的电话:“今天有什么情况?处置中发现什么问题?装备操作有哪些需求?”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耐心。一段时间后,很多人怕接到刘博士的电话,怕他没完没了提问题。
刘志成也怕,不过他最怕的是大家“没有需求、没有问题”。后来,他跑到雷达站,跟着操纵员一起值班、一起处置空情。
刘志成与团队成员分组行动。科研院所、基层雷达站、演训现场……几乎每个与数据信息相关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当团队整理出近20年上级下发的不明空情处置记录,大家惊呆了——这些详细记载每一起不明空情的信息数据和处置流程的资料,摞起来足足有一米高。
整整一年,刘志成像挖矿工一样在收集数据。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接打电话。每一个电话背后,都有一串真实的数据信息。
旁人眼中,刘志成不爱说话,但一谈起数据就停不下来。他说:“数据就是源头活水,算法既是研战之器,又是胜战之钥。成立团队就是为了打破以往无‘数’可用、望‘数’兴叹的窘境。”
有旅党委做支撑,刘志成的数据“挖矿”之路走得格外踏实。他坦言,这几年自己要么在“取数”的路上,要么在“读数”的路上。终于,刘志成积累了丰富的宝贵数据。
然而,信息多并不意味着益处多,数据大并不意味着价值大。冰冷的数据只是“初级产品”,充满“战味”的深度分析才是关键。
刘志成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雷达操纵员配上一张“淘金者”的筛网,过滤细砂、筛掉砾石,快速找到金子般珍贵的有用信息。
摸着石头过河时,那种找不到方向的迷失感,让刘志成一次次站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段时间,刘志成常常加班到深夜,撑不住了就靠在椅背上眯一会儿,梦里都在分析数据。
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分析和排列组合,刘志成和战友们终于摸索出各类不明空情的基本规律。
这一刻,刘志成长舒了一口气。
“高招”入库,数据共享全网互通
眼珠灵动,指尖轻击,雷达操纵员在电磁空间“驭波锁敌”。作为防空预警信息的源头,他们堪称空天安全威胁的“吹哨人”。
坐进雷达方舱,该旅某雷达站下士陈远河借助一套辅助系统,熟练处置空情。他的身旁,三级军士长刘伟修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又有点失落。
在空军雷达部队,刘伟修的名字响当当。他值了17年的班,及时发现并处置多起不明空情,曾荣立个人一等功。
可现在,刘伟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自己的看家本领正变得岌岌可危——
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这套辅助系统不仅能够识别目标、判断性质,还囊括成功处置异常不明空情的经典案例,甚至涵盖了雷达站周边战场的数据……
一键即知、数据共享、全网互通,这套辅助系统就是刘志成团队的研发成果。
辅助系统给雷达操纵员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刘伟修感慨:“一套系统汇集了所有操纵员的‘高招’。年轻操纵员处置空情更有底气,成功率也更高了。”
去年4月,上等兵胡沛林利用辅助系统,成功处置一起异常不明空情,荣立个人三等功。当兵第二年就立功,在该站历史上尚属首次。这让刘志成底气十足:“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力价值,人人都能成为‘金牌操纵员’。”
数据奔流,战力倍增。一次,面对突发情况,刘志成电话询问目标位置的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由于目标处于运动状态,气象数据获取时效性较差,影响了指挥员与一线任务官兵掌握判断。
“信息数据是作战链条的第一环,没有高效的获取手段与验证方法,何谈战场主动权?”刘志成紧接着带领团队展开集智攻关。他们到友邻部队、院校和地方院所学习借鉴,通过引接公共气象资源和手机地图软件等搭建平台,实现气象信息、地理位置资源上下互通。
技术升级后,值班员轻点鼠标,目标的风速、风向、运动轨迹一一呈现。通过手持设备,值班员可以将现场情况与指挥所通联,实现“开机即传输,走到哪儿就通到哪儿”。
第一时间感知作战目标和战场环境的信息数据特征,对指挥效率的提升不言而喻。
又一场演练开始了。
“目标在某地被击落,命你部前出查证。”指挥员通过大屏幕分析战场态势,向距离目标最近的雷达站下达行动命令。
随即,屏幕上查证分队的红色光标由慢变快,与目标位置快速重合。值班战勤人员浏览各终端回传的画面,将最前线、最要紧的画面投射到屏幕上,还原真实的战场。
“指挥员洞悉信息数据的源头,才能掌控战场态势。”一目了然的战场态势,使信息数据精起来、动起来、立起来,指挥员的决策效率和精准度倍增。
数据库激活“信息源”。近年来,刘志成带领团队着眼大数据应用前沿,聚焦备战打仗急难问题,紧盯新装备作战应用,完成20多项课题攻关,开发相关作战软件,研究形成多套战法,推动目标判性和指挥决策由“粗放经验型”向“精准专业化”转变。
攀登的乐趣在于征服高度,工作的激情源于直面挑战。前不久,该旅某机动分队接装新型雷达,刘志成同步展开全功能操作技术攻关,帮助战勤人员用最短时间摸透装备边界性能,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解锁“制胜密码”,布网万里空疆。该旅政委朱卓介绍,刘志成团队点燃了新质战斗力增长的引擎,掀起了一场关于数据意识、数据思维的“头脑风暴”,更吸引了一批骨干人才紧盯前沿、瞄准一线练兵备战。
近年来,该旅战斗力建设稳步提升,旅党委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师旅级党委。
数据无言。面对各种褒奖,刘志成代表团队参加旅“备战打仗先锋”颁奖仪式时感慨:“我们赶上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须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刘永 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张雷 通讯员 杨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