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贵州>地方联播

写好苗乡脱贫攻坚答卷

2021-01-22 10:15 贵阳日报  

流长苗族乡油菜村村民整洁美观的房屋。

流长苗族乡蔬菜保供基地大棚。

人勤土肥苗壮,电稳水通路畅,屋美院洁灯亮,红瓦绿荫楼房,富美大道康庄,百姓圆梦小康……隆冬时节,走进群山环抱、绿树簇拥的清镇市流长苗族乡,眼前如同一幅美丽画卷。

与如今的富美图景不同,曾经的流长乡是清镇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

到2020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973人,4个国家级贫困村出列,671户贫困户1973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74%降到0……近年来,流长乡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力度、速度,尽锐出战,向贫困发起猛攻,实现了从贫困到决胜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良好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党建引领“出征”

把攻坚合力聚起来

发展有门路,农户有收入,流长乡农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经年累月、持续不懈的努力。

在脱贫攻坚中,流长乡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举措,组织开展“五星红旗·苗乡飘扬”“初心故事”“中巴车上听民声”等系列活动,提振党员干部士气,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同时,注重扶贫先扶志,通过开展“苗乡脱贫故事”“给党说句心里话”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感恩奋进。

2015年起,流长乡先后选拔66名优秀乡党员干部到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做到精兵强将抓脱贫;下派39名中青年干部抓扶贫,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汇聚澎湃的脱贫攻坚合力。

流长苗族乡油菜村村民整洁美观的房屋。

流长苗族乡蔬菜保供基地大棚。

人勤土肥苗壮,电稳水通路畅,屋美院洁灯亮,红瓦绿荫楼房,富美大道康庄,百姓圆梦小康……隆冬时节,走进群山环抱、绿树簇拥的清镇市流长苗族乡,眼前如同一幅美丽画卷。

与如今的富美图景不同,曾经的流长乡是清镇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

到2020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973人,4个国家级贫困村出列,671户贫困户1973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74%降到0……近年来,流长乡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力度、速度,尽锐出战,向贫困发起猛攻,实现了从贫困到决胜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良好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党建引领“出征”

把攻坚合力聚起来

发展有门路,农户有收入,流长乡农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经年累月、持续不懈的努力。

在脱贫攻坚中,流长乡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举措,组织开展“五星红旗·苗乡飘扬”“初心故事”“中巴车上听民声”等系列活动,提振党员干部士气,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同时,注重扶贫先扶志,通过开展“苗乡脱贫故事”“给党说句心里话”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感恩奋进。

2015年起,流长乡先后选拔66名优秀乡党员干部到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做到精兵强将抓脱贫;下派39名中青年干部抓扶贫,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汇聚澎湃的脱贫攻坚合力。

为打好歼灭战,该乡成立脱贫攻坚作战室,制定作战图,挂牌作战,设立26个战区、5个工作专班,建立乡、包村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四重排查机制,制定脱贫攻坚专项考核办法,实行“日调度、周见面、月考核”工作机制,切实把脱贫责任扛起来。

各驻村帮扶单位也积极贡献力量,全乡获得社会帮扶资金共2089.4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2个,帮扶物资价值64.9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000余人。

发展产业“突围”

把富民产业兴起来

每年的8月,流长乡黑土村漫山遍野的金黄刺梨鲜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准备销往各地,尽享丰收的喜悦。

“我是我们村最先搞刺梨种植的,从2013年的10多亩到现在80来亩,如今每年收入20多万元。”靠种刺梨富起来的村民张发坤说,农民想要富,光靠种几棵苞谷是不行的,必须要搞产业。2018年,他与11名村民一起成立了刺梨种植合作社,带动13户村民发展刺梨种植。

随着刺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黑土村已有133户农户种起了刺梨,2020年全村共种植刺梨5000亩,成为流长乡刺梨种植核心基地。

如今,小小刺梨果已成为流长乡的一张产业名片,全乡累计种植刺梨1.5万亩,建成省刺梨产业示范园区,参与农户达1410户,其中贫困户109户,每户年均增收11000元以上。

为破解产业发展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流长乡还将多个单一产业“联姻”,探索出“1+1+1>3”的复合式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我们在黑土村推行‘刺梨种植+蜜蜂养殖+黄豆种植’模式、在王院村推行‘肉牛养殖+蚯蚓养殖+蔬菜种植’模式,将三个单一的产业联合发展成为复合产业,从‘一业’到‘多业’、‘单方’到‘复方’,叠加N个新兴产业,实现了‘一地生多金’效果,走出了一条复合式绿色山地新农业发展之路。”流长乡党委书记曹兴亮说。

流长乡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要抓手和硬支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短短几年间,发展刺梨种植1.5万亩、元宝枫12514亩、韭黄850亩,建成1500亩蔬菜保供基地,带动7200余户28800余人(贫困户420余户1100余人)户均增收2750元,让一方水土养得起一方人,实现了“户户都有脱贫产业,人人都有致富路子”的发展格局。

补齐短板“冲锋”

让“3+1”保障强起来

“不愁吃、不愁穿”要以稳定的收入为基础,以稳定的就业作保证。

流长乡大力实施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打好“组合拳”,全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8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1个,累计向外输出贫困劳动力383人,培训贫困劳动力85人次。

“经过排查,住房是全乡最大的短板问题,对此我们千方百计、多方协调建房物资、修缮资金,保障全乡78户房屋透风漏雨群众都住上安全住房。”流长乡党委副书记张勇说。

腰岩村的王秀全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受益者之一,住进了坚固牢实、干净整洁、功能齐备、家具齐全的安居房。王秀全高兴地说:“我们老两口以前住的是石板房,透风漏雨又潮湿,还不安全。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才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2015年以来,流长乡共争取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90余个,实施79.161公里道路交通项目、3个重大饮水工程、危房改造785户、房屋修缮262户,易地扶贫搬迁98户,改扩建中小学3所,新建幼儿园8所,安装路灯2048盏。全乡671户197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345人实施低保兜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短板持续补齐。

啃下“硬骨头”,踏上新征程。流长乡全乡上下将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文/图

(责任编辑:郜林筱)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