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江苏>时政

江苏代表委员: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

2021-01-29 07:28 新华日报  

1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人大代表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本报记者 肖勇 吴胜 万程鹏 摄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也是江苏新阶段新征程的战略指引、前进方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江苏将如何切实扛起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不断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推向新的高度?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放眼新时代新征程,就探索形成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和现实模样畅谈新期待新打算。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近年来,无锡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引擎”,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在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环太湖科创带概念被纳入国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和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今年科创带内计划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上市企业5家,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200个。”省人大代表、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充满自信。他说,进入“十四五”、迈上新征程,无锡将继续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与无锡“领跑者”“排头兵”定位匹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表示,将全面深化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的本质认识,保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定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在集聚海内外一流人才、实现人才结构“从高原走向高峰”、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上勇于破题,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今年我省将重点聚焦‘卡脖子’人才集聚问题,对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需求,积极接收安排海外回流人才,引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同时深化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企业集聚。”

1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人大代表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本报记者 肖勇 吴胜 万程鹏 摄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也是江苏新阶段新征程的战略指引、前进方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江苏将如何切实扛起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不断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推向新的高度?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放眼新时代新征程,就探索形成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和现实模样畅谈新期待新打算。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近年来,无锡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引擎”,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在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环太湖科创带概念被纳入国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和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今年科创带内计划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上市企业5家,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200个。”省人大代表、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充满自信。他说,进入“十四五”、迈上新征程,无锡将继续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与无锡“领跑者”“排头兵”定位匹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表示,将全面深化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的本质认识,保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定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在集聚海内外一流人才、实现人才结构“从高原走向高峰”、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上勇于破题,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今年我省将重点聚焦‘卡脖子’人才集聚问题,对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需求,积极接收安排海外回流人才,引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同时深化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企业集聚。”

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段雄表示,将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在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一批实质性成果。完善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深化拓展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省人大代表、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介绍说,未来省产研院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在研发载体端,建设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研究所超过60家,研发人员总数超过2万名;在创新资源端,分别与海内外各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产业需求端,与细分产品领域龙头企业建设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超过600家,基本完成江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江苏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一份力量。”

“2021年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现代化强国迈进,必须跨过科技创新这道门槛!”省人大代表,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卢明立说,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国家提供更多江苏版“国之重器”,是初心使命,也是壮大企业的最大“法宝”。公司在未来5年内将持续攻关核心技术,实现“数字化”采煤——结合5G、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装备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为设备运维、使用,以及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在省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新明眼中,“昆山之路”享誉全国,关键是“昆山服务”的金字招牌。围绕强化企业服务优存量,昆山不仅创新实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1311”服务机制,还首创涉企综合执法43项“免罚清单”和78项“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塑造亲商护商的人文环境。“十四五”期间,昆山将主动对标世行最高标准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进一步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紧盯工程报建时间长、群众办事距离远等堵点难点,围绕深化1330改革、强化要素保障、优化企业服务、细化监管举措等方面推出一批独具昆山特色亮点的措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江苏作为国内众多产业循环发起点、联结点和融入国际循环重要通道的优势,高水平扩内需、促开放、畅循环,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发挥有力支点和战略枢纽作用。

对此,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发改委主任尹建勇深以为是。“只有聚焦新发展格局,充分用好机遇,方能变优势为胜势、让潜力变成实力。南通依托濒江临海的优势,可以在‘双循环’中抢占制高点。”在他看来,实现“双循环”首要是畅通循环链条。随着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工程的推进,南通作为开放门户的潜力被释放,新机场的建设有利于人流的双向循环、通州湾新出海口的建设将实现物流上的循环,有了人和物畅通高效的双向循环,将为南通从江河时代迈向江海时代、打造江苏新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有基础、有条件在畅通‘双循环’上成为示范。”省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表示,将切实找准“坐标系”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枢纽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区域中心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开放节点的带动作用,着力建设“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枢纽,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打造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重要支撑点、江苏向西开放门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速崛起,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

作为苏北唯一被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盐城的区位条件明显改善,并拥有沿海开放、产业创新空间大等优势,让其在更加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大有可为。去年底,盐通高铁的通车,无疑为盐城开辟出一条新的接轨上海高效、快速的交通走廊,成为融入长三角的强劲“黏合剂”。“面向‘十四五’,我们要在东北亚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双向互动中争做示范、打造样板,更大力度开放沿海、接轨上海,深化对韩合作,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双向开放格局。”省人大代表、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表示,在融入长三角上,今年盐城将推进产业、科技、体制等全方位接轨、全领域合作,同时培育壮大临港产业经济,着力把盐城港建设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物流基地、长三角北翼综合航运枢纽。

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疗服务事关群众健康利益,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期待“十四五”时期,我省继续加强医疗服务关口的前移,针对疾病早期预防及后期随访,创新建立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体系。“尽快加大智慧医院的建设力度,通过远程会诊等互联网诊疗方式解决慢病问题,回应老百姓健康咨询,减少人们由于慢病小病往返医院的奔波次数。”刘云说,同时可通过智慧医疗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预防、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最终通过创新,重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更便捷的诊疗服务,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良好优美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现代化应有之义。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重要突破,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美丽江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人大代表、泗洪县委书记李爱华表示,围绕这一目标泗洪未来五年大有可为,“泗洪作为‘春到上塘’改革的发源地,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十四五’新征程中争做改革创新‘排头兵’,首先确保年内建成美丽宜居村庄15个以上。未来,泗洪将以更新理念推进城市能级突破,在城市生态环境、基础配套、品质品位、人文素养四个方面实现新升级,打造‘淮河流域生态旅游宜居之城’,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进入‘十四五’,江苏要当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探路者、先行军。突出以人民为中心,高处再攀高,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跃升。”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韩松林说,江苏调动和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创造性,潜心打造有温度、有高度、有精度的文学艺术精品,倾情拓展文学艺术惠及人民的新渠道新举措,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文化建设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成为美丽江苏建设的深厚推动力。”

省人大代表,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旸表示,公安部门将始终坚持严打犯罪方针不动摇,推进黑恶犯罪常态打击、新型犯罪重点打击、危害民生犯罪专项打击,让江苏的平安成色更足、质态更好,“我们还将扎实推进全省公安政务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围绕‘一个部门’统筹管理、‘一网通办’持续优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套机制’压实监管、‘一个平台’融通业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与采写:郁芬 杨频萍 唐悦 杨昉 陈洁 方思伟 付奇 胡兰兰 王梦然 李睿哲)

(责任编辑:萧潇)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