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07:16 中国青年报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新发谣言也随之而来:新冠疫苗接种开放网站预约、凭社保卡可领疫情补贴、春运被取消、春节燃放烟花能给空气消毒……各类疫情谣言让人防不胜防。面对疫情新谣言,你会如何应对?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遇到过疫情谣言。96.7%的受访者面对各类新发的疫情谣言更加警惕了。当遇到来源不明的疫情消息,71.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一律先观望。
72.2%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疫情谣言
山西的张超(化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对记者说,1月25日凌晨他打开某平台首页,看到一条山西新增确诊病例90例的信息,当时就被吓了一跳,“寻思着这还得了,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他觉得这个数字明显有问题,又觉得大平台不至于出现低级错误。
很快,这个信息被证明是谣言。但该平台只是修改了这条信息,并未作出任何解释,这让他对该平台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
“多喝茶能杀死新冠病毒、注射疫苗会修改基因……小道消息到处都是,传得有鼻子有眼,让人防不胜防。”90后赵嘉(化名)在北京一家国企就职,他感到,现在经常被真真假假的疫情信息包围着,“谣言涉及春节、饮食、疫苗、核酸检测等方方面面”。
赵嘉认为,处在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谣言很容易被迅速传播,“现在不是谣言本身让人焦虑,而是谣言不断传播的环境让人感到没有头绪。”赵嘉表示,以前他会比较轻易地相信谣言,如今他都会以权威信源通报为准,不再盲目恐慌。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新发谣言也随之而来:新冠疫苗接种开放网站预约、凭社保卡可领疫情补贴、春运被取消、春节燃放烟花能给空气消毒……各类疫情谣言让人防不胜防。面对疫情新谣言,你会如何应对?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遇到过疫情谣言。96.7%的受访者面对各类新发的疫情谣言更加警惕了。当遇到来源不明的疫情消息,71.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一律先观望。
72.2%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疫情谣言
山西的张超(化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对记者说,1月25日凌晨他打开某平台首页,看到一条山西新增确诊病例90例的信息,当时就被吓了一跳,“寻思着这还得了,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他觉得这个数字明显有问题,又觉得大平台不至于出现低级错误。
很快,这个信息被证明是谣言。但该平台只是修改了这条信息,并未作出任何解释,这让他对该平台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
“多喝茶能杀死新冠病毒、注射疫苗会修改基因……小道消息到处都是,传得有鼻子有眼,让人防不胜防。”90后赵嘉(化名)在北京一家国企就职,他感到,现在经常被真真假假的疫情信息包围着,“谣言涉及春节、饮食、疫苗、核酸检测等方方面面”。
赵嘉认为,处在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谣言很容易被迅速传播,“现在不是谣言本身让人焦虑,而是谣言不断传播的环境让人感到没有头绪。”赵嘉表示,以前他会比较轻易地相信谣言,如今他都会以权威信源通报为准,不再盲目恐慌。
大学生吴婷婷(化名)也感慨,“有时同一个谣言能够一天更新几个版本。一张聊天截图、一段聊天记录,能被大家在各个微信群、朋友圈转发”。
调查中,72.2%的受访者遇到过疫情谣言,仅11.8%的受访者表示没遇到,15.9%的受访者不确定是不是谣言。交互分析发现,受访00后遇到的比例最高(80.0%),其次是90后(78.0%)。
96.7%的受访者表示,面对各类新发的疫情谣言更加警惕了。70后警惕性最高(98.0%),其次是90后(97.4%)。
当遇到来源不明的疫情消息,71.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一律先观望,63.7%的受访者会先分析判断内容可靠性,20.4%的受访者会向权威机构求证。
“前阵子听街坊邻居说,县城有人确诊了,第一反应就是特别担心,后来被辟谣是假的,才松了一口气。”60后刘女士对记者说,很多时候并不能分辨消息真假,常让她信疑两难。
发现有人散布谣言,43.7%受访者会告诉身边人别信
赵嘉有天晚上刷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一条大意为“异地不返乡人员扫码能申请补贴4000元”的消息,还配了一张二维码图片,本人还在底下评论“不是病毒,保真”。赵嘉的第一反应就是假的,“当时我就投诉了,过段时间再打开看,已经显示‘包含恶意欺诈内容,被多人投诉,已停止访问’的文字了”。
80后山东姑娘徐恬怡(化名)说,每看到权威媒体发布辟谣信息,她都会转发给妈妈,让家里人少受困扰。“去年有阵子,喝醋、吃大蒜能消灭新冠病毒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我妈就囤了好多醋和大蒜,后来辟谣,我妈说自己白搭功夫和钱了”。
发现有人散布谣言,调查中,43.7%的受访者会告诉身边人别信,42.0%的受访者会立即进行纠正,38.0%的受访者会果断举报,34.4%的受访者会转发辟谣信息,30.8%的受访者置之不理,16.3%的受访者坦言直接拉黑。
75.6%受访者期待严厉打击恶意散布谣言者并予以惩罚公示
赵嘉表示,比疫情更动摇人心的是谣言,谣言治理刻不容缓。“我在网上搜索‘疫情谣言’关键词,能出来很多条各地惩治造谣者的新闻,看得大快人心。”他说,特殊时期,我们不光要与病毒作斗争,还要打击谣言,执法部门不能缺位,“也特别需要媒体及时公布准确消息,维护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
张超认为,作为公共平台,首先要做到自身不造谣,其次要把关平台上疫情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必要对各类谣言进行及时通报。“去年疫情最严重那几个月,微博上每天下午都会定时给用户发私信,推送谣言汇总,提醒广大用户不要轻易上当。那段时间我基本每天都会去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辟谣。我认为这是一个公共平台应该做的”。
“造谣的人有时故弄玄虚,说‘我这消息源绝对可靠,比官方都早’,企图打消人们的疑虑,鼓惑人心。” 吴婷婷说,“一些人造谣是出于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蹭热度、博关注的心理,是极不负责任、缺少法律意识的表现,需要加大治理力度。而作为信息接收者,要注重加强心理素质,客观冷静地看待分析问题,不能偏听偏信,减少造谣者的可乘之机。”
如何有效遏制谣言?75.6%的受访者建议严厉打击恶意散布谣言者并予以惩罚公示,73.6%的受访者希望权威媒体发挥职责,第一时间核验纠正谣言,52.5%的受访者认为公众要提高自身媒介修养,保持理性、不盲从,52.5%的受访者建议社交媒体以私信、搜索栏等方式公布汇总谣言。
受访者中,00后占17.6%,90后占38.0%,80后占35.8%,70后占6.7%,60后占1.5%。(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