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天津

以盏为舟 助非遗远行

2021-01-06 08:56 人民网-天津频道  作者:朱虹、崔新耀

让屠金歌没想到的是,原定一个月完成的四季木叶盏众筹,不到12天就完成了。“拉拉草、杨树叶、金枫叶、菩提叶,这次我们选择了四种叶子入盏,表达以四时之叶体味春夏秋冬的初衷”。自从结缘木叶盏,屠金歌和伙伴们心心念念的都是创新。

非遗的“距离感”,主要在于脱离市场

2016年,南开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读硕士的屠金歌,第一次见到木叶盏就被震撼了。釉色莹黑,胎质坚致,一片叶子非画非印,完整无缺地烧入釉面中,盛满茶水,光芒灼灼,妙不可言。

后来她才知道,木叶盏是中国古代名窑吉州窑独创的一种传统制瓷种类,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天然树叶和1300度的高温相遇,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幻化成永恒的美。如今,这一吉州窑瓷器烧制技术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也是这一年,南开大学旅游学院组织了一次探访井冈山下革命老区的人文行走活动,屠金歌和同宿舍好友于慧慧来到了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的古吉州窑遗址。

屠金歌(左)与吉州窑匠人沟通工艺流程。受访者供图

两个人碰见了正在小工坊里烧木叶盏摆摊卖的“80后”匠人文丘。交谈中她们发现,木叶盏产量质量不稳定,加上交通不便,销售渠道稀少,自宋朝就一盏难得的木叶盏,前景黯淡。这么美的作品,这么精巧的技艺,应该走进更多人心里。两个人萌生了帮木叶盏突围的愿望。于慧慧回忆,当时当地非遗匠人只有十位左右,年轻匠人寥寥无几。匠人们不太相信互联网。“以前也吃过一些互联网代运营公司的亏,花了几万块做网店,根本没卖出几只盏。”“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承诺在卖出产品、产生效益后再回收成本。”于慧慧说,“非遗的‘距离感’主要还是产品设计脱离市场,我们的想法是先突破设计瓶颈,再通过电商销售。”

她们注册了文化传播公司,轮流住在吉安县。她们细分市场,为产品做文案,还专门学习了拍摄。匠人文丘擅长釉色研制,她们就鼓励文丘研发新品种,和他一起甄选颜料。最终,研发出一种冰蓝木叶盏,颜料由天然青金石研磨而成,安全环保,永不褪色。这款木叶盏在电商平台发布一周就销售20万元,超过文丘摆摊三年的收入,也吸引了更多匠人。

让屠金歌没想到的是,原定一个月完成的四季木叶盏众筹,不到12天就完成了。“拉拉草、杨树叶、金枫叶、菩提叶,这次我们选择了四种叶子入盏,表达以四时之叶体味春夏秋冬的初衷”。自从结缘木叶盏,屠金歌和伙伴们心心念念的都是创新。

非遗的“距离感”,主要在于脱离市场

2016年,南开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读硕士的屠金歌,第一次见到木叶盏就被震撼了。釉色莹黑,胎质坚致,一片叶子非画非印,完整无缺地烧入釉面中,盛满茶水,光芒灼灼,妙不可言。

后来她才知道,木叶盏是中国古代名窑吉州窑独创的一种传统制瓷种类,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天然树叶和1300度的高温相遇,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幻化成永恒的美。如今,这一吉州窑瓷器烧制技术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也是这一年,南开大学旅游学院组织了一次探访井冈山下革命老区的人文行走活动,屠金歌和同宿舍好友于慧慧来到了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的古吉州窑遗址。

屠金歌(左)与吉州窑匠人沟通工艺流程。受访者供图

两个人碰见了正在小工坊里烧木叶盏摆摊卖的“80后”匠人文丘。交谈中她们发现,木叶盏产量质量不稳定,加上交通不便,销售渠道稀少,自宋朝就一盏难得的木叶盏,前景黯淡。这么美的作品,这么精巧的技艺,应该走进更多人心里。两个人萌生了帮木叶盏突围的愿望。于慧慧回忆,当时当地非遗匠人只有十位左右,年轻匠人寥寥无几。匠人们不太相信互联网。“以前也吃过一些互联网代运营公司的亏,花了几万块做网店,根本没卖出几只盏。”“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承诺在卖出产品、产生效益后再回收成本。”于慧慧说,“非遗的‘距离感’主要还是产品设计脱离市场,我们的想法是先突破设计瓶颈,再通过电商销售。”

她们注册了文化传播公司,轮流住在吉安县。她们细分市场,为产品做文案,还专门学习了拍摄。匠人文丘擅长釉色研制,她们就鼓励文丘研发新品种,和他一起甄选颜料。最终,研发出一种冰蓝木叶盏,颜料由天然青金石研磨而成,安全环保,永不褪色。这款木叶盏在电商平台发布一周就销售20万元,超过文丘摆摊三年的收入,也吸引了更多匠人。

当时木叶盏以桑叶烧制为主,她们鼓励匠人们烧制菩提叶盏,复盘“一叶飘空天似水”的古风。起初,匠人们也有顾虑,木叶盏本来烧成率就不高,菩提叶片厚,自古难烧,而且当地没有菩提叶。屠金歌和团队想出了菩提叶换盏的方法,各地菩提叶雪片一样飞来,经过烧制,选出福建漳州的菩提叶最为合适。遇到技术难题,她们还联系南开大学的专家们帮忙解决。历经数月,炉门开启,成功了!水映菩提,盏如天空,用指尖去接触,还能感受到菩提叶梗细微的纹理。

2019年,菩提木叶盏在某电商平台一周销售50万元,因为供不应求紧急叫停。“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也不会有两只相同的木叶盏。”因为不熟悉这项再现的千年技艺,要求产品一致性的电商平台工作人员甚至千里迢迢赶到了木叶盏的窑口边,经实地考察,最后接受了这一理念。

木叶盏。受访者供图

非遗的突围,也是文化自信的突围

“盏内木叶茎脉清晰,或卷或舒,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自古享有‘木叶无双’的美誉……”长期的线上销售,让屠金歌和小伙伴们成了木叶盏直播的专家。“24小时不间断直播,有时直播间没什么人,也要热情满满地对着镜头反复讲,因为我们坚信木叶盏的魅力。”屠金歌记得有个在直播间闲逛的顾客,问了她很多问题,后来买了一百多个木叶盏。

一盏真境,光阴尽藏。当人们提起非遗,关注的往往只是一个具象的器物,很难感受它蕴含的文化,而木叶盏的背后是辉煌灿烂的庐陵文化、是千年不朽的大宋茶风,要把这些信息展示出来,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她们开发了数字化服务平台,匠人端可以看到自己产品的销售动态和行业信息等,渠道方可以筛选产品和下单,还展示了非遗文化。

“我们带领当地的匠人和产品走出山村,参加了2018年亚洲当代艺术展、古陶瓷非遗高峰论坛等等,想把吉州窑的品牌做大做响。”于慧慧说。在母校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她们把南开大学的银杏叶烧到木叶盏里面,开启了木叶盏全国定制化市场。

屠金歌在直播。受访者供图

三年来,她们组织直播800余场,销量超过350万元;帮助贫困匠人家庭106户,每户平均增收3.2万元;与18位非遗传承人合作,很多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产业带动就业近3000人。木叶盏从原来的一种叶子、一个色彩的单一木叶产品,扩展到现在的8种叶子、16种色彩、27种器型,上千个款式。

她们打破原有作坊“各自为战”的格局,拆分订单,合作生产,统一制定生产流程,成品统一入库质检,让原来个体月产量单品300-500只达到了集聚后的集体产量“2万+”只。“我们可以接得住任何一个平台的大订单,实现了产能的提升。”屠金歌说。

2019年,两个姑娘毕业后选择继续从事非遗事业,也把目光放得更远。公司已经有了十几名员工。2020年1-5月,创造了超200万的线上销售额。2020年2月,她们联合河南国家级非遗绞胎瓷烧制匠人共同打造了一款海上明月绞胎杯,单次众筹突破40万。

“非遗的突围,也是文化自信的突围。我们拓展非遗教育、非遗文旅和非遗生活馆业务,我国有世界级非遗40项、国家级非遗3145项、省级非遗1.3万项,市级县级非遗浩如烟海,其中传统技艺类占20%,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也给我们创造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屠金歌说。

近日,她们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银奖。

(责任编辑:崔新耀)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