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辽宁>社会>社会万象

沈阳康平县:插下水稻秧 种下脱贫苗

2021-01-05 15:51 沈阳日报  作者:曲俊铮

官宝窝堡村位于沈阳市康平县张强镇东北部,区域面积2.3万亩,共有耕地11000亩,林地5900亩,优质水稻田5000余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但由于基础设施差、产业底子薄,村民收入始终上不来,201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99人。近年来,官宝村两委班子和市卫健委扶贫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以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为抓手,注册成立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探索出一条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官宝新路径”。

稻米加工 开启扶贫新模式

“现在的'官宝大米’已经成了品牌,由原来的2元多一斤变成了5元一斤,每亩地增收300元不成问题。”在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现代化的大米加工车间内,官宝村党支部书记郎宝昌向记者介绍,水稻种植是官宝村的传统产业,但由于加工设备落后,绝大部分村民只能售卖原粮,经济效益低下。2018年,官宝村党支部通过民主议事程序,投资300万元成立了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并将村内建档立卡户全部吸纳成为服务中心社员,采取签约种稻、共同经营的模式,带动贫困户稳产增收。“服务中心年加工销售大米100万斤,不仅能带动村民年增收120万元,村集体还能获得50万元的净利润,真正实现了村民集体双增收。”郎宝昌说。

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换新颜

官宝窝堡村位于沈阳市康平县张强镇东北部,区域面积2.3万亩,共有耕地11000亩,林地5900亩,优质水稻田5000余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但由于基础设施差、产业底子薄,村民收入始终上不来,201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99人。近年来,官宝村两委班子和市卫健委扶贫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以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为抓手,注册成立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探索出一条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官宝新路径”。

稻米加工 开启扶贫新模式

“现在的'官宝大米’已经成了品牌,由原来的2元多一斤变成了5元一斤,每亩地增收300元不成问题。”在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现代化的大米加工车间内,官宝村党支部书记郎宝昌向记者介绍,水稻种植是官宝村的传统产业,但由于加工设备落后,绝大部分村民只能售卖原粮,经济效益低下。2018年,官宝村党支部通过民主议事程序,投资300万元成立了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并将村内建档立卡户全部吸纳成为服务中心社员,采取签约种稻、共同经营的模式,带动贫困户稳产增收。“服务中心年加工销售大米100万斤,不仅能带动村民年增收120万元,村集体还能获得50万元的净利润,真正实现了村民集体双增收。”郎宝昌说。

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换新颜

2019年5月,市儿童医院审计科科长于淼受市卫健委委派来到官宝窝堡村担任第一书记。任职后,于淼与村两委共商共议,制定了包括宣传、治理、监督、保障、处罚等完整的“三清一改”工作方案,通过落实村民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开展村屯环境治理工作,并通过制定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区包保制度、农户门前三包制度,使环境治理工作做到了人人参与、户户共管。不仅如此,市卫健委作为驻村帮扶单位,累计投入45万元为官宝村修建了村内硬覆盖道路20公里,农田作业路22公里,修建景观墙7800延米,绿化街道8000延米,安装路灯180盏,新建文化广场2处,还完善了村里的党建活动室等相关设施,让官宝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个培养” 新农村留住人才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发挥扶贫人才的扶助作用,也要发挥本土人才的示范作用。”郎宝昌介绍,近年来,官宝村提出了“四个培养”工作理念,即把党员培养成讲政治、守原则、懂管理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致富带头人;把有市场经验,有产业技术,有管理思维的年轻人培养成党员;培养年轻后备干部;把在读的大学生培养成愿意回乡创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截至目前,村党支部共培养后备干部12名,已有5名后备干部正式走上村干部岗位,支部党员由原来的32名发展到现在的69名,全部成为扶贫攻坚的骨干力量。官宝村先后获得沈阳市文明村、沈阳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百强先进村、康平县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从危房林立到干净整洁,从贫穷落后到富庶文明,如今的官宝村基础建设日益完善,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在扶贫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刚刚走出贫困的官宝村正在美丽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责任编辑:李进媛)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